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军的结局,并非仅仅是战败的问题。五虎、八彪、十三上将,他们都曾英勇奋战,最后却一个个死得无人知晓,连名字也难以记得。 **猛将出泥泞** 这场动乱的根源,根本不在于战争,而是在于民众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隋炀帝三次征伐高句丽,征粮、徭役,横征暴敛,最终逼得百姓生灵涂炭,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黎阳仓被抢掠的事件,并非偶然,而是动乱的一个信号。杀害官员、抢粮食、起义举旗,正是这场乱局的开端。 翟让并不是一个土匪。他曾是隋朝的小官吏,依靠科举勉强为生。当生活逼迫到无路可走时,他才开始带人反抗官兵。翟让通晓律法,也知道如何用刀杀人。第一次打仗时,他没有喊出口号,而是冷冷地说了一句:再不动手,我们就饿死了。 李密则是后来才加入的。他出身名门,祖父李昞、父亲李宽都曾是朝廷官员。李密并非因饥饿而起义,而是因失势而被逼出走。他熟悉兵法,能写策论,但带兵抢粮却不擅长。刚开始时,他并不被看好,衣着干净,说话柔弱,给人一种无力感。 翟让没有时间做更多尝试,直接把主权交给了李密。外人称他大度,但实际上,翟让心里清楚:他擅长打仗,而李密擅长谋略。硬拼下去是必死无疑,而转身让权,也许还能活命。 瓦岗军接下来迅速壮大,几万人加入。然而,没有一个人是单纯为了归顺,而是为了与命运搏斗,押上了自己的生命。 秦琼首先崭露头角。他出生在济南,家里贫困,父亲是铁匠,家境极其艰难。秦琼从小跟街头混,挨打习惯了。他不喜欢多说废话,出刀时动作迅速,刀出血现。尤其是在杀张须陀那一战,秦琼的头盔都被砸碎了,但他依然冲向敌人。那一刀,他几乎是用命换来的。 程咬金是个疯子,他并不像演义里所说的那样是个爱开玩笑的胖子。他身材结实,常持一把大斧,手臂缠着麻布。他不穿盔甲,因为觉得这样方便出手。他原本是个搬运工,砍人的技巧非常熟练。他常说的一句话最为狠绝:讲义气?我认的是活着,死了再说义气有个屁用。 王伯当年纪轻轻,是李密的亲信,胆子大得令人吃惊。曾有一次,他带领三百骑兵突袭隋军营地,成功击败敌军,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他一个人。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喊痛,他只是冷淡地说:没玩好。 单雄信是最悲剧的人物之一。他原是隋朝的将领,投身瓦岗后,立下赫赫战功。但他性格直率,不懂得低头。李密虽然利用他,但始终对他有所提防。最终,单雄信察觉到风头不对,决定投靠王世充。别人指责他反复无常,他却笑着说:如果你有一个主公肯信任你,何必改旗易帜? 罗成是个沉默寡言的武将,打仗时从不炫耀声势,出枪就杀人。平时他不喝酒,不与人嬉笑。他曾经说过:我枪下死的,都是穷人。他们没有选择,我也没有选择。最终,他在李建成的手下死去,尸体浑身是血,手中依然紧握着自己的枪。 裴元庆、谢映登这些人,虽然在一些传说中被吹得神乎其神,但他们确实是能干的战士,真正强悍。裴元庆身高八尺,攻城时,用铁锤砸破城门一击即碎;谢映登则持戟,每战都冲锋在前。 **这些人,谁也不相信什么所谓的义军或义旗,他们杀人是为了活命,活下去,才是唯一的底线。** **瓦岗的崩溃,不是败在战争上** 李密的失败,并非因为兵力不敌,而是因为他想要当皇帝。 李密自建国号魏公,模仿周朝礼制,设立宫殿,甚至三拜九叩地建起自己的王朝。他把兵营当作了朝堂,将战士们穿上了礼服,让手下的人看得傻眼。 打天下靠刀,守天下靠规矩。但李密忘记了,这些人都是从血里爬出来的,他们不懂什么礼制、钟鼓和文书。 王世充出兵攻打,李密依旧不战而退,只顾摆设排场。在邙山一战中,李密败得溃不成军。当他带着仪仗队撤退时,被敌军围困。手下劝他丢掉车驾,他却坚持:魏公怎能弃制?十万大军溃败时,他依然关心的是仪仗队是否完好。 后来李密投降唐朝,唐太宗虽然给他一个虚职,但始终不喜他这种做派。李密不满,最后被揭发密谋,重新入狱。他死时悄无声息,尸体也没有公开展示。 **一代枭雄,死得连个墓碑都没有。** 瓦岗彻底崩溃了。秦琼、程咬金最终归顺了李世民,帮助唐军讨伐王世充,立下了赫赫战功。 程咬金也变得不再像过去那样打打杀杀,开始学习读礼书。有人问他为什么改性,他答道:那是命给的,不能不要。 秦琼则开始频繁生病。头痛如裂,有时白天黑夜都喊着痛。他变得沉默寡言,每天守门,不再进朝。 王伯当没有那么幸运。他拒绝投降,独自抵抗唐军,最终力竭被杀。秦琼回忆起他时,只说:他的刀比我的快。 单雄信最终与王世充站到了一起。唐军攻破洛阳后,他被俘。李世民本想宽恕他,但李建成却下令杀他。单雄信的头挂在城门上三天,百姓前来祭拜。他的女儿守尸三日,哭得昏厥。 罗成的死更加悲惨。他加入了李建成的阵营,但拒绝站在玄武门的那一边。李建成设宴请他,却在酒中下毒。罗成中毒后,依然杀死了五人,最后倒地身亡,眼睛一直没有闭上。 谢映登在李密失败后隐退山林,据说他后来出家为僧,不再过问人事。裴元庆战死时,火箭穿胸,摔下马背,身上焦黑,家属甚至认不出他的尸体。 **这些人,不是战死,而是被慢慢耗尽了生命。****各自的归宿,命比刀更硬** 瓦岗的崩溃,并非因为兵力不敌,而是因为人心已经散了。 一个个兄弟离开了。那些活下来的,不一定是最强的,而是最懂得低头的人。 秦琼随李世民征战四方,屡立战功,最终封为护国公。但他始终不安,常在夜里惊醒,总是梦到自己还在邙山厮杀。他说:兄弟们死那么多,我活着没底气。他害怕阳光,屋内常年昏暗。他的病并非来自身体,而是来自内心的痛苦。晚年,他的右手常常颤抖,无法再握刀。死前,他只说了四个字:别再打了。 程咬金活得较长。他懂得低调,跟谁打就夸谁好。跟李世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