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节度使,是如何葬送唐朝的?其实李隆基的初心是好的
迪丽瓦拉
2025-11-14 13:31:27
0

唐朝从李渊称帝起,到其灭亡,前后持续了接近300年。然而,这段历史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唐朝的中央政权并未能完全掌控全国,特别是大部分时间处于藩镇割据的状态。所谓的藩镇割据,就是指一些地方的节度使不再听从朝廷的指挥,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势力。节度使制度原本是唐朝为了应对边疆的军事问题而设立的,然而,这一制度最终却引发了许多不可预料的后果,特别是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政局彻底改变,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最终催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进入北宋时期,宋朝的统治者深感过去几百年武将割据的局面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危害,于是开始重视文官的作用,逐步轻视军事,从而导致了又一极端局面的出现。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节度使制度在唐朝的发展过程。 李隆基设计节度使制度时,其初衷是希望能有效地管理边疆和处理军事问题,但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这一制度出现了许多意外的变故,导致了唐朝政权的动荡。 1. 节度使制度的初衷 喜欢唐朝文学的朋友或许都读过不少边塞诗歌。比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样的诗句不仅展示了唐朝时期辽阔的疆域,也反映出唐朝曾一度将燕山地区(今天的蒙古杭爱山)纳入了自己的控制范围,而宋朝时期对燕山的描绘只能停留在想象上。

唐朝长期与边疆的各民族进行战争,局势严峻。为了应对这些边境上的军事挑战,唐朝的皇帝设计了节度使制度。这个制度的核心是允许边疆地区的节度使掌握当地的军事指挥、行政管理及税收等一系列重要事务。换句话说,节度使几乎等于当地的最高权力代表,负责一切军事与民生事务。 实际上,明朝的赛王制度与唐朝的节度使制度有些相似。不同的是,赛王制度是以更加固定和世袭的形式存在,而唐朝的节度使制度最初的设计其实只是一个临时性质的安排。 节度使制度最早由唐玄宗(李隆基)提出。初期,唐朝的力量强大,节度使大多是为了处理边疆事务而设立的军事职位,当时并不担心节度使会造反。毕竟,对于一个节度使来说,造反意味着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当时的唐朝中央军力雄厚,一旦节度使叛变,其他节度使也会联合朝廷镇压,这几乎没有胜算。 因此,节度使制度在最初的几年里,实际上是有效的,并且并未引发任何较大的动荡。 2. 安史之乱的冲击

然而,到了唐玄宗晚期,情况发生了变化。安禄山,原是范阳节度使,拥有控制多个军事重镇的权力,这个时候他已经掌握了三个节度使的职位。而范阳一带的士族,历史上一直对唐朝的统治不满,甚至在隋末唐初时,也曾支持过反抗唐朝的起义势力。因此,安禄山在起义时,获得了不少士族的支持。 除此之外,唐朝当时正与南诏展开战争,许多精锐部队都在南诏的战场上损失惨重,导致关中地区的防守力量大为减弱。此时,唐朝宰相杨国忠与安禄山的关系愈发紧张,加上杨国忠专权、朝廷内外怨声载道,种种因素积累起来,终于导致安禄山决定起兵反抗。 安禄山选择了以清除奸臣的名义起义,迅速集结了大军,并成功占领了长安。唐玄宗急忙逃往成都,此时的李隆基已不再是年轻时的英明帝王。长安和洛阳被敌军控制,唐朝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如果唐朝无法快速反应,整个朝廷的政权可能就此崩塌。 幸运的是,唐玄宗的太子李亨在此时及时登基,号召天下的英雄响应,组织起反抗安禄山的力量。在李亨的领导下,唐朝军队经过长时间的战斗,最终通过内部分裂的机会,成功收复了长安,安史之乱在经过八年的战斗后终于结束。 然而,尽管安史之乱得以平息,唐朝的中央政权已经无法恢复往日的强盛。唐代宗虽然恢复了部分控制,但也做出了妥协,接受了安史叛军的一些余部,允许他们继续保有节度使的职权。

3. 结语 从此以后,唐朝的政局持续衰败,节度使的权力也不断膨胀。直到黄巢起义爆发,唐朝彻底失去了镇压节度使的能力。随着节度使逐渐掌握越来越多的实权,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大大减弱,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归根结底,节度使制度失控的根本原因在于唐朝朝廷的腐败与衰败。尽管在中唐时期,像唐宪宗这样的君主曾试图扭转这一局面,但最终还是未能成功。节度使逐渐拥有了独立的军事与政治力量,朝廷逐渐无法有效控制他们。当唐朝再也没有能力压制节度使时,唐朝的灭亡便成了必然的结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汉... 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意思是当将士们在战场上饥肠辘辘时,可以吃匈奴的...
原创 原... 这是一组珍贵的老照片,记录了清朝时期老北京城中的人物。拍摄者是英国传教士雒魏林,他在1861年到18...
原创 关... 219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在汉中沔阳自立为汉中王,并任命关羽为前将军,负责统领荆州,...
原创 中...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为了确保自己的权力不被威胁,往往采取了许多手段来巩固统治,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原创 光... 光绪三十四年冬(1908年),清朝的光绪帝载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把年幼的溥仪接入宫中抚养。由于清朝没...
原创 高... 1968年夏天,高雄左营眷村的巷口,一辆黑色宾士缓缓停下。十八岁的林碧春刚下班,制服还没换下,就被司...
原创 马... 从正史的角度来看,马超并未受到重用,这其实是合乎情理的事情。 但是,刘备对马超的待遇,却显得有些不寻...
原创 历... 谥号是古代对君主或贵族一生功绩与过错进行评定后所赋予的称号。这个称号既可能是对他们的赞扬,也可能是对...
原创 关... 关羽从未轻易提出与他人单挑的要求,这一举动并非仅仅源自个人的骄傲或自负。他面对的对手,包括吕布、赵云...
原创 美... 三十年前,美国一度宣称其不可战胜,大家都认为中国会是下一个倒下的国家。当时苏联解体,日本经济困境,全...
原创 从... 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婺源发生了一件令当地人痛心的事——乡试没有一位考生成功考取举人。婺源,曾是理学大家...
原创 霍... 十八岁封侯,二十三岁就被誉为战神,但在二十四岁时因病去世,这位英勇的将军就是霍去病,汉朝历史上非常著...
原创 归... 清朝时,一群福建人在海上遭遇飓风,进入传说中的南海归墟。 据说,大海深处有一个永远也灌不满的无底深渊...
原创 匈... 10万人放在中原王朝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但是放在当时的草原,那可是严重伤元气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产生...
原创 秦... 秦王嬴政成功统一六国后,他自认为拥有三皇之德、五帝之功,因此他创造了皇帝这一称号,并自称为始皇帝。从...
原创 石... 石达开、林凤祥和陈玉成这些赫赫有名的英雄,为什么会选择效忠于洪秀全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
原创 勃... 这是1975年,苏联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十月革命纪念活动。当天,红场被装饰得富丽堂皇,成千上万的...
原创 他... 1955年授衔时,有很多故事。有的人满意,有的人则不太满意。何以祥就是其中之一。当时他被授予了少将军...
原创 刘...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之一,这段历史充满了英雄豪杰、智谋与策略,众多精彩的故事和事迹...
原创 甘... 在中国辽阔的疆域划分中,有几个省份的历史沿革,可谓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甘肃、辽宁、江苏等地,便是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