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东堤”碑诉说长河奔流
迪丽瓦拉
2025-11-12 14:03:20
0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郭卫东

菏泽市牡丹区大平调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新编历史剧《长河殷雷》近日荣获田汉戏剧奖(剧目奖)。该剧以非遗为载体,生动呈现了山东巡抚丁宝桢治理黄河、廉洁奉公的事迹。清朝末年,丁宝桢励精图治,主持修筑全长二百五十余里的“障东堤”,力保黄河安澜,为后世留下了厚重的历史遗产。11月10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前往牡丹区李村镇,探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障东堤”碑,了解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清末石碑见证悠悠岁月

初冬时节,黄河大堤蜿蜒绵亘,堤岸两侧植被丰茂,燕雀啁啾,一派安宁祥和。11月10日,牡丹区李村镇兰口村西的“兰口历史决口处”石碑,默默记述着清末黄河两次在此决口的往事。

兰口村东南,一座饱经沧桑的青石碑静静矗立。碑高2.9米、宽1.32米、厚0.36米,碑顶镂刻二龙戏珠图案,阳面楷书“障东堤”三字,阴面309字碑文记载了光绪元年(1875年)修筑黄河大堤的艰辛历程及费用详情,落款“山东巡抚丁宝桢撰并书”——这便是治黄史上著名的“障东堤”碑。

82岁村民任绪坤介绍,该碑原埋于地下,2020年前后被发掘出土。如今,碑外建有护亭,2018年12月被公布为菏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史料记载,丁宝桢是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进士。他文采出众、富有智谋,在贵州平定教民造反与苗疆叛乱中屡立战功,后擢升山东按察使。在鲁期间,他因私下与捻军商议招抚遭僧格林沁弹劾,幸得山东巡抚阎敬铭赏识。僧格林沁战死曹州(今菏泽)后,即将致仕的阎敬铭上书朝廷力荐,丁宝桢得以接任山东巡抚。在鲁任职期间,他斩杀慈禧太后宠信太监安德海、修筑黄河大堤、加强海防,多有利国利民之举。

菏泽市社科院院长荣海生长期研究黄河历史文化。据他介绍,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在此之前,黄河原河道流经山东、河南、江苏交界处,已流淌七百余年。

铜瓦厢决口改道后,清政府未能及时组织堵塞。洪水在鲁西南漫流,南北滚动百余里,形成两条主流河道:一条为现行河道;另一条从东明向东,流经菏泽城东双河口,后淤积干涸。曹州八景中的“双河晓月”“澭水荷花”,皆与这条古河道相关。

“黄河新河道当年行洪不畅,遇大水便泛滥成灾。”荣海生说,1871年郓城侯家林段决口,郓城、汶上严重受灾,波及嘉祥、济宁;1873年东明岳新庄等地段决口,山东、江苏、安徽数百里范围沦为泽国,洪水所到之处墙倒屋塌,百姓流离失所。

一代廉吏修筑“障东堤”

“清政府未能积极堵塞决口,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荣海生分析,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需向列强支付巨额赔款,加之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接踵而至,再逢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清廷既无充足经费,也无力征调民工治理河患,导致黄河漫流二十余年。

山东是黄河泛滥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十几个州县被淹,绵延数百里尽成汪洋。时任山东巡抚丁宝桢寝食难安,直言“此口不堵,为害滋烈,若犹观望因循,则上无以对朝廷,下无以对百姓”。他上奏朝廷请求堵塞铜瓦厢决口,却遭到河督反对,双方在朝中争执不下,李鸿章奉命考察后亦不支持堵口。最终,黄河由南流夺淮入黄海,改为北流经山东入渤海。在此背景下,丁宝桢主持修筑了山东境内的黄河大堤。

“障东堤”碑见证了丁宝桢的亲民情怀。当年,他亲驻菏泽贾庄等地,拟定治河方案、督办工程,碑文详细记载了施工全过程。这道大堤上起东明谢家庄,下至东平十里铺,3月动工、5月竣工,全长250余里,高14尺,底宽百尺,顶宽3尺。大堤建成后,保障该段黄河多年未再决口,守护了方圆数百里村庄的安全。

丰功伟绩“民不能忘”

“障东堤”碑更镌刻着丁宝桢廉洁奉公的品格。碑文详述了大堤的长宽高,以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等工程细节:修堤最初估银470余万两,实际仅耗54万两,且“物料有稽”,各项开支均经审计。碑文特别强调“工唯其坚,用惟其省”,既要确保堤坝坚固,又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节俭。流传至今的“菏泽贾庄大工合龙收支各款清单”显示,账目尾数精确至“六钱九分八厘”,余款精确到“四十五两三钱二厘”。

岁月流转,青史留名。距兰口村不远处,矗立着两座石碑,系当年百姓为感念丁宝桢治河功绩所立。在任绪坤带领下,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见到了这两座保存完好的石碑,其上分别刻有“民不能忘”与“功成奠定”字样。村民介绍,石碑曾长期埋于地下,几年前才重见天日。

大河奔流,岁月悠悠。许多往事在时光中褪色,但“障东堤”碑这样的印记,却永远定格于历史长河。它不仅是一座石碑,更是无声的见证者。今日立于碑前,指尖抚过百年风霜,耳畔仿佛仍能听见当年军民合力筑堤的号子,眼前依稀可见丁宝桢夙兴夜寐、栉风沐雨的身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霍... 霍去病究竟是因病去世,还是另有其他原因?霍去病的真正死因到底是什么?他是否死于非命? 霍去病,西汉时...
原创 黄... 1924年,黄埔军校发生了一件震动全校的大事:一名学员被时任校长蒋介石开除。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广泛的...
陈映芳:回望记忆中的“大礼堂” 建筑,是我们记忆的剧场。 当我们回到故乡或者路过某个城镇,或许会偶然看到一处矗立多年的老建筑,它似曾...
原创 他... 他是清朝的世宗,康熙帝的第十三子——胤祥。作为康熙帝的儿子,胤祥得到了康熙和父皇特别的宠爱与关注。胤...
350多件展品讲述百年湾区情! 11日,百年湾区情——粤港澳大湾区近现代文物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通过350多件反映百年来粤港澳历史...
【超级碗】如果苏东坡也有“雷区... 东坡赤壁图(纸本设色)苏小松 选自程十发美术馆“时至骨自换——苏小松艺术特展” 人人都爱苏东坡。尤其...
历史上的今天 | 国际共产主义...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4日出生于加拿大安大...
原创 姜... 姜维与黄皓:蜀汉政坛的权谋与悲剧 三国末期,蜀汉的名将姜维肩负着恢复中原的重任,手握十万大军,频繁...
一粒芥菜籽如何长成世界之树? 1975年10月22日,阿诺德·汤因比在伦敦病榻上阖然长逝。彼时窗外,“城市病”的早期症候正悄然蔓延...
“障东堤”碑诉说长河奔流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郭卫东 菏泽市牡丹区大平调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新编历史剧《长河殷雷》近...
原创 戴... 在那个战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年代,英雄的牺牲总是带着无尽的遗憾与悲壮。而戴安澜将军的英勇牺牲,更是让人...
原创 唯... 天启朝辽东经略高第,因“尽撤关外守军”的决策,而被扣上昏庸无能的帽子,还背着畏敌弃土的骂名。这不仅有...
原创 血... 公元986年正月,宋太宗赵光义站在汴京御花园的假山上,俯视着禁军操练场上腾起的滚滚烟尘。这位曾通过“...
原创 三... 自古乱世出英雄,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常常会孕育出众多英勇的将领。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魏、蜀、吴三国纷纷...
196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 # 196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伍市斤粮票(一组):票证春秋,承载时代记忆的民生文物 在新中国经济...
原创 唐...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为了加强边防,设立了十个节度使,各自负责不同的区域,每个节度使也都有自己的特点。...
原创 历... 日本是一个嗜赌如命的国家,他们非常敢把“国运”当作赌注来押。二战的惨败让日本变成了一个“不正常”的国...
原创 《... 《闯关东》作为一部史诗级的年代剧,不仅展现了清末民初 “闯关东” 这一宏大的人口迁徙浪潮,更刻画了一...
原创 好... 1040年正月,西夏李元昊大举进攻宋朝西北边境,攻破延州守卫后俘虏多名宋将,宋朝边境岌岌可危。 在此...
原创 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充满变革的时代,历时将近五百年。在这段时期里,中国社会经历了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