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告诫:那些没有出息的人,才会觉得每个人都是好人,很精辟
迪丽瓦拉
2024-11-25 01:39:14
0

原标题:韩非子告诫:那些没有出息的人,才会觉得每个人都是好人,很精辟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伟大帝王,在他的统治之下,唐王朝走向了世界,以至于现在在国外还有不少地方被称之为唐人街。

可是李世民虽然是一位英武的帝王,但是他却得位不正,本来李渊并没有将皇位传给他的打算,毕竟李世民还有个哥哥李建成,他才是正儿八经的储君。

在李渊当上皇帝之后,就将李建成封为了皇太子,可是这让李世民心里很不是滋味,毕竟大唐的半个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所以在手下人的怂恿下,李世民发动了政变,史称玄武门兵变。

这次兵变展现出了李世民的狠,他不仅将哥哥李建成给诛杀了,而且将弟弟李元吉一并给解决了,更令人发指的是,他连十个未成年的亲侄子都没放过。

如此恶劣的行径,在历史帝王之中并不多见,如果不是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开创了贞观之治,那么他在后世的口碑想必也好不到哪去。

而纵观李世民的成功之路,无不诠释了什么叫做“狠”,但不可否认的是,李世民确实是个有本事的狠人。

其实这正验证了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子的言论:越是有本事的人,越不能低估人性的恶,越是没有出息的人,才会觉得每个人都是好人。

不得不说,韩非子的言论是相当精辟,在有本事的人的眼中,他们不会觉得所有的人都是好人,即便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他们也不会觉得就是好人了,在该出手的时候,丝毫不会手软。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法家思想中的人性本恶,而这一切还得从儒家的荀子说起。

儒家的荀子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不过荀子这个人的思想很是特立独行,甚至可以说他的思想和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有了极大的差异,只不过他对当时各种学派都有所批评,却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他的思想是最好的治国理念。

所以荀子总是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将自己装扮成了儒家人,当然在荀子也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思想,甚至还总结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进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以及“礼仪之治”的社会观。

而在他的思想中,与儒家最为大的区别是或许就数人性论的区别了。

儒家提倡的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是荀子觉得人性本善这点他难以接受,所以他提出了人性本恶。

荀子认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饿了想吃饭,冷了想穿衣,累了想休息,这些都是自然本性,但是这种自然本性和道德礼仪规范是相互冲突的。

这点其实也好理解,比如说当我们饿了,但是又没有吃的,该怎么办,会想方设法抢夺别人的食物,这显然不符合道德礼仪。

所以荀子才提出了人的自然本性是邪恶的,如果任由人跟着本性发展,那么势必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争夺、抢掠,进而导致社会的混乱,这就是人性本恶。

既然如此,为了社会的稳定,就要用道德来教化,这也是强调了后天环境的重要和礼乐教化的价值。

法家的韩非子

说来倒也很有意思,儒家的荀子有两个很厉害的学生,他们是韩非和李斯,而这两个人的思想都是法家学派。

对于李斯,我们就不做过多的论述了,毕竟他学的那一套属于帝王之术,后来也辅佐嬴政称了帝,不过就思想的深度而言,李斯和韩非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也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中有三位相当厉害的人物,即商鞅、申不害和慎到,这三位仁兄虽然同属法家,但思想侧重点却有天壤之别。

商鞅强调的“法”,申不害强调的是“术”,慎到强调的是“势”,韩非子就将他们三人的思想融会贯通,进而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和法融为了一体,进而大成。

正是由于站在了这种超高的山顶,使得韩非子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名言和著作,他的学说不仅洞悉了人性,而且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在人性论上,韩非子和荀子的主张一致,也认为人性本恶,不过相比较荀子的包容兼收,韩非子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他认为儒家主张的教化是苍白无力的,如果不结合利益和惩罚,根本起不到成效,所以必须在严刑之下,人才不会成为无恶不作的堕落者,可以说这番言论彻底将人性中的丑陋展现给了世人。

没有出息的人

在韩非子人性本恶的思想之下,他还对人性认知做了深刻分析,进而深化了人性本恶的言论,越是有本事的人,越不能低估人性的恶,越是没有出息的人,越会觉得每个人都是好人。

这句话其实并只适用于古代帝王卸磨杀驴的作风,对现在的人们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

我们身边不乏有各种各样的好人,但是如果认为每个人都是好人的话,那么这也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因为即便是好人,内心依然存在自然本性,当有利可图或者遇到了生存危机,这种自然本性便会成为主导思想,进而让一个人变坏。

所以,有本事的人,都不会将所有人都划归到好人一列,毕竟如果这种思想占了主导,那么就会丧失自己的警惕之心,进而会有万劫不复之危险,也会沦落为别人口中“没有出息的人”。

其实韩非子为我们留下了不少至理名言,有很多词句直到现在也依然备受人们所推崇,如果您也想变得更有本事,更加接近成功,一定要看看这本《韩非子》。

韩非子的文风犀利,议论通透,推证事理往往能切中要害,不仅可读性更强,而且解读更加深刻。

其中收录了韩非的精选名篇,《初见秦》、《存韩》、《难言》等二十一个篇目,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同时还配有精美的插图,使得全书更有现代感。

现在正值平台有活动,各种优惠都能享受,不妨趁着活动,入手这本《韩非子》品读和珍藏,想必读完这本书,您一定会有所收获。

正所谓:汲取先贤智慧,铺就成功阶梯,各位小伙伴千万不要犹豫了哦~

参考文献:《韩非子》/《战国策》等。

(图网,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曹操曾在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短歌行》中写过这样的句子:“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由此可知曹操是想以周公...
原创 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诏书,宣布向盟军无条件投降,自此,中国人民14年抗战终于胜利了。日...
原创 元... 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1251年7月1日至12...
原创 孙... 在当今社会,有许多人对民国时期有着一种谜一样的向往,认为那是一个浪漫的时代,也有许多影视作品展现了民...
原创 关... 蜀国第一名将关羽,是三国时代最深入人心的英雄人物之一。尤其在清代以后,关羽的“人设”更加符合儒家的忠...
原创 此... 此人写了一封信,朱元璋收到一看,最后当6了皇帝 文│小先生 说起朱元璋,大家都不陌生,他父母哥哥活活...
原创 北...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南北朝时期的有为帝王几乎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对后世影响...
一座“谷”的追光史 一座“谷”的追光史 半月谈记者 王自宸 30多年前,中国光谷腹地关东街还是一片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
原创 荀... 东汉末年,有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不愿意汉王朝的灭亡,因此出山为诸侯出谋划策,让其辅佐朝廷,不断壮大...
原创 评... 东汉未年群雄逐鹿,当时最有名的刀法是刀祖宗蔡阳的连三刀和偃月刀。关羽杀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其春秋刀...
原创 普...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至今已有30年的时间,苏联的解体对俄罗斯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
原创 左... 导语:自从1840年 鸦片战争 后,中国就被迫打开了国门,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在满清政府...
原创 如... 明朝灭亡与兴盛,岂能寄托在魏忠贤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太监身上?既便是三国诸葛亮、姜维这样的智慧型的人物...
原创 世... 提起秦始皇,一直以来都是毁誉参半。称赞他的人,说他结束了春秋战国的纷争乱世,建立了一统天下的帝国,对...
原创 春... 《荀子·礼论》中说“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各式各样的青铜器装饰造型不仅能提供视觉上美的享...
《仰韶时代》《何以华夏》在三门... 10月14日,《仰韶时代》《何以华夏》新书发布会暨仰韶文化研究成果活化利用研讨会在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
实验复原失传的甲骨占卜术(了不... □本报记者 张体义 见习记者 刘曈 3000多年前的商代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制作刻辞甲骨?他们又是如何利...
原创 她... 从万隆会议上的据理力争,到现在华婉莹如何如何,我们的外交事业不仅越来越好,而且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
原创 水... 水浒传中,北宋朝廷之中有四大奸臣,分别是高俅、童贯、蔡京和杨戬,其中大家最熟悉的便是高俅。高俅原本是...
非洲国家计划建立自己的能源银行 面对西方金融机构越来越大的压力,非洲国家正计划为石油和天然气项目推出自己的融资工具,以放弃这些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