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弄清楚鸿门宴后项羽为什么没有杀项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项伯究竟是谁。项伯是项羽的亲叔叔,他与项羽的父亲是亲兄弟,至于他们是否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史料中并未明确说明。从年龄来看,项伯很可能是同父异母的叔叔,但无论如何,项伯和项羽的关系是非常亲近的。
那么,鸿门宴前后,项伯到底做了些什么呢?事实上,项伯并没有叛变投靠刘邦,也没有出卖项羽。作为项羽的亲叔叔,若他背叛项羽投向刘邦,无疑是最愚蠢的选择,因为刘邦不可能给予他皇叔的荣誉,甚至连封地和王位都不可能给予他。所以,项伯给刘邦通风报信,既不是为了出卖项羽,也不是为了改变阵营,他的行为只是一个简单的通风报信。无论是为了救张良,还是另有理由,项伯并未将项羽的秘密泄露给刘邦,也没有任何改投刘邦麾下的打算。既然如此,项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难道他想让刘邦取代项羽?显然不可能,除非项伯真的失去了理智。 个人认为,项伯之所以给刘邦通风报信,主要是因为他缺乏足够的战略眼光。当时,刘邦仍是项羽的部下,双方属于同一阵营,而刘邦的实力根本无法与项羽匹敌,不可能威胁项羽的地位。尽管如此,项羽却听信了曹无伤的谗言,准备对刘邦下手,甚至对刘邦的谋士张良也有敌意。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并不是要支持刘邦,而是希望项羽能够明智地处理与刘邦的关系,避免内部矛盾激化,防止自相残杀。若项伯知道日后刘邦会逼得项羽自刎乌江,他或许根本不会这样做,甚至可能会亲手杀了刘邦。 很多人可能会提到,刘邦打败项羽后封项伯为侯,这似乎说明项伯与刘邦之间存在某种暧昧关系。但其实不然。刘邦之所以在项羽死后封项伯为侯,并非因为项伯救了他,而是因为项伯在项氏家族中的地位最高,且与刘邦关系较为和谐。项伯作为项氏家族的代表,投降刘邦后,刘邦封他一职,实际上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借此加强自己统治的正当性。项伯是最佳人选,而不是因为他个人的贡献。 既然项伯没有背叛项羽,项羽为何不杀项伯呢?首先,项伯毕竟是项羽的亲叔叔,在项羽的亲戚中,他与项羽的关系最亲近。项羽虽然听信谗言准备对刘邦动手,但他不会轻易杀掉亲叔叔,尤其是项梁去世后,项羽的父亲已不多,项伯是他最亲的长辈之一。其次,项伯虽然通风报信,但他并没有出卖项羽的意思,他只是希望能够避免项羽做出错误决定,防止双方关系恶化。因此,项羽应该明白项伯的真实用意,根本没有理由因此杀了项伯。 再者,项羽当时并没有把刘邦当成真正的竞争对手,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刘邦远不是项羽的对手。项羽之所以准备对刘邦下手,只是想给他一个警告,让他明白自己的位置,并且向其他诸侯树立威严。项羽的目的达到了,他没有必要因为项伯的行为而杀了项伯。从整个鸿门宴来看,只有刘邦、项羽、张良和范增是明白人。但项羽显然低估了刘邦的野心与实力,他根本没有把刘邦当成真正的敌人。项羽虽然准备给刘邦一个下马威,但并没有真正想要杀掉他,毕竟项羽的几十万大军就在刘邦附近,灭掉刘邦几乎是轻而易举的事。项羽没有这么做,或许项伯就是在其中充当了一个放水的角色,故意给刘邦透风,以观察刘邦的反应并决定下一步行动。假如真是这样,项羽自然没有理由杀掉项伯。 时光已过去两千多年,历史的真相已无从考证。项伯为什么给刘邦通风报信,项羽为何没有杀掉项伯,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知道。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仅是个人的看法,若有错误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