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一生中,萧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常有人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正是讲述了萧何在韩信一生中的关键作用。
先说“成也萧何”,这半句话的背景是什么呢?韩信曾经投奔刘邦,但起初并没有得到重用。然而,萧何却看出了韩信的潜力,经常与他交流,并把他推荐给刘邦。尽管如此,刘邦并没有重视韩信。一次,在刘邦前往南郊的途中,韩信心灰意冷,打算离开刘邦。得知这一消息后,萧何急忙追了出去,劝说韩信留下。可以说,这一举动让韩信感受到了被知遇之恩,因此韩信也非常信任萧何。
至于“败也萧何”,这部分指的是在汉王朝建立后,萧何设法将韩信除掉。韩信最终死于萧何的手中,当时萧何站在韩信的尸体前,哭着说了句“我萧何杀韩信,是为天下苍生”,不过这句话究竟是真心话,还是作秀,我们不得而知。
韩信对于汉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建立汉王朝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作为一员猛将,韩信深得刘邦的器重。刘邦曾承诺给他一种特殊的“免死金牌”作为奖励。然而,刘邦最终违背了自己的承诺,在吕后和萧何的联手下,除去了韩信。刘邦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帝王颜面,结果,一位杰出的将领就这样悲剧性地陨落。
韩信虽然是当时的强将之一,但他的死却非常令人痛心。据说,他在死时是被关在一个罩着黑布的大铁笼子里,围绕他的是一群宫女,她们手持刀剑,将他活活杀害。如此一位英勇的大将军,竟然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在宫中死于一群宫女之手,实在是非常可惜。
虽然萧何是韩信的伯乐,韩信对他一直保持信任,但在吕后的宴会上,韩信虽然有些犹豫,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萧何的邀请,结果却惨死在吕后的宫中。
那么,萧何为何会亲手将韩信除掉呢?首先,韩信的功劳实在太大了。那个时候,韩信在朝野的威望极高,这对刘邦来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刘邦已经六十岁,时日无多,而萧何和张亮等人也都年事已高,只有韩信年纪轻轻。若是让韩信继续成长,未来可能会对汉朝的江山构成威胁。
其次,韩信是个有野心的人。尽管他并不图皇位,但他渴望掌握实权,这对刘邦来说是无法容忍的。最后,刘邦年老,吕后的权势越来越大。为了确保自己的生存,萧何不得不投靠吕后,帮助她除去韩信。无论是出于国家利益,还是出于个人私利,萧何利用韩信的信任,和吕后一同策划了这场谋杀,这个事实无可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