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虽然是格鲁吉亚人,但他接受的思想却是布尔什维克思想。作为列宁的坚定追随者,斯大林始终认为苏联至高无上,他将苏联的利益视为一切的重中之重。至于他推行的大俄罗斯主义,更多的是出于政治需要,旨在促进苏联的发展,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他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手段。 苏联成立初期,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民族问题。苏联境内有着一百多个民族,其中不少民族与西方有较深的联系,有的甚至与西欧民族有着相似的血统。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并不是所有民族都愿意留在苏联之内。
在独联体中,也有一些民族渴望独立,拒绝加入苏联。对于这些民族的存在,少数民族自治的政策在苏联遭遇了不少挑战。然而,彼时的苏联正处在积极推进工业化的关键时期,无法因为民族问题而浪费过多资源。因此,斯大林决定推行大俄罗斯主义这一政策。 所谓大俄罗斯主义,简言之,就是倡导俄罗斯优先,将俄罗斯人视为苏联最重要的公民,认为他们是推动苏联建设的最有力力量。这样做的直接效果是,斯大林可以通过简单的命令,将一些有分裂倾向的民族集体流放到西伯利亚,以避免他们对苏联建设造成干扰。 图片--8.jpg而且,随着苏德战争的爆发,斯大林还曾下令将数百万有日耳曼血统的民族强行迁往西伯利亚,以防止他们对苏联在卫国战争中的战斗力造成威胁。如果没有大俄罗斯主义的支持和普及,斯大林根本不可能做出如此果断的决策。实际上,从某种角度来看,大俄罗斯主义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苏联的快速发展。 图片--11.jpg 然而,这种做法也留下了一个深远的问题,那就是在独联体国家中滋生了对俄罗斯的不满情绪。虽然在强人政治的氛围下,这种不满情绪并不明显,但一旦局势发生变化,这些积压的不满很快就会爆发出来。值得一提的是,斯大林在远东地区也采取过极端措施,他曾下令处决大量朝鲜人和华人。 图片--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