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郑丽文再迎强援,地位非同小可,明年3月赖清德下台已成注定
迪丽瓦拉
2025-11-14 08:32:31
0

|地缘历史档案

编辑|地缘历史档案

声明: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流。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真理越辩越明,感谢您赐教!

台湾政坛的指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拨向2026年3月。届时,赖清德的政治生命或将提前宣告终结。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岛内民意海啸、在野势力整合与外部环境剧变共同作用下,一个几乎不可逆转的结局。

赖清德当局仅剩的几个月窗口期,正被国民党新主席郑丽文的凌厉攻势与民众党主席黄国昌的务实转向,压缩到岌岌可危的境地。

赖清德的溃败,首先是从他最引以为傲的“外交”领域开始的。2025年10月的APEC峰会,民进党当局原本寄望于一场“粉墨登场”的国际秀,借机炒作“台独”议题,向岛内民众展示其“抗中保台”路线的所谓“成果”。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除了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几句不痛不痒的“口头声援”外,整个会场弥漫着尴尬的沉默。

民进党当局派往韩国欧洲说客们,试图兜售“共同价值观”的陈词滥调,换来的也只是礼貌而疏远的微笑。

这场精心策划的“出乖露丑”式表演,非但没能转移岛内矛盾,反而将其执政无能、外交孤立的窘境暴露无遗。

这无异于向全台湾民众宣告:赖清d德的“倚美谋独”之路,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民意的反噬来得比想象中更快、更猛烈。根据台湾TVBS在2025年8月公布的民调,赖清德的施政满意度已骤降至28%的惊人低点,不满意度则飙升至55%。

更致命的是,高达63%的民众对其僵化的两岸政策表达了强烈不满。民进党当局此前发动的“大罢免”攻势,企图清除在野党的地方势力,结果却以0:32的惨败收场。

这场政治豪赌的彻底失败,清晰地表明台湾社会对“绿色恐怖”与政治恶斗的厌恶已达顶点。

民心思变,求和平、求发展、求交流的主流民意,正汇聚成一股足以颠覆现有政治格局的强大力量。

当赖清德当局还在试图通过查禁小红书等手段压制民意,大搞意识形态清洗时,他们没有意识到,“物极必反”的规律正在应验,压制越狠,反弹越烈。

而在民进党节节败退的同时,岛内的政治天平另一端,正发生着决定性的变化。

10月18日,郑丽文当选国民党新一任主席,这位以“敢言”著称的女将,甫一上任便祭出了石破天惊的一招。

她亲自出席“白色恐怖”追思活动,公开向中共烈士朱枫、陈宝仓致哀,并为吴石等历史人物正名。这一举动,绝非简单的历史凭吊,而是一场深思熟虑的政治符号斗争。

它与当时正在岛内热播的大陆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形成了奇妙的共振,精准地切中了台湾社会内部日益增长的“中华认同”情绪。

郑丽文此举的深意在于,她正从根本上瓦解民进党“去中国化”的史观根基,重构“两岸一家、历史同源”的政治叙事。

当民进党还在虚构“台湾民族”的神话时,郑丽文直接将“我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重新摆上台面,并将其与“白色恐怖”受难者的历史悲剧相结合,占据了道德与历史的制高点。

电子报2025年9月的民调显示,台湾广义的“中华认同”已回升至70%,较赖清德上任之初激增10个百分点。

郑丽文的行动,正是顺应了这股强大的民意潮流,为国民党注入了久违的灵魂与战斗力。

如果说郑丽文的崛起为国民党找到了方向,那么民众党的转向则为“下架民进党”提供了最关键的“强援”。

民众党主席黄国昌,这位曾经的“战神”,在经历了2024年选举的惨痛教训后,展现出了惊人的政治 pragmatism

2025年10月10日,他通过代表周榆修向国民党明确传达了“辅佐国民党”的意愿,并提出了一个关键时间点:最迟于2026年3月前,敲定蓝白合作的“民调整合方式”。

这意味着,困扰在野阵营长达数年的内耗问题,终于有了破解之道。

更具决定性意义的是黄国昌本人的表态。尽管他在新北市长选举的民调中暂时落后于国民党 formidable 的候选人李四川,但他公开承诺“若败选将全力支持对方”。

这句看似简单的表态,实则宣告了民众党彻底放弃了在关键战役中“玉石俱焚”的策略,转而将“为台湾未来下架民进党”作为最高目标。

郑丽文也投桃报李,强调“新北必须是国民党的”,但欢迎民众党在其他领域合作。这种默契与妥协,是2024年“蓝白合”破局时完全无法想象的。

它标志着一个以“扳倒民进党”为共同纲领的“在野大联盟”已然成型。

一旦这个联盟在2026年3月前完成整合,赖清德当局所面临的,将不再是两个各自为战的对手,而是一个目标明确、策略清晰的 united front。

外部环境的变化,则彻底封死了赖清德当局的最后退路。美国因素,这个民进党长期依赖的“护身符”,正在迅速失效。

联合报2025年9月的调查显示,高达49%的台湾民众不信任美国的“保台决心”,“疑美论”在岛内持续发酵。

特别是特朗普2.0政府上台后,其“美国优先”的关税政策对高度依赖出口的台湾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让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倚美”的真实代价。

民进党试图将台湾捆绑在美国战车上的策略,正日益受到民众的质疑和抵制。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的行动则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定力与威慑力。

大陆方面推出的“全球通缉令”,精准打击“台独”顽固分子,在岛内形成了强大的心理震慑,让那些企图“倚美谋独”的政客们不得不掂量分裂国家的严重后果。

而“九三阅兵”所展示的强大军事实力,更是清晰地划出了不可逾越的红线,彻底压缩了“台独”的任何幻想空间。

大陆的“硬”手腕与郑丽文代表的“软”和解路线,在客观上形成了强大的共振效应,一面是高悬的利剑,另一面是伸出的橄欖枝,共同推动着台湾民心向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加速摆荡。

综上所述,赖清德的政治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从2025年11月到2026年2月,这短短四个月,是他仅剩的可操作窗口。

在此期间,他或许会进行最后的垂死挣扎,比如加大“台独”挑衅力度,试图煽动民粹、绑架民意。

但面对内部民意的崩盘、在野势力的整合以及外部环境的根本性逆转,任何挣扎都显得苍白无力。

2026年3月,将是一个分水岭。一旦蓝白两党如期公布整合方案,就意味着2026年的“九合一”地方选举将大概率重演“新竹模式”的成功经验,在野势力将获得压倒性胜利。

届时,赖清德将彻底沦为“跛脚”领导人,其政令不出办公室,民进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也将全面爆发。

郑丽文所喊出的“2028年完成和平政党轮替”的目标,将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清晰可见的未来。

台湾的政治格局,正迎来一场迟到但注定会到来的 tectonic shift,而赖清德和他的“台独”路线,注定将被这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所淘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面... 其实,宋朝也曾修建过长城。你可以在百度上查到相关资料:宋长城位于湖北省老河口市袁冲乡与河南省邓州市、...
原创 康... 康熙皇帝是清朝历史上的重要君主,他的治国策略为清朝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使得后来的清朝皇帝能够在此基础上...
文化中国行·守宝人|徒步山野间... 行走在苍茫山野间,俯身于破碎陶片前,他们是寻踪者,他们是“守宝人”。 于怀石是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
探访陶寺遗址博物馆:触摸400... 11月12日,“中国有约·相约山西”2025年国际媒体采访团走进山西陶寺遗址博物馆。陶寺遗址博物馆位...
原创 大... 《史记》记载了西汉张骞的使命——联络大月氏共同对抗匈奴,张骞经历了长达十年的艰苦旅程,途经大宛和康居...
《吴石传》如何拨开历史迷雾 书封。作者供图 台北马场町的枪声虽然远去,但历史的回响仿佛还在耳边。吴石将军——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历...
原创 老... 1905年美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大清,在北京拍到的照片。 1905年7月8日,美国陆军部长威廉·霍华德·...
著名历史学家、唐史专家赵雨乐逝...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著名历史学家、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香港地方志中心编审委员会委...
原创 中... 高市早苗日前的言论不仅引发中国不满,连朝鲜也想起历史记忆,要“血债血偿”日本,高市早苗这次是真的闯下...
原创 五... 五代十国:一炬成灰,到头孽报 话说晋王石敬瑭,既入潞州,即欲引军南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意欲北归,乃置...
原创 滇... 滇系指的是民国时期在云南地区拥有较大势力的一支地方军阀。桂系则是指盘踞在广西的地方军阀,而晋系则是指...
原创 再... 天启二年正月二十三日熊廷弼在大凌河下令放弃关外并退守山海关,天启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其被斩于西市并传首九...
原创 相... 去年秋天,我去乡下亲戚家做客。院坝里鸡鸭成群,唯独不见鹅的踪影。饭桌上,亲戚热情地介绍:“这是自家养...
原创 郑... 文 |地缘历史档案 编辑|地缘历史档案 声明: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
原创 西... 西汉朝一共公认了11位皇帝,其中包括前少帝、后少帝和海昏侯刘贺这三位被废除的皇帝。此外,还有刘婴,这...
原创 清...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有一个特别的职业叫做守陵人。顾名思义,这些人是专门负责守卫陵墓的,尤其是帝王家族的...
原创 老... 一组1990年苏联发行的乌克兰顿涅茨克明信片。 1990年,乌克兰顿涅茨克漂亮的喷泉。 顿涅茨克...
原创 靖... 历史总是让我们感慨没有如果,但当我们冷静下来反思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时,或许会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其中的微妙...
原创 给... 1939年2月,时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的萧克来到平西,开始全面领导冀热察挺进军,负责平西、平北和冀...
原创 大... 谈到明朝的历史,争议一直都很大。有些人认为明朝是一个强盛的朝代,有些人则认为它并不好,也有人持中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