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对罐头有多狂热?50年开发266个品牌,霸占各阶层餐桌
迪丽瓦拉
2025-10-30 01:01:56
0

全文共2756字 | 阅读需6分钟

苏联解体后,我们曾经看到俄罗斯食物短缺的一幕。所以很多人就会逆推到苏联末期,全苏联境内都吃不上饭。其实这种认知偏差来源于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之后,原本各加盟共和国的产业链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食品产业链也是其中之一。俄罗斯出现短暂的食物短缺,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但经历了几年时间的调整,如今俄罗斯、乌克兰都不存在粮食短缺问题。白俄罗斯也是重要的化肥出口国。苏联的食物问题主要还是地理环境造成的。

苏联境内很难吃到新鲜的蔬果。但如果论罐头生产,那绝对让你吃个够。

上图_ 赫鲁晓夫与玉米

苏联地处高纬度地区,西伯利亚常年被冰雪覆盖。很多人都嘲笑赫鲁晓夫痴迷于种玉米。但这种痴迷源于苏联西伯利亚除了土豆、玉米这些耐寒作物也种不出什么来。苏联除了气候寒冷,地广人稀对于物流业来说也是种灾难。这个问题到了今天也解决不了。我国的物流传输水平世界顶尖,但新疆地区的蔬果价格完全不能跟东部沿海地区相比。21世纪尚且如此,遑论上个世纪的苏联。

为了解决新鲜食物的问题,苏联曾经考虑过空运。但空运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因为苏联再强大也不能把机场修到乡镇。当运输机停在一座大城市后,还是需要陆路运输。这根本没有解决时间问题,更不用说空运的成本问题。

综合以上因素,苏联人把食物做成罐头进行储存。自1937年以来,苏联生产出了700多种罐头,266个品牌。

上图_ 一战前的沙俄罐头

罐头在沙俄时期就是军队的必备食品。1870年圣彼得堡开了第一家罐头厂,从此罐头就是俄军不可或缺的食品。当时俄军暴躁的使用军刀或者刺刀开罐头。军方下的第一笔订单就是延续到今天的图桑卡罐头。

在一战期间,罐头成为了俄军重要的口粮。当时的圣彼得堡生产五种罐头。不过沙俄毕竟是个农业国,罐头生产技术相当落后。很多罐头都存在漏气现象。就算不漏气,很多罐头也在装罐之前就变质了。变质的食品在罐头里持续氧化,最后会把罐头胀破。在苏俄内战期间,罐头厂成为了红白两军重要的食品来源。掌握圣彼得堡后的红军,后勤保障明显更好一些。

到了卫国战争前夕,苏联罐头工厂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军队的供应。当时苏联军人最常见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图桑卡。这种罐头就是简单的炖肉,由于油脂够多,非常适合苏军在冬季作战。根据苏军统帅部第312号命令,每一名苏军战士可以获得112罐头肉。

在战争爆发前,苏军仓库里的罐头已经足够支撑到战争结束。但谁也没有想到德军进展这么迅速。很多存放在东欧地区的罐头仓库先后丢失。苏军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又生产了4.5亿罐图桑卡。这种罐头竟然得到了苏德两军的一致好评。

上图_ 苏联在1930-40年代生产的牛肉图桑卡罐头

图桑卡不仅是苏军的口粮,还是苏联平民的主要食品。苏联人用土豆炖图桑卡或者把图桑卡夹在面包里。卫国战争结束后,图桑卡的产量开始下降并主要供应军队食用。普通平民只能在应急供应柜里看到一些临近保质期的图桑卡罐头。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60年代。60年代之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图桑卡再度成为常规商品。到了今天,图桑卡仍然是俄军重要的野战食品。

上图_ 苏联时期的鱼冻罐头广告

相比于肉类罐头,鱼类罐头更多。从1937年开始计算,鱼类罐头有55个品牌,的确高于肉类的40个品牌。苏联虽然地处极寒地区,但海岸线相当漫长。鱼类捕捞比饲养牲畜更容易一些。1976年苏联特地搞了一个“鱼类节目”,大量的鱼类罐头充斥了苏联人的生活。

当时莫斯科工人食堂的菜单主要是:土豆沙拉、汤、丸子、肉饼。后三样很多都是以鱼类罐头作为主要食材。比如鱼肉饼、鱼肉丸子、鱼汤等。当时苏联工人花3卢布可以吃上一顿鱼类烧烤大餐,3卢布绝对不是小数目,当时卢布与美元的汇率差不多是1:1。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也就是200-300卢布。

上图_ 1929年的苏联生产车间

苏联人最著名的鱼罐头还要属鲱鱼番茄罐头。鲱鱼是波罗的海最为著名鱼类,瑞典人以吃鲱鱼罐头为乐。鲱鱼虽然比较臭,但将鲱鱼与番茄酱拌在一起绝对是美味。鲱鱼番茄罐头甚至得到了赫鲁晓夫的好评。苏联推销鲱鱼番茄罐头的广告词也非常好:“鲱鱼在番茄汁里游泳,它状态非常好”。鲱鱼番茄罐头可以抹到面包上,然后在火炉上烤。鲱鱼与面包的香味可以充斥整个厨房。番茄汁可以去除鱼肉的腥臭味,到了现代世界,番茄汁也是鱼肉罐头最好的拍档。

除了番茄鱼罐头之外,苏联还有各类油浸鱼罐头。鳕鱼、鲭鱼、金枪鱼、沙丁鱼都是油浸鱼罐头的主要食材。这种鱼罐头也是苏联厨房里的常客

上图_ 苏联解体前购买伏特加的人们

苏联人爱喝伏特加,鱼罐头是他们下酒时的必备菜。就像上个世纪中国人喝酒都喜欢煮条鱼一样。而鱼类小吃也是下酒常备罐头。比如苏联的鱼肉酱罐头。就是把鱼炸熟或者煮熟后剁碎成肉沫,然后加入面粉、番茄酱或者油。苏联还有一种鱼冻罐头。与我们熟知的鱼冻差不多。将鱼煮熟之后加入香料和琼脂,鱼冻就出现了。鱼冻罐头一直是苏联人的名小吃。

苏联的鱼类罐头厂主要集中在西部的波罗的海和东部的鄂霍次克海。这两个地区可以完成鱼类罐头捕捞、加工、运输的一整套流程。苏联人如果想买新鲜蔬菜和肉类确实比较困难,但琳琅满目的罐头确实可以让一个苏联主妇犯选择困难症。

上图_ 苏联食堂厨师

还需要补充一点的是,苏联人肉蛋奶并不缺。欧洲人大多以肉类与乳类为主,谷物则是小麦制成的烤面包。苏联商店有鸡蛋、牛奶、炼乳、酸奶、黄油、奶酪、冻肉以及各式糖果。当时苏联工人发福利主要有鱼类罐头、鱼子酱、冻肉、香肠、荞麦等。如果赶上新年还会发一瓶香槟。

苏联罐头里,鱼类和肉类罐头品牌并不是最多的。最多的是蔬果类罐头可以达到100多种。水果罐头相比于前两种更常见一些。比如今天我们市面上可以看到的橘子、梨等罐头都是这么制作的。苏联水果罐头比较奇怪的有酸奶西葫芦、西米罐头。还有就是从保加利亚进口的蜜饯。蜜饯到今天为止仍然是俄罗斯餐桌上的主要小吃。

上图_ 苏联的罐头制品

今天可能会有人告诉你罐头里有大量防腐剂不宜过多食用。但苏联罐头由于需要长期供应人们的生活,自然需要用“古法”处理。

以番茄罐头为例,就是在煮沸的番茄里加上醋,然后利用醋进行杀菌。处理完了之后将番茄泡在罐子里腌制。这就是著名的泡番茄罐头。苏联罐头最常见的就是用醋、烟熏和盐进行防腐。苏联罐头的保质期一般为5年,最长纪录是50年的图桑卡。如今仍然有很多人能够回忆起苏联罐头的美味。

参考资料:

[1]《苏联图桑卡历史》、《俄罗斯研究期刊》

[2]李兆龙 《罐头的苏联标准》

[3]沈志华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秦始皇功绩卓著、威名远播,几千年来声名不衰,因此至今仍有很多研究者在研究他。...
原创 1... 今天咱得聊聊一个特别牛的老人,他叫周寿谊,活了 116 岁,硬生生见证了宋、元、明三个朝代的更迭,这...
原创 张... 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崔玄暐和袁恕己五人是帮助李显重新登基为帝,恢复李唐江山的重要人物,因此李显为了...
原创 丞... 在谈到汉室的兴衰时,汉高祖刘邦是一位明智的皇帝,他开创了盛世大汉。而在刘邦的治国过程中,有两位重要人...
原创 回...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提到李世民,大家都会想到“贞观之治”这个辉煌的历史时期。 在李世民的统...
原创 关... 公元219年,刘备稳坐西川,晋升为汉中王。同年,关羽发动北伐,斩杀庞德,俘获于禁,成功水淹曹军七个营...
原创 上... 唐亮,1910年出生于湖南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6岁时,他便加入了革命队伍,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辛的革命...
原创 同...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曾经出现过许多令人混淆的历史人物。例如李广与李广利、张宗昌与张昌宗、李自成与李秀...
原创 常... 1391年,广西龙州发生的动乱让朱元璋深感懊恼。他最信任的战将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在接到消息后不久突然...
原创 为... 三国时期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特别是《三国演义》中的描写,让很多将领的英勇事迹更加广为人知。比如赵云...
原创 杨... 在中国历史中,有许多英勇的英雄和聪明的智者,曹操和杨修之间的故事便是一个充满悲剧与智慧碰撞的典型。曹...
原创 李... 在许多史书中,李世民被描绘得异常出色,几乎把李渊的存在感掩盖了,给人一种大唐的江山仿佛是李世民一手打...
三晋古树名木丨新绛县:古树千载... 山西科技报原标题:古树千载知兴衰 在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新绛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隐匿着许多令人惊叹的古...
原创 长... 长安的名字非常优美,为什么后来会改成西安呢?这个名字又是由谁来改的呢? 从古代到现代,每一个朝代都...
原创 秦... 前言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在《南园十三首(其五)》中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
原创 长... 姜维向马遵提出了一个计策:“这个地方后面肯定埋伏了敌军,我愿意带五千人埋伏在要道上。太守先派人回报敌...
原创 皇... 古时候,皇位一般都是世袭的,皇帝会从自己的子嗣中挑选一个他认为最优秀的人来继承皇位。然而,也有一些皇...
原创 清... 最近,《人民的名义》这部关于反贪腐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大家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反腐败的问题上。今天,我们就...
原创 中... 中国历史悠久,男人和女人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常常说“女人半边天”,但在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观念...
原创 成... 现在的军队几乎不再使用骑兵了,但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战斗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可以说,谁拥有骑兵,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