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
作为十大将军之首,其出色的作战方略和作战能力,赢得所有人的佩服和赞叹,他几乎是
战无不胜
,就连
毛主席对于他的军事能力都连连夸赞,佩服有加。
但
一个人的能力越强,责任也就越大。
粟裕杰出的军事能力被毛主席看重,安排了他指导了许多重要的战役,他也从不辜负每个人的期望,几乎次次都会胜利。付出总会有回报。军衔制恢复后,粟裕被授予了上将的称号。
但
建国后,粟裕的仕途开始变得坎坷
了。粟裕逐渐被卷入了许多不好的事情之中,并且粟裕由于这些事情还被降职。粟裕被如此的对待,内心觉得非常的不服气,最后陈康向粟裕道出了值得人们深思的事实。
一、谦虚和蔼的粟裕
粟裕在战场的英姿飒爽
的模样以及
指导战争时
的
果断坚决
的眼神令将士们都十分的敬佩不已。这样的才能有种使人觉得粟裕是有名的军校毕业的错觉。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粟裕在年少时只接受过普通的教育,而他的
军事才能
是从小在学校参加各种活动所
逐渐积累起来
的。在参军的过程中,他也是逐步从小将士做到大将军的。
粟裕
就像登山一样,一步一步的往上攀爬,
经历过重重的困难之后
,粟裕终于
到达了顶峰
。
拥有这样的成就应该每一个人都会很开心,但粟裕却不是这样的。
粟裕
在做了大将军之后,对待自己的士兵依旧十分的
和蔼,谦逊,
没有一点点高高在上的样子。因此士兵们就更加的信服尊重他了。
粟裕一心为国,在对待名利的事情上总是处于非常淡然的态度。
在淮海战役中,粟裕提出了自己的作战方略,所以毛主席准备任命粟裕为这场战役的指导人,但粟裕却极力推荐陈毅作为此战役的指导人,而自己甘愿接受陈毅的领导。
粟裕
对待士兵
谦逊有理
,
淡泊名利
,总是
一心想着为国争光
,想着
建功立业
,想着怎样才能取得最终战争的胜利。他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利益完全置之度外。也正应为如此,粟裕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士兵尊敬他,百姓爱戴他,领导们相信他。
二、仕途不顺
粟裕的能力,使得他一步步的得到晋升,责任也越来越重。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成为了军队的总参谋长,对我国的国防体系进行了建设。而参与国防建设的还有彭德怀元帅。
军事部署和战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想法
,所以对于同一个战事,每个指挥员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因此
领导人之间难免会起争执
。就像彭德怀元帅和粟裕在国防建设上有不一样的意见一样。
对于
国防建设粟裕
认为应该
预留一部分的军队
,不受军区的编制,但接受军区的管理。这些军队随时接受调令,以防遇到不测的时候能够得到支援。而
彭德怀元帅
却认为应该将所有的
军队统一起来管理
,等到真的遇有不测是在抽调部队即可,不需要那么的麻烦。
为此
彭德怀和粟裕起了争执,而两人之间也产生了一些矛盾。
但这次的摩擦只是一个小火花而已,接下来的事情就像一个催化剂一样,使得这团小火花愈加的旺盛了。
粟裕被任命为总参谋,他的职责就是管理参谋部,而彭德怀作为国防部的部长,他的职责是管理国防部的一切事宜。两部门之间拥有着很多的联系。所以
粟裕便提出要将两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
,
两部门的人也不可以越界管理各部门的人。
而
彭德怀却认为应该将对外所有的一切事情都归国防部所管理。
就这样两人在职责分界的事情中又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而这些矛盾也造成了粟裕的地位在逐渐的下降。
粟裕与军中的领导人有了矛盾和意见后,粟裕所提出的有些军事建议都不怎么被采纳了。
不久之后,共产党对教条主义进行了批判,而粟裕却被卷入了其中。
由于粟裕的性格强硬,不愿说假话,所以这使得他的自身处境更加的危险了。
粟裕的性格使得他不断的在教条主义中遭受打压
,很快他便被
免去了总参谋的职位,
还被调遣到了研究室中工作。遭受了这种种的一切,粟裕有些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全心全意的为国家服务,可建国之后,自己的仕途总是屡遭不顺,处处受阻。
三、疑虑解答坚守本心
粟裕面临着自己仕途的不顺,感到非常的疑虑和痛心
。但没有人能够告诉他真正的原因到底在哪里。直到陈康的一句话彻底的点醒了身处混沌的粟裕。
陈康对粟裕说:“从古至今,最不受人待见的人有两种人,一种是说话
做事实事求是的人
,他们不愿意阿谀奉承别人,而让自己变得更好;另一种人是
对国家功劳很大的人”
。而这两种人的特点粟裕全部都具有,所以粟裕被不待见可能只是迟早的事情。
粟裕听了陈康的话,终于顿时恍然大悟。新中国明明已经成立,按道理自己的
生活本应该安安稳稳的
,但自己的
仕途却越来越艰难
,一直处于被打压的状态,自己也一直处于低谷。
长时间困扰自己的谜团终于被解开了,粟裕也接受了这个现实。但
粟裕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
他依然坚守自己的本心,依旧是固执倔强的性格;依旧对待任何事情都实事求是,从不阿谀奉承别人;依旧一心一意的报效国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面对这样的粟裕,很多人包括他的妻子都劝说他要改变一下自己的这种性格,但
粟裕
却从来都不听,
依旧“我行我素”的坚持自己的选择,
跟随自己的心,提出自己的意见,倾尽自己的所有来报效国家。
总结
粟裕对新中国的成立是功不可没的。
在抗战期间,粟裕凭借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为国家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为新中国收复了一块又一块的失地。军衔制恢复后,他被封为了上将,而这也是他理所应当所应该得到的。
粟裕在受到打压之后,也依旧不忘初心,尽心尽力的为祖国服务。
即使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他依然会提出自己的意见,为祖国的发展出谋划策。即使粟裕在得到陈康的解答后,他也没有一丝丝的改变,所以他
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