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广东花县的洪秀全因没有考中功名而创立拜上帝会,走上了反清的道路,与此同时,云南境内一位取得秀才身份的书生却也举起反清的旗帜。此人虽然不及洪秀全的影响深远,但也拥兵二十余万,占据滇西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那么,这位起兵反清的清朝秀才到底是谁,他又为何要“聚众造反”呢?
一、遭受欺压
此人名叫杜文秀,字云焕,来自云南永昌府保山县的一个回族商人家庭。杜文秀本姓杨,因母亲杜氏而承嗣舅家,所以改为杜姓。杜文秀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也远超洪秀全,他在十四岁时就考取了秀才,而这是洪秀全一辈子都未能实现的。
众所周知,云南境内少数民族众多,而当时的各民族围绕着土地、矿产等资源产生了十分尖锐的矛盾。道光二十五年(1845),汉人地主团练“香把会”勾结官府寻衅滋事,引起大规模的械斗,城内及南门外居住的回民八千多,逃得命的只有几百人。
在这场惨剧中,杜文秀的不少家人都遇害了,他在躲过一劫后,与一些遇难者家属不远万里来到北京,向都察院提出控告。道光帝虽然派林则徐处理此事,但却未能彻底化解矛盾。杜文秀原本对朝廷还是抱有希望的,至此彻底破灭了。
二、起兵反清
云南楚雄府南安州境内有一个石羊银矿,由当地回民开设,情况非常不错。然而,一批在他郎开金矿的临安府建水汉人赌徒率众来夺,双方发生争斗。到了咸丰六年(1856年),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但官府仍然没有妥善解决问题。
双方再度械斗发生后,云南当地官府采取了偏袒汉族官绅的态度,时任云南巡抚舒兴阿“饬各府厅州县聚团杀回”。在这种情况下,云南境内各地回民爆发了起义。同年6月,姚州(今姚安)回民首先起兵,并在7月攻占州城。
杜文秀利用云南提督文祥率兵离开大理的机会,在蒙化率众起事,很快就攻占了大理。与此同时,云南境内的各地回、汉、彝、哈尼、白、傣、纳西等各族民众纷纷响应。同年十月,杜文秀在大理建立政权,自称“总统兵马大元帅”。
三、占据滇西
杜文秀毕竟是读书人,他深知想要反抗清朝,必须联合各族民众,于是提出了“联回汉为一体,竖立义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剪除贪污,出民水火”的口号。另外,杜文秀治军严明,所到之处,公平交易,得到了云南各族民众的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杜文秀很快就占据了云南西部地区的五十三个州县,云南的其他地区也被义军占领,清朝在云南几乎只剩下一座昆明城。然而,滇东、滇南的义军首领马如龙、马德新却在1862年投降了清朝。
之后,杜文秀组织十几万大军进攻昆明,但都未能取得成功。之后,清军发起了反扑,义军虽然奋勇抵抗,但仍然不断遭到失败。1872年11月,清军抵达大理城下,并将这里团团包围。杜文秀被部下胁迫出城议和,他在上轿前服下剧毒而死。
上一篇:我们为什么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