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失败的三种原因,对照自己,可以少犯很多低级的错误
迪丽瓦拉
2024-12-06 02:02:42
0

原标题:朱允炆失败的三种原因,对照自己,可以少犯很多低级的错误

朱允炆着急的削藩,犯了哪些错误,导致他最后功败垂成?

首先,朱允炆不应该在自己刚上台的时候就开始削藩,这一点是急功近利!

朱允炆的皇位是朱元璋传给他的,从正宗方面来说,没有人可以推倒这个说法。朱允炆也正可以此来加大力度稳固自己的统治,毕竟朱元璋认可的人,不见得别人也是认可的。

朱允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抚住自己的几个叔叔,让自己的实力一点点变大,皇权进一步得到稳固,自己身边的人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外敌,选拔人才,这才是最关键的。

可是,朱允炆可不这么想,他认为的是自己是朱元璋亲自扶上位的,自己是最正宗的皇位继承人,所有人都得认可自己,那些对自己有威胁的,尽可除掉。一年之内除掉了5个藩王,这速度,恐怕朱允炆自己都在暗自高兴,没有一个人能够和他斗的。

或许真的是骄兵必败的原因,在处理了5个藩王之后,朝廷的军队似乎对于自己的实力很是有信心,此事也从侧面给了朱允炆信心,急功近利也就是如此吧!

地位不稳的情况,就像是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孩子,直接想跑,虽然刚开始确实能够有种不一样的感觉,但是后来就是根基不稳,必然会摔倒的。

其次,朱允炆不应该过分地相信自己的那几个亲戚,依赖性太大,没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

第一个原因说的就是朱允炆太急功近利,原因无外乎就是有几个跟随他的臣子,特别是几个叔叔,还有一个亲戚李景隆。

朱允炆充足的自信心,真的是给了他的那些亲戚足够的后盾力量,这其中他最相信的就是李景隆了,作为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的身份也是足够显赫的,就是这样一个人,朱允炆待他如心腹,就是在他率领50万大军攻击1万人驻守的北平的时候失败了,朱允炆都没有把他怎么样,可想而知其信任程度。

另外一个就是大老远来助威的谷王朱橞,一心认为是朱允炆必然获胜,想要和朱允炆同仇敌忾,以后得更多的好处,也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了。不过没有想到的是,朱允炆对于这两个人的想法丝毫没有防范,认为这两个人就是自己的忠实粉丝,绝对不会背叛自己。这种极度的信任方式,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没有做好防范的朱允炆,对于两人的认知都只是看的表面,这种皇帝也难怪这两个人会放水了。在朱棣即将攻进南京城的时候,李景隆和谷王把金川门打开了,那到最后可以抵抗朱棣的防线彻底崩溃,如果朱允炆知道了自己的死,就是被这样两个人葬送的不知道会作何感想,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天真。

在现在这个社会上,我们不能说每一个人都是不能相信的,而是要在这件事情上多留一个心眼,这是没有坏处的。如果出来之后,不对任何人设防,那么当遇到坏人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或许都不能得到保证。对待别人不是不相信,而是要保证自己的安全,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朱允炆在自己的身上没有看到和朱棣的差距,过分的自大导致被朱棣欺骗。

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朱棣这个老谋深算的人在这一点上,比这个年轻的侄子不知道要强多少。

朱允炆过分的自大,主要表现在自己身份地位上,特别是朱元璋的直接传位,让他更是不把自己的各位叔叔放在眼里,其实最真实的想法就是:“我才是正宗的即位之人,如果有谁敢造反,凭借着自己手里的权力,不管是谁都可以把他给扼杀在摇篮里。”

这一点刚开始的朱棣也是很清楚的,因此,朱棣处心积虑的表现自己的错误,不堪的一面,好让这个年轻人对自己丧失防备之心。于是朱棣装疯卖傻,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朱棣这一招还真好使,年轻的朱允炆还真的相信了。本来手里有朱棣的三个儿子,朱允炆可以说是稳操胜券的,但是朱允炆却硬生生的把这一手好牌给打烂了,竟然真的相信朱棣的谎话,把他的三个儿子全都给放了。朱棣从此再无后顾之忧,一门心思的和朱允炆杠上了,结果更是显而易见。

别人都说,姜还是老的辣,还是很有水平的,这一点在现实中,我们应该也注意一点,为什么这样说呢?

尽管我们不能完全按照老人的想法做事,但是老人的有些经历,真的是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如果真的太自以为是,总是认为自己就是最厉害的那个人,对于别人的话置若罔闻,那么结果也只有一个后悔都来不及。

这些错误在现在我们看来,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当时在那个消息相对闭塞的年代,朱允炆似乎对外界的一切认知都来自于身边的人的描述,盲目的偏听偏信,最终导致自己一败涂地。从朱允炆的经历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自己,在现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是不是盲目,是不是有分辨事情对错,好坏的能力,有没有认真的去听取别人的建议,有没有对自己做一个自我认知的调查,我相信只要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去改变这些,那么就一定能做好很多事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战... 在河南的一个村子里,深夜的一声巨响打破了村庄的平静。天亮之后村民们发现村外的土坡上多了很多深不见底的...
原创 诸... 刘禅是有争议的,近年来大量的人物,有人认为他仍然稳坐国诸葛亮去世后的30年,这是他的能力表现,但也反...
原创 太... 太平天国:16岁的少年石达开,为什么会被洪秀全冯云山看重 说起石达开来,估计大家都很熟悉了,他在中...
原创 长... 常言道: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关于长津湖,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招招决策准确无误;电影的胜利,离不开一众...
原创 诸... 简而言之,就是这三人把刘禅给惹急眼了。 提到后主刘禅,对他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个无能...
原创 建... 粟裕 作为十大将军之首,其出色的作战方略和作战能力,赢得所有人的佩服和赞叹,他几乎是 战无不胜 ,就...
原创 向... 刘备在拜访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时候,司马徽便向刘备举荐了自己的两个学生,诸葛亮和庞统。而诸葛亮和庞统也没...
浙江下汤遗址发现40年 揭开万... 中新网台州10月27日电(曹丹)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225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
原创 子... 因为明人罗贯中笔下的一部不朽的巨著,三国这个夹在汉晋之间、存续不过60年的分裂乱世,成了令无数后人心...
原创 他... 一个具有天才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司汤达 袁隆平解决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有一...
原创 三... 三国有两个姓吕的武将,都刷新了历史记录。 一个就是三国武力排行榜上居第一位的吕布吕奉先。“人中吕布,...
原创 曹... 我们都知道曹操有25个儿子,而这25个儿子也并非都被曹操看重,很多都是曹操和妾所生,地位不高,真正有...
原创 汲... “重读史记”第一季 第四十一期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今天这...
原创 夷... 自古名将用兵,打胜仗之后,趁胜追击不是难事。而千难如难的,就是在交战不利之际如何指挥全军有序撤退,能...
原创 秦... 众所周知,司马迁的史记在历史上非常重要,其中洋洋洒洒的文字,确实点出了中华历史之变迁,看破了王朝更迭...
原创 三... 所谓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然而,在蜀国后期的名将中,还真排不上廖化。在名将凋零的后三国时期,蜀国有...
原创 剑... 导读:在《剑来》中,有不少人物能找到相对应的历史原型: 1. 齐静春:有观点认为他的原型是苏东坡。...
原创 中... 报纸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载体,在社会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如今大众更加倾向于在网络之...
原创 朱... 作为中华五千年封建历史中的第二位平民皇帝,朱元璋凭着一众英勇奋战不畏死的武将,加之善谋天下,智慧无双...
原创 左... 1881年10月,晚清名臣左宗棠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 当时,两江总督管辖的范围包括江苏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