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林徽因的4个姑姑有多厉害?个个才情兼具,所嫁之人都不是普通人
迪丽瓦拉
2025-10-29 19:32:50
0

在民国那段风起云涌的年代,能从乱世中走出一个林徽因,已经够让人侧目。但你知道吗?她背后其实站着四位“神仙姑姑”。她们不是历史中的无名之辈,而是实打实的文化中流砥柱,一个个不仅才情横溢,还个个嫁得不凡,简直是那个时代的“顶配闺秀群像”。

而这一切的开端,还得从林家的“家教风”说起。林家的教育理念,比现在很多家庭还超前。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把孩子当未来的社会人来培养。

所以林徽因是被一整个知识女性天团“带”出来的。她的四位姑姑,不光在家庭中扮演角色,在各自的人生赛道上也都跑出了高质量的人生。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几位姑奶奶,到底有多厉害。

林家的底子

林家能出这么多人才,是从祖上就开始“卷”了。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本来是清廷命官,做得好好的,却突然辞官回乡办学。他意识到,科举那一套已经玩不转了,新教育才是出路。

他请来的老师阵容堪比清末最强“教育天团”:林琴南林白水,还有外国教员轮番上阵。你说现在家长焦虑孩子输在起跑线,他那时候已经把起跑线拉到了“世界级”了。

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1905年科举一废,像林家这样搞新式学堂的家庭,迅速增加了30%。林家是走在时代最前线的一批人。

环境决定认知。林徽因的四位姑姑,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从小接受男女同教、诗书兼修、思想自由的教育,她们的人生起点,已经比很多人终点还高。

别看林徽因文采斐然,她那一手王羲之体的小楷,是她的大姑林哲民手把手教出来的。大姑甚至自己编了教材,还会用古文做引导,教学理念比现在很多语文老师都先进。

她丈夫王永昕更是“海归精英”,早稻田大学法学硕士,放在今天,妥妥的双学霸夫妻。

林哲民不是那种“嫁得好就躺平”的人,而是继续在文化教育领域发光发热。她既是林徽因的启蒙老师,也是整个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

林徽因的三姑林嫄民,走的是“文武双全”的路线。她擅长章草,尤其钟情《急就章》,还专门临了一本送给林徽因。后来林徽因从建筑中感知线条和结构,多少都受了她三姑的影响。

抗战时期林嫄民更是硬气,直接变卖嫁妆支援前线。像林嫄民这样的知识女性,哪怕不拿枪上阵,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撑起国家的脊梁。

她丈夫卓定谋是文化圈的风云人物,办的“自青榭”沙龙,不仅聚集了文人墨客,还形成了一个小型思想圈。

四姑林丘民嫁给了曾仙舟,一个“养蜂”的实业家。别笑,养蜂在当时可是新兴产业,是“实业救国”的一部分。这类民族产业在抗战期间承担了替代进口的重要任务,实打实地支撑起经济。

五姑林子民则走艺术路线,与齐白石合作过,画作还拿去捐给学校办学。你说她是艺术家吧,她也不是那种埋头画画的“孤芳自赏”;你说她是慈善家吧,她又用实际行动把艺术变成了教育资源。

时代的文化

林家的女儿选夫婿,不是看你家有几个铺子,而是看你脑子里有没有点“新思想”。

你会发现,这些姑姑们的丈夫,不是海归就是实业家,一个比一个有头脑。林家姑娘从小就知道,婚姻不是攀附,而是彼此成就。

按照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的说法,这种“文化资本”的转化,是社会上升通道的重要方式。

而林家,正是通过这种婚姻网络,把家族影响力辐射到了江浙沪知识圈。

她们的嫁妆也不走寻常路。大姑陪嫁的是三千本译著书籍,五姑把自己的画作捐给学堂。这些不是拿来炫富的,是拿来“传火”的。

更妙的是,几位姑姑还联名写信,干预林徽因的感情生活,劝她远离徐志摩。在1921年那个年代,离婚还不被主流社会接受,她们却敢于出面发声,真是既传统又现代的混合体。

林家女性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林家能够做到男女同教、五代传承,已经不是“先进”两个字能概括的了。

祖母游氏是林家最早接受私塾教育的女性之一,到林徽因这一代,再到她女儿梁再冰,整个家族就是一本“女性教育发展史”。对比1901年《朝日新闻》统计的日本华族女校数据,林家的教育水平早已不输东邻。

他们家的亲戚网,也不是谁都能攀的。通过族谱地图可以看出,林家联姻构建的江浙沪文化圈,几乎覆盖了当时最核心的知识分子资源。

更重要的是,她们身上没有“金丝雀”的气质。不唱歌、不取悦、不被圈养。她们踏实学习、追求理想、选择婚姻,靠的是脑子和底气。

2023年北大女性发展报告显示,中国高管女性比例为28%。这其中,林家女性的精神力量,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林徽因的外曾孙梁鉴如今从事古建筑保护工作,可以说,林家的文化DNA,一直都没断。

林徽因不是一个孤立的天才,她的才华、审美、眼界、选择,背后都有“姑姑军团”的身影。

三姑的章草训练,帮她打开了空间感的窗;大姑的文学启蒙,让她有了文化的根;四位姑姑的婚恋干预,为她挡掉了一段可能毁掉前程的感情。

她们是林徽因人生的“幕后导演”,也是近代中国女性觉醒的缩影。相比张爱玲冰心这些同代人,林徽因最大的优势,或许不在于她有多聪明,而在于她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支持系统。

这四位姑姑,不只是林家的四个名字,更是中国知识女性如何在时代洪流中自立自强的鲜活范本。她们活得真实、活得精彩,也活成了后人无法绕开的历史坐标。

参考信息:林徽因改名始末:才女光芒下的“普通人”林微音 北京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你... 照亮印度 “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 这是英国历史学家史密斯对玄奘的评价,而让玄...
原创 赵... 赵括是一个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特别是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中,他的名字被广泛提及。到底赵括是一个军...
当年韩信不过一介无名小卒,夸夸... 从底层崛起的全能型选手。 1 在萧何赏识韩信之前,韩信可不是无名小卒,他此时已是治粟都尉,是汉军中的...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的当... 中新网新疆和田10月29日电 (陶拴科)今年是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发掘出土30周年,曾...
原创 为... 古代的冷兵器战争通常是面对面的激烈肉搏,真刀真枪的较量。因此,冲在最前面的人往往会面临很大的死亡风险...
原创 杨... 历史开讲 梁启超曾指出,历史人物的记载有时会存在失实的情况。历史学家因为个人的偏见或者私人恩怨,往...
原创 三... 当你阅读《三国演义》时,是否有过疑问,刘备这个“大耳贼”明明除了会哭,似乎什么都不擅长,可为什么他依...
原创 周... 周总理,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无私奉献,一心为民,您为国...
原创 1... 1980 年,一个法国人说了句让人听了想笑的话:“苏联撑不过十年。” 那会儿的苏联,正是个头顶 “超...
原创 揭...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部广为流传的悲剧英雄传记,一部是《说岳全传》,另一部是《杨家将》。它们都讲述...
原创 司...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即便这个动作看似平常,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今...
原创 萨... 引言 唐代诗人韩愈在《平淮西碑》中提到:“地大物博,蘖牙其间。”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不仅疆域...
原创 康... 1898年秋天,戊戌变法失败的血色还未褪去,两位核心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先后仓皇逃亡日本。彼时...
原创 林... 在民国那段风起云涌的年代,能从乱世中走出一个林徽因,已经够让人侧目。但你知道吗?她背后其实站着四位“...
原创 6... 每一次朝廷更替,都会迎来一个新君主。而每个开国皇帝想要登上这一至高无上的宝座,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原创 日... 石破茂就“战后80周年”发表讲话中提到“必须将那场战争的反省与教训深深铭刻于心” 虽使用了“反省”一...
原创 曹... 前言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作为一位雄心勃勃的枭雄,他的形象在历史书籍和文学作品中通常显得威风凛...
原创 古... 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粮食历来是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对...
【世遗唐崖】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 云上恩施报道(咸丰通联记者 舒淑 文朝顺)10月28日晚,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唐崖土司城》在咸丰县会...
原创 鲁... 民国时期是中国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一个特殊时代,在这段历史背景下,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相互碰撞,民众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