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之鸟礁是西太平洋,菲律宾海的一组环礁,涨潮之前,有五块岩石露出海面,涨潮之后,只有两块岩石露出海面。这两块岩石分别是东露岩和西露岩,面积分别是1.6和6.4平方米。冲之鸟礁的面积非常小,我国和韩国都认为是礁,但日本认为是岛,将其称为冲之鸟岛,把东露岩称为东小岛,把西露岩称为西小岛。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归属日本管辖。日本是二战战败国,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规定,日本领土只限于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四座大岛,以及周边其他小岛,不包括冲之鸟礁。冲之鸟礁距离日本列岛非常远,到日本东京达到了1700公里,到小笠原群岛的父岛约910公里,到琉球群岛的主岛琉球岛约1100公里。
虽然冲之鸟礁位于西太平洋地区,但最早发现冲之鸟礁的是欧洲人。1543年,葡萄牙殖民者在航海过程中发现了冲之鸟礁,将其纳入了西班牙的势力范围。1789年,英国人道格拉斯在航海过程中,经过冲之鸟礁海域,将其命名为道格拉斯礁。由此可见,当时英国人也将其称为礁。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美国打败西班牙,控制了原属于西班牙的菲律宾,古巴,波多黎各等地。西班牙一蹶不振,退出了亚洲,决定将剩下的一些岛屿打包出售。西班牙并没有卖给日本,而是卖给了德国。德国统一较晚,直到1871年才完成统一,当时世界上大部分殖民地已经被英法等殖民大国瓜分完毕。
德国统一后,开始对外扩张,只能捡一些贫瘠的殖民地和海岛。西班牙有意出售太平洋岛屿,德国也不怕得罪美国,因此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交易。但当时日本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1895年,日本打败了清朝,迫使清朝割让台湾岛,澎湖列岛,赔款白银两亿两。
日本一下子拿了2亿两白银,将其投入工业和军事发展,成为了东亚和太平洋强国。日本野心勃勃,也试图在太平洋扩张。日本一直试图占领更多的太平洋岛屿,1879年,日本侵占了琉球群岛,1895年,日本又侵占了台湾岛,澎湖列岛。因此日本也非常希望得到西班牙的这些太平洋岛屿,但德国捷足先登,让日本耿耿于怀。
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得到了机会。当时德国深陷欧洲战事,英国海军还封锁了德国和海外殖民地的联系。日本对德宣战,趁机占领了德国在亚太的殖民地。就这样,冲之鸟礁被日本占领。1918年,一战结束,德国作为战败国,海外殖民地被全部剥夺,国际联盟根据《凡尔赛和约》将冲之鸟礁交给了日本委任统治。
委任统治并不是领土,但日本内务省却发布公告,将冲之鸟礁作为领土并入日本版图。20世纪20年代,日本对冲之鸟礁进行了全面勘查,得出的结论是,冲之鸟既缺少中央岛也缺少泻湖,属于准礁盘。由此可见,当时日本也认为冲之鸟礁是礁。
第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通过。冲之鸟礁只是露出海面的两块大石头,并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比如一些岛屿,可以定居,可以作为军事基地,但冲之鸟礁不行。因此当时日本也没有对冲之鸟礁进行建设。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海外侵占的土地也被剥夺,联合国将冲之鸟礁交给美国托管。但到了1968年,随着美日关系的改善,美国又将冲之鸟礁交给了日本管辖。
当时日本也没有重视冲之鸟礁,直到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岛屿拥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但礁石没有。此后日本开始对冲之鸟礁进行建设,日本对冲之鸟礁的东露岩和西露岩进行了加固,还建设了高脚屋形式的无人值守气象观测站。此后日本开始将冲之鸟礁称为冲之鸟岛,并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主张了47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和约25.5万平方公里的外大陆架。
如果将冲之鸟礁认定为岛,日本就可以独占这片广阔海域的资源。此外冲之鸟礁位置重要,处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扼守西太平洋地区的航运要道。综合这些因素,中国,韩国,都认为冲之鸟礁是礁石,而日本认为是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