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鹏程谈陈寅恪:学术配不上名气,论文考据都错了,何谈观点正确
迪丽瓦拉
2025-05-28 02:33:10
0

原标题:龚鹏程谈陈寅恪:学术配不上名气,论文考据都错了,何谈观点正确

无论在民国还是当代,陈寅恪所创作的文章,都有着极高的声誉。

他被称之为:“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

虽然声誉颇多,但在当代学者龚鹏程看来,陈寅恪有些文章存在着根本性的错误。当然,他也承认,陈寅恪的文章瑕不掩瑜,依旧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一、声名在外,但学问站不住

陈寅恪是一个很奇特的人。

他的博学好古和际遇,不管是行内还是行外的人,都很崇敬他。

但龚鹏程认为,陈寅恪与王国维和梁任公并肩,都被誉为国学大师,并非因为他的学识,而是偶然因素。

他的名声赫赫,但名声并不代表学问。

在龚鹏程眼中,陈寅恪的名声很好,但他的学问,似乎和他的名声不太匹配。比如,虽然陈寅恪称自己会几十种语言,但并没有将这种能力,很多地用在学术上。

偶尔,他用梵文去研究中古的史料,也只是迹近附会,没有什么大的突破。

除此以外,龚鹏程还找出了陈寅恪文章中的根本性错误。

举个例子,陈寅恪研究的主要是中外文化交通史、南北朝和隋唐史。陈寅恪中年时,在这个领域创作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有关史学的专业著作。

而这些东西,是很偏的东西。在龚鹏程看来,这些作品都是很不错的专业之作。但后来,陈寅恪又创作了,在史学专业里都十分冷门的《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

冷僻之中,再寻冷僻,出了错,便也无人知晓。

就是这些作品里的议论和考据,给陈寅恪奠定了学术地位。

而龚鹏程,则在这里发现了很多根本性的错误,根本经不起推敲。

二、结论考据,都经不起推敲

在学术研究方法上,陈寅恪是一个考证派。所谓的考证派,即只能意识到问题,但解决不了问题。

根据龚鹏程的观点,陈寅恪的唐史研究里,错误的论证是最多的。

如他考证《长恨歌》时,说应该把白居易的诗和陈鸿的传结合,并使其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在考证唐传奇时,说它的的鼎盛时期是进士温卷所引起的;又还比如,他把唐人小说和古文运动扯上了关系等等。

而这些,都经不起推敲。

因为陈寅恪的名气,这些观点都深深影响了后人。

龚鹏程还指出,陈寅恪的名作《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中,考证的黄巾之源,也有犯了根本性的错误。

在这篇文章里,陈寅恪把南北朝里所有信奉道教的人,都当作了天师道徒,还把道教的活动都放到了滨海地区去了。而他忽略的是,南北朝时天师道里,还包含了许多道教派别,许多滨海地区外的地方也在兴起道教。

结论考据是学术文章的根本,是文章的主心骨。

因此,学术研究最忌讳的就是考据的错误。

如果犯了这些错误,文章就好比一个大大的笑话,更不要谈论这篇文章的价值。

三、瑕不掩瑜,依旧很有价值

当然,龚鹏程虽然指出了陈寅恪文章的错误,但还是极大地肯定了他学术文章所蕴含的价值。

即便《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这篇文章里,各种考据都是错的,但是陈寅恪用了一种文化地理学的方法,结合“滨海地域”的地理因素,对南北朝许多道教信仰和活动现象进行了探索,具有启示意义。

那时的学者,也喜欢引经据典、有理有据,但却没有用处,索然无味。

与这些学者相比,陈寅恪是不同的。虽然他很多议论考据都错了,但是他的文章很有开拓性和启发性,具有很高的价值。

龚鹏程最赞赏陈寅恪的地方,是他选题奇锐,考证巧妙。

陈寅恪做的学问冷僻,与古往今来所主要研究的思想渊源、宗教变迁等内容并不相同。但正因为如此,他的创新才被人们所关注。

可以说,陈寅恪瑕不掩瑜,在教育后人方面具有很大的贡献。

所以,龚鹏程指出了陈寅恪文章的根本性错误,但也肯定了他的价值。

这看似处于两个极端的评价,其实一点也不矛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汉献帝退位后,为何将2个女儿献... 原标题:汉献帝退位后,为何将2个女儿献给曹丕?你看曹丕登基时说了什么 东汉末...
三国中他最反复无常, 诸葛亮对... 原标题:三国中他最反复无常, 诸葛亮对其束手无策, 最终被司马懿一剑封喉 三国...
关羽过五关所斩杀的六将中,谁的... 原标题:关羽过五关所斩杀的六将中,谁的武艺最高,在演义中属什么水平? 明清时期...
姑姑是萧燕燕,舅舅是韩德让,一... 原标题:姑姑是萧燕燕,舅舅是韩德让,一把好牌却打烂的齐天皇后萧菩萨哥 在中国古...
曹操的艰难“发家史”,每一步都... 原标题:曹操的艰难“发家史”,每一步都非常不易,根本没有“开局很顺” 总的来...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被汉武帝处以宫... 原标题: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被汉武帝处以宫刑?格局小了!这才是真正原因 哈喽,大家...
一片甲骨惊世界:一百多年前,他... 原标题:一片甲骨惊世界:一百多年前,他们发现了甲骨文 2017年11月,联合国...
曹操墓里到底埋了什么?一个枕头... 原标题:曹操墓里到底埋了什么?一个枕头,二件兵器,三具头骨 核心提示:它...
三国四大用刀高手,全部来自蜀国... 原标题:三国四大用刀高手,全部来自蜀国魏国,吴国一人也没有上榜 说起三国时期的...
秦朝是在何时正式统一了六国的文... 原标题:秦朝是在何时正式统一了六国的文字及货币? 秦朝是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国皇...
三国武将篇之五大黄金搭档,谁才... 原标题:三国武将篇之五大黄金搭档,谁才是第一组合! 三国中有很多名将,如蜀汉五...
三国最聪明的5个谋士,诸葛亮未... 原标题:三国最聪明的5个谋士,诸葛亮未能上榜,第一名可惜英年早逝! 东汉末年,...
大秦一统的奠基者——司马错 原标题:大秦一统的奠基者——司马错 秦国武功极盛,长平之战的白起,灭国大战的王...
“春秋第一影帝”郑厉公逃亡十七... 原标题:“春秋第一影帝”郑厉公逃亡十七年后成功复国的一代枭雄(上) 王者归来 ...
大秦帝国与六国必争之地,三晋命... 原标题:大秦帝国与六国必争之地,三晋命根子,引发中国史上最大规模战争 白起想与...
成年再读《田忌赛马》:孙膑计谋... 原标题:成年再读《田忌赛马》:孙膑计谋真又蠢又坏,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 《田忌赛...
台湾省七贤帮,因为对抗太阳会,... 原标题:台湾省七贤帮,因为对抗太阳会,与西北帮组成后羿联盟 关于港澳台湾的帮派...
连续两位首相失去战略高度,大英... 原标题:连续两位首相失去战略高度,大英帝国也因此失去了世界霸权 英国挟着制度创...
古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日三餐?从... 原标题:古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日三餐?从一个孱弱的王朝开始 我们现在都是一日三餐...
他是秦国统一的最后一位奠基人,... 原标题:他是秦国统一的最后一位奠基人,十年呕心沥血,却以一杯毒酒退场 正当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