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是东魏时期的权臣,也是北齐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神武帝高欢的嫡长子,母亲是武明皇后娄昭君。高澄在武定七年(549年)临近受禅的前夕,被膳奴兰京所弑,时年29岁。北齐建立后,高澄被追封为皇帝,谥号文襄,庙号世宗。那么,高澄被杀后,他的六个儿子的结局如何呢?
一、高孝瑜
高孝瑜是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的庶长子,母亲是宋太妃。他为人宽厚大度,文武双全。武成帝高湛继位后,对他非常优待。但由于得罪了赵郡王高睿和武成帝的宠臣士开,两人开始在高湛面前说高孝瑜的坏话,高湛因此开始对他心生嫉恨。
高孝瑜曾与侍女尔朱摩女通奸。河清二年(563年),在太子高纬结婚期间,高孝瑜偷偷与她交谈。高湛得知后大怒,命令高孝瑜饮下三十七杯酒,随后派娄子彦用车将他带出宫外。在车中,娄子彦给高孝瑜喝下毒酒。高孝瑜中毒后,感到极度痛苦,于是选择投水自尽。高孝瑜的死可谓悲惨,然而他自己也难辞其咎。
二、高孝珩
高孝珩是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的次子。从小他勤奋学习经史,热爱文学,并且尊重文士。北齐建立后,他被封为广宁王。北齐灭亡后,高孝珩随任城王高湝召集兵士,试图复国,但很快就被北周齐王宇文宪的军队压制。由于兵力不足,他在奋力抗争后被俘。
尽管如此,北周对他表示尊重,并给予了礼遇,将他带到长安,封为开府、县侯。高孝珩在北周建德七年(578年)十月去世。
三、高孝琬
高孝琬是文襄帝高澄的嫡长子,母亲是文襄敬皇后元氏。北齐建立后,高孝琬被封为河间郡王。天统初年,他被任命为尚书令。在担任并州刺史期间,他成功抵御了突厥和北周军队的入侵。然而,由于得罪了权臣士开和祖珽,他在天统二年被武成帝高湛下令处死,年仅26岁。
四、高长恭
高长恭是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的儿子。高长恭因容貌俊美,英勇善战,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北齐建立后,他被封为兰陵王,并屡次升任并州刺史。河清二年(563年),突厥入侵晋阳,高长恭亲自率军奋力抗击,并成功击败突厥大军。
河清三年(564年),北周进攻洛阳,高长恭与斛律光联合率军驰援,在邙山之战中,以五百骑兵突破北周包围,成功解围金墉城,威名大振,甚至成为士兵们传唱的英雄。由于屡立战功,他被加封为尚书令。然而,因屡次立下赫赫战功,高长恭开始遭到北齐后主高纬的猜忌。为了避免被加害,高长恭开始以托病为由隐居。
但在武平四年(573年),高纬仍决定将高长恭暗杀,追赠他假黄钺、太师、太尉公、冀州刺史,谥号忠武。高长恭的死,加速了北齐的灭亡。
五、高延宗
高延宗是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与陈氏的儿子。年幼时,他由叔父高洋抚养,并被封为安德王。后来,他担任定州刺史,虽然他性格暴躁,多有不法行为,但在武成帝高湛鞭打过他后,他开始悔过自新,改邪归正。武平七年(576年),北周攻打平阳,北齐大军溃败,只有高延宗所部独立生还。
北齐后主高纬即位后,将高延宗封为相国,并州刺史,命他抵御北周军队。后来,高纬因畏惧北周而逃走,城中无人,高延宗被并州将领拥立为帝,并改元德昌。在此期间,他屡次打败北周军队,几乎成功捉拿北周武帝宇文邕。然而,最终由于军队的骄傲和疏忽,他在一次战斗中失败,城池陷落,并被俘虏送到长安。
在承光元年(577年),高延宗被宇文邕诬陷谋反,最终被赐死,年仅34岁。高延宗的死,令人感到十分遗憾和同情。
六、高绍信
(此部分内容未完,无法继续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