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鹏程谈陈寅恪:学术配不上名气,论文考据都错了,何谈观点正确
迪丽瓦拉
2025-05-28 02:33:10
0

原标题:龚鹏程谈陈寅恪:学术配不上名气,论文考据都错了,何谈观点正确

无论在民国还是当代,陈寅恪所创作的文章,都有着极高的声誉。

他被称之为:“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

虽然声誉颇多,但在当代学者龚鹏程看来,陈寅恪有些文章存在着根本性的错误。当然,他也承认,陈寅恪的文章瑕不掩瑜,依旧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一、声名在外,但学问站不住

陈寅恪是一个很奇特的人。

他的博学好古和际遇,不管是行内还是行外的人,都很崇敬他。

但龚鹏程认为,陈寅恪与王国维和梁任公并肩,都被誉为国学大师,并非因为他的学识,而是偶然因素。

他的名声赫赫,但名声并不代表学问。

在龚鹏程眼中,陈寅恪的名声很好,但他的学问,似乎和他的名声不太匹配。比如,虽然陈寅恪称自己会几十种语言,但并没有将这种能力,很多地用在学术上。

偶尔,他用梵文去研究中古的史料,也只是迹近附会,没有什么大的突破。

除此以外,龚鹏程还找出了陈寅恪文章中的根本性错误。

举个例子,陈寅恪研究的主要是中外文化交通史、南北朝和隋唐史。陈寅恪中年时,在这个领域创作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有关史学的专业著作。

而这些东西,是很偏的东西。在龚鹏程看来,这些作品都是很不错的专业之作。但后来,陈寅恪又创作了,在史学专业里都十分冷门的《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

冷僻之中,再寻冷僻,出了错,便也无人知晓。

就是这些作品里的议论和考据,给陈寅恪奠定了学术地位。

而龚鹏程,则在这里发现了很多根本性的错误,根本经不起推敲。

二、结论考据,都经不起推敲

在学术研究方法上,陈寅恪是一个考证派。所谓的考证派,即只能意识到问题,但解决不了问题。

根据龚鹏程的观点,陈寅恪的唐史研究里,错误的论证是最多的。

如他考证《长恨歌》时,说应该把白居易的诗和陈鸿的传结合,并使其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在考证唐传奇时,说它的的鼎盛时期是进士温卷所引起的;又还比如,他把唐人小说和古文运动扯上了关系等等。

而这些,都经不起推敲。

因为陈寅恪的名气,这些观点都深深影响了后人。

龚鹏程还指出,陈寅恪的名作《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中,考证的黄巾之源,也有犯了根本性的错误。

在这篇文章里,陈寅恪把南北朝里所有信奉道教的人,都当作了天师道徒,还把道教的活动都放到了滨海地区去了。而他忽略的是,南北朝时天师道里,还包含了许多道教派别,许多滨海地区外的地方也在兴起道教。

结论考据是学术文章的根本,是文章的主心骨。

因此,学术研究最忌讳的就是考据的错误。

如果犯了这些错误,文章就好比一个大大的笑话,更不要谈论这篇文章的价值。

三、瑕不掩瑜,依旧很有价值

当然,龚鹏程虽然指出了陈寅恪文章的错误,但还是极大地肯定了他学术文章所蕴含的价值。

即便《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这篇文章里,各种考据都是错的,但是陈寅恪用了一种文化地理学的方法,结合“滨海地域”的地理因素,对南北朝许多道教信仰和活动现象进行了探索,具有启示意义。

那时的学者,也喜欢引经据典、有理有据,但却没有用处,索然无味。

与这些学者相比,陈寅恪是不同的。虽然他很多议论考据都错了,但是他的文章很有开拓性和启发性,具有很高的价值。

龚鹏程最赞赏陈寅恪的地方,是他选题奇锐,考证巧妙。

陈寅恪做的学问冷僻,与古往今来所主要研究的思想渊源、宗教变迁等内容并不相同。但正因为如此,他的创新才被人们所关注。

可以说,陈寅恪瑕不掩瑜,在教育后人方面具有很大的贡献。

所以,龚鹏程指出了陈寅恪文章的根本性错误,但也肯定了他的价值。

这看似处于两个极端的评价,其实一点也不矛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秦王嬴政最终能够统一六国,除了自身的雄才伟略之外,自然也离不开手下一众马仔们的不懈努力,根据史书记载...
原创 溥...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彻底的打破了封建制度,革新的一个时代,然而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有史以...
原创 如... 岳飞和宋江差了三十几岁,就算宋江没被毒死,岳飞出道的时候,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们也老了,肯定不是岳家军...
原创 父... 康熙帝是很多人喜欢看满清古装剧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康熙帝是整个清朝里为数不多的英明皇帝,其个人魅力是比...
原创 此... 曹操手下有一员大将,是个非常忠于曹操的人,此人便是庞德,庞德早年跟随马超,后辗转跟张鲁投降于曹操的麾...
原创 正... 东汉末年,《三国志》里深刻介绍了刘备的身世。虽然刘备出生在汉朝皇室,但他出生后已经是家道中落的时候了...
原创 三... 三国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其中的故事人物早已深入人心,比如提起美女,大家自然会想到貂蝉,提起忠义...
寻人!65年前的日记主人,你在...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周欣怡 记者 陈素萍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浙江工业大学71周年校庆...
原创 历... 关于黑奴的历史,中国的历史上有关于他们的记载,最早追溯到唐朝的昆仑奴。那个时候他们相当于奴隶一样,被...
黄河流域中小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学... 10月16日,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流域中小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佳县开幕。本次研讨会由陕...
原创 她... 很多革命英雄志士,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对这些劳苦功高的建国功臣给予最高荣誉,我军在195...
原创 为... 标题:刘邦的“狐朋狗友”:治国大才的秘密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智慧,成功地建立...
【地评线】桂声网评:用信仰信念...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90年来,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
原创 日... 这是一个让整个中华民族都热泪盈眶的日子。当天中午,整个华夏大地锣鼓喧天,无数国人纷纷涌上街头互相道喜...
一眼看去如同荒山一样,西夏王陵... 标题:一眼看去如同荒山一样,西夏王陵为何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在广袤无垠的西北黄土高原上,有一处...
原创 司... 司马懿在现在的风评很差。而实际上他并没有干什么很脏乱的事情,最多也就是杀了曹爽,之前也没什么污点,弑...
从“护林人”到“护营人” 本报记者 孟海鹰 门杰伟 细雨绵绵密密地下着,在吉林省桦甸市龙岗山脉的密林深处,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纪...
原创 清... 图为一组拍摄于1887年的清朝武汉老照片,这些时隔百年的影像不但记录了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亦是可以一...
原创 真... 蔺相如在很长时间,都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吏。在完璧归赵和绳池会之后,赵王见其表现突出,为自己挽回了面子...
原创 北... 对于北宋的精锐部队,世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家军,当时,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