原创 63岁那年汤和自愿交出兵权,朱元璋询问他想要什么奖励,汤和说:100个美人
迪丽瓦拉
2025-10-29 19:32:38
0

每一次朝廷更替,都会迎来一个新君主。而每个开国皇帝想要登上这一至高无上的宝座,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除了自身的奋斗外,若没有得力的臣子支持,武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许多开国武将的结局并不如人意。

从某种角度来说,皇帝采取这样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作为一位站在权力顶端的君主,怎么可能容忍武将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因此,大多数皇帝在建立政权后,都会想方设法让那些曾经与自己生死与共的开国武将们逐渐失势,甚至让他们不幸身亡,以确保自己的政权稳固。

朱元璋是最具代表性的帝王之一,不论是史书中的记载还是影视剧的描绘,他都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暴君。在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权之后,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能够持续,他不断采取行动,清除那些可能威胁他权位的开国功臣。所以,曾经跟随朱元璋征战四方的旧部,最后大多数都没能善终。然而,有一位功臣——汤和,却成功地安享晚年。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问他想要什么奖赏时,汤和回答说:“百美。”

从小到大的好友

朱元璋和汤和从小就认识,他们两人小时候常常一起玩耍。年轻时,他们就是彼此的朋友,经常一起进行战争游戏,彼此志趣相投。正因如此,他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后来,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和汤和被迫分开。为了躲避战乱,他们都选择了躲到一个寺庙里,汤和做起了扫地僧。然而,由于生活贫困,汤和不得不离开寺庙。

为了谋生,汤和加入了红巾军,他希望能实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做出一番事业。因为才干出众,汤和很快得到了将领们的赏识,职位逐步上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朱元璋。汤和知道朱元璋才智过人,便极力推荐他加入红巾军。朱元璋听从了汤和的建议,加入了红巾军。

无辜的牺牲

朱元璋刚加入红巾军时,地位低微,士兵们并不看得起他,认为他无力担当红巾军的领袖。就在这时,汤和挺身而出,为朱元璋作担保,坚信他有大将之才。由于汤和的力挺,其他将领也愿意给他一些面子,最终朱元璋成功地成为了红巾军的领袖。在朱元璋的领导下,红巾军逐渐壮大,士兵们开始对他充满敬佩。经过数次与元朝的激烈战斗后,朱元璋率军攻入元朝京城,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朱元璋能够成为皇帝,除了他的个人胆略和智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身边有一些愿意为他生死的伙伴。于是,在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他开始大量奖赏这些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们,不仅封官加爵,还赠送大量金银珠宝。

汤和的遭遇

按理说,汤和作为跟随朱元璋多年的功臣,应该得到更多的荣宠。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尽管汤和一直跟随着朱元璋,最后他只被封为一个小都督。至于朱元璋为何这样做,原因其实并不复杂——汤和曾在酒醉之后,口无遮拦地说了一些话,虽然不直接针对朱元璋,但这话却令朱元璋心生疑虑。

逐渐产生隔阂

随着功成名就,汤和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变得有些自满和骄傲。他曾对自己的部下说:“帝王的高位,离不开我辅佐的力量,如果没有我,江山又怎能轻易打下?”这些话最终传到了朱元璋耳中。考虑到二人昔日的友情,朱元璋并没有立即反应,而是选择装作没听见。

然而,汤和似乎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有一次,汤和在宴会中喝醉后,竟说出了让朱元璋无法忍受的话。他表示:“我的能力与朱元璋不相上下,我们俩随便一个都能做皇帝。”汤和的本意或许是表达内心的不满,因为当初他极力推荐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但最终自己却只得了个小官职。但这些话在别人耳中却被曲解,甚至被当作是对皇帝的挑衅。

朱元璋知道后,虽然心生怒意,但仍旧保持了宽容,选择了在一次宴席上与汤和面对面重述他所说的话。汤和一时慌了神,跪地不停地认错,并且磕头至流血。朱元璋让汤和回家反省。

为了自保,汤和想出了一个极为巧妙的计策。他开始故意表现得沉迷酒色,甚至做出一些荒唐的行为,比如醉酒审案,放走有罪之人,抓起无辜之人。随着这样的行为越来越多,百姓和官员开始质疑汤和的能力,甚至有官员上奏请求朱元璋罢免他。

然而,朱元璋并未因此生气,反而默默观察汤和的表现,最终决定不再对汤和产生疑虑。汤和见时机已到,主动提出告老还乡,保全自己和家族的性命。朱元璋也欣然同意,并询问汤和需要什么奖励。

汤和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惊讶的要求:一百名美女作为陪伴。按常理,告老还乡的臣子通常要求金银珠宝、宅子土地等物品,而汤和却要求如此荒唐的东西。这一要求彻底消除了朱元璋的疑虑,也证明了汤和根本没有谋取皇位的想法。

总结

毫无疑问,汤和非常聪明。为了让朱元璋消除对他的猜忌,他不惜做出一些荒诞的行为,表面上看似愚蠢,实则深思熟虑。通过这些举动,汤和成功保全了自己的性命,甚至能够安享晚年。这一切,正是他智慧的体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你... 照亮印度 “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 这是英国历史学家史密斯对玄奘的评价,而让玄...
原创 赵... 赵括是一个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特别是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中,他的名字被广泛提及。到底赵括是一个军...
当年韩信不过一介无名小卒,夸夸... 从底层崛起的全能型选手。 1 在萧何赏识韩信之前,韩信可不是无名小卒,他此时已是治粟都尉,是汉军中的...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的当... 中新网新疆和田10月29日电 (陶拴科)今年是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发掘出土30周年,曾...
原创 为... 古代的冷兵器战争通常是面对面的激烈肉搏,真刀真枪的较量。因此,冲在最前面的人往往会面临很大的死亡风险...
原创 杨... 历史开讲 梁启超曾指出,历史人物的记载有时会存在失实的情况。历史学家因为个人的偏见或者私人恩怨,往...
原创 三... 当你阅读《三国演义》时,是否有过疑问,刘备这个“大耳贼”明明除了会哭,似乎什么都不擅长,可为什么他依...
原创 周... 周总理,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无私奉献,一心为民,您为国...
原创 1... 1980 年,一个法国人说了句让人听了想笑的话:“苏联撑不过十年。” 那会儿的苏联,正是个头顶 “超...
原创 揭...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部广为流传的悲剧英雄传记,一部是《说岳全传》,另一部是《杨家将》。它们都讲述...
原创 司...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即便这个动作看似平常,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今...
原创 萨... 引言 唐代诗人韩愈在《平淮西碑》中提到:“地大物博,蘖牙其间。”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不仅疆域...
原创 康... 1898年秋天,戊戌变法失败的血色还未褪去,两位核心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先后仓皇逃亡日本。彼时...
原创 林... 在民国那段风起云涌的年代,能从乱世中走出一个林徽因,已经够让人侧目。但你知道吗?她背后其实站着四位“...
原创 6... 每一次朝廷更替,都会迎来一个新君主。而每个开国皇帝想要登上这一至高无上的宝座,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原创 日... 石破茂就“战后80周年”发表讲话中提到“必须将那场战争的反省与教训深深铭刻于心” 虽使用了“反省”一...
原创 曹... 前言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作为一位雄心勃勃的枭雄,他的形象在历史书籍和文学作品中通常显得威风凛...
原创 古... 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粮食历来是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对...
【世遗唐崖】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 云上恩施报道(咸丰通联记者 舒淑 文朝顺)10月28日晚,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唐崖土司城》在咸丰县会...
原创 鲁... 民国时期是中国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一个特殊时代,在这段历史背景下,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相互碰撞,民众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