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时,有很多故事。有的人满意,有的人则不太满意。何以祥就是其中之一。当时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心里却觉得不太平衡。这种不满来源于一个比较:在华东野战军的历史中,许多纵队司令员都获得了上将或中将军衔,只有管文蔚因为去地方工作未参加授衔。而何以祥曾经担任过主力第三纵队的司令员,按理说,他的军衔应该不低,至少应该是与这些司令员平级。然而他最终仅获得了少将的军衔,这让他感到有些失望和不满意。
尽管如此,何以祥的老领导陈毅并没有办法帮助他,毕竟授衔是一个综合评定的结果,无法仅凭个人的不满就改变。而且陈毅当时已经离开了部队,转而进入了外交工作,实际上也无能为力。何以祥,四川西充人,生于1911年。早年他曾在四川军阀杨森的部队服役。1928年,杨森的部队发生了分裂,何以祥跟随了其中一支由张轩领导的队伍,四处征战。1930年,这支队伍被贺龙收编,何以祥便加入了红军。从此,他的军旅生涯开始了。 加入红军后,何以祥展现出了极高的勇气与战斗力,多次负伤。他曾在一场战斗中,亲自扛起炸药包冲向敌阵,成功炸毁敌方的障碍。贺龙了解到情况后,特意提拔了他。可以说,何以祥的每一次晋升都离不开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在长征前,他不仅担任过团长,还曾任红二军团司令部侦察科科长。1933年,何以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肃反运动期间,何以祥曾被误认为是改组派,差点被冤杀。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以祥担任了115师教导第2旅参谋长、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山东纵队第二旅兼滨海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务。在抗战胜利后不久,何以祥接任了由鲁南军区改编而成的8师副师长职务,这支部队由王麓水担任师长兼政委。1946年12月13日,王麓水在攻占滕县的战斗中牺牲,何以祥接替了师长一职。他带领8师继续进攻腾县,仅用了五分钟便炸开了敌军东门,并经过一夜巷战,成功歼敌7000人。此后,何以祥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随后成为了第22军的首任军长。他以勇猛的攻坚能力而著称,陈毅也称他为小老虎。然而,由于长期的伤病,何以祥在1948年1月离开了部队,前往河北平山县的中央医院休养。当时,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如果他不离开,肯定还会参与大规模战役,并且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晋升。在他休养期间,第三纵队的司令员职务由原第8纵队副司令员孙继先接任,政委依然是何以祥的老搭档丁秋生。然而,何以祥的缺席影响了他后来的授衔。他最终只获得了少将军衔,而孙继先和丁秋生则分别晋升为中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何以祥的缺席对他后来的军衔评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直到1949年3月,何以祥才重新回到前线,担任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的参谋长。尽管此时淮海战役已经结束,但他赶上了渡江战役。这段时间的贡献,仍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可否认的是,何以祥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精神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