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名臣书法造诣竟然如此之高,堪称一代大书法家
迪丽瓦拉
2025-05-28 02:33:34
0

原标题:晚清四大名臣书法造诣竟然如此之高,堪称一代大书法家

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是晚清四大名臣,也是洋务运动的首领,他们是近现代化的创始人,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透过历史的面纱,是非功过任凭说,但是他们本人都是有相当高的文化造诣的,有的堪称当时学霸中的学霸,他们的文化造诣和书法水平相当之高,拿到现代都能堪称一代书法家。我们来欣赏下他们的书法。

李鸿章的字应属赵体,又有宋代苏黄风格。

李鸿章的书法端庄中有灵动,用笔按提有序、丰腴厚重,结体内敛有致、疏密井然,笔墨酣畅淋漓,有欧、颜遗风。

曾国藩的楷书劲健刚拔,笔风承唐继宋明,刚柔相济。他的小楷与小行书是整个清代的典范。

曾国藩在书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为他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掩盖。曾国藩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曾国藩一生勤勉于书法创作,他的书法既继承古典又能做到创新时尚。

左宗棠身为武将,兼通文墨,擅书法,崇碑版,篆、隶、行、草兼善,笔力雄健,风格豪迈,楹联作品流传颇多,为时人所爱。

左宗棠以他收复新疆的巨大功绩而名垂青史。其书风沉着激迈,文辞通畅,瘦劲的笔致、清峭的结字和疏朗的布局,依稀透露出一种踌躇满志的盛气。

张之洞书法学苏东坡,善用侧锋,然有其横肆而无其敦,书风沉着激迈,文辞通畅,瘦劲的笔致、清峭的结字和疏朗的布局,依稀透露出一种踌躇满志的盛气。

张之洞,他的大贡献是创办了一系列的学校,培育了大量的人才,改了中国后面几十年的进程。著名的院校有,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湖北农务学堂)、中国第一个幼儿园(湖北武昌幼稚园)、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湖北工艺学堂)等。另外张之洞还举办了中国最早的重工业,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和铁路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别忘了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可以让您方便地查看未来更多类似的文章,还能与我们...
原创 他... 李德生:从战场到国家领导岗位的快速晋升之路 在中国开国将帅中,有几位将领的晋升速度远超同期的中将、...
原创 南... 蔡廷锴在历史上有着复杂的身份转变,尤其是在南昌起义时,他选择背叛革命,投靠蒋介石,这让他成为了争议人...
原创 慈... 随着平台更新,新增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播放时,您只需要等待5秒钟,接着点击右上角的“X”按钮关闭广...
原创 秦... 秦始皇为何将自称从“寡人”改为“朕”,这个问题乍一看似乎简单,实则大有深意。若我们细细品味“朕”字的...
原创 霍... 篮球评论员霍楠近日接受媒体专访,期间被问及CBA现役球员各位置最佳人选。霍楠表示问题“问得好”,并条...
原创 杨...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订阅”,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郭... 清朝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是道光帝第七子的长孙。由于光绪帝没有子嗣,朝廷便从“溥”字辈中挑选一人作为继...
斯大林是怎样的人?在屠杀苏联人... 斯大林:苏联的成就与阴影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中一位极具争议的领导人。他带领苏联实现了工业化的飞跃,使...
原创 洪... 洪学智在晚年时,对自己曾经在四平市的任职和工作充满了遗憾。他渴望亲自前往战役纪念馆,缅怀历史、缅怀先...
原创 华... 美国的独立宣言上写着:“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一度被视为美国的象征,象征着自由和平等。然而,历史却显...
原创 好... 一位昏君,成就大明盛世:朱载坖的短暂一生与伟大功绩 公元1572年,明穆宗朱载坖在位仅六年便因身体...
原创 李... 636年6月,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在太极宫病逝,享年36岁。长孙皇后在短短的36年人生中...
原创 刘... 刘备的“永安托孤”事件,是三国历史中一个广为人知的话题。其关键在于刘备临终时对诸葛亮说的那句“如其不...
原创 洪... 洪学智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位杰出的革命战士,他在革命初期就加入了红军,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为革命的胜利付...
原创 7... 在一个安静的村庄里,住着一位75岁的安徽老农,他靠种田为生,过着平凡的日子。这个普通的生活,因一个历...
原创 全... 最近我翻到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资深记者戴维·林奇的新书《世界最糟的赌注:全球化豪赌如何失控(及如何重...
原创 赵... 岳飞,这位宋朝的民族英雄,从小便在母亲的背上刻下了“精忠报国”的字,他一生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岳飞...
原创 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每当重要人物去世时,都会根据他们的贡献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在讣告、悼词或相关...
原创 古... “这场革命或许像一个西瓜,越切越红。” 这是美国一位企业家在古巴革命胜利后不久的感慨。当时,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