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自建国至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宣布退位共计296年,虽说有着将近三百年的历史,
但其实,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满清就不再是一个气象鸿运的天国王朝了。
到清代末期,各国列强、各地军阀、包括各路民主革命力量的彼此较量,早已使时代的浪潮风起云涌,那个曾经自诩“天朝上国”的大清朝,早已被搅得天翻地覆。
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宫廷中的人,注定要经历一些多舛的命运。
溥仪是这样,那些末代格格亦是这样,溥仪的三妹韫颖格格,甚至到了流落街头的地步。
乱世之际,显赫身世
爱新觉罗·韫颖,字蕊秀,溥仪亲取号为“秉颢”,出生于1913年,正是清朝覆灭的第二年。
但溥仪退位后,虽说从龙椅上退了下来,但从前的这些宫廷中人,依旧保持着以往的王室生活作风。似乎并未受战乱影响,
在一片祥和的假象下,夜夜笙歌。
韫颖作为溥仪最喜爱的三妹
,摄政王载沣的爱女,从小在溥仪身边长大,乖巧可爱,甚得人心。
没落的富贵气象下,她过的依旧是锦衣玉食般的生活。
王朝虽然覆灭,但封建观念还根深蒂固的人们依然对紫禁城保持着敬仰,仿佛那张龙椅上坐着的仍然是他们的皇帝。
年岁还小的格格,自然不懂什么兵乱、什么政变,她依然是一个众星捧月的小公主,是深宫中众人敬拜的三格格。
因为和溥仪是同母胞妹,溥仪对她格外疼爱也格外照顾,身边自然不缺人侍候,据说,小格格的乳母便有三位,一餐费用更是抵上了贫民百姓几年的花销。
极致的荣华富贵、尊容安闲应该也就如此了吧。
被迫出宫,紫禁城再难容身
童年时期,她成长于宫廷与王府,
众星拱辰,是人们疼的、爱的、敬的三格格。
但再不复当年繁荣盛气的王室贵族,怎能一直无忧无虑、华衣美食下去呢。
1
924年11月,战乱最终打破了贵族们的闲致富贵的生活。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西北军阀首领冯玉祥控制了北京城,在一纸《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的掩盖下,将溥仪一众人等逼出了紫禁城。
溥仪出京后,迁至天津张彪所建的豪华宅院张园,韫颖亦随兄长搬至天津。此时的韫颖还只有11岁。
在天津,因有前大臣张彪的侍奉和溥仪的照顾,韫颖的这段时期还算顺遂,她和兄姐几人一起学习日文,接受到了一些西式教育,还会经常和兄弟姐妹们一起打羽毛球等。
只是承载她所有童年美好与安逸的紫禁城,再无她的容身之地了。
嫁与良人,却从此开始颠沛流离
1931年,溥仪在日方的保护与监视下悄悄潜伏东北长春,着手建立伪满洲国事宜。韫颖只好跟随哥哥,随即也来到了伪满洲国。
此时的韫颖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温文尔雅,秀丽美艳,还经常被称为最美格格。疼爱他的哥哥开始留意起她的婚姻大事。
婉容的弟弟润麒正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郭布罗·润麒,满洲正白旗人,皇后婉容之弟、前清大臣荣源第二子,自婉容进宫与溥仪成婚后,便进宫做了陪读,之后大半生追随溥仪,
出身尊贵,也信赖得过。
于是韫颖19岁时,由哥哥溥仪指婚嫁于润麒。
不久,韫颖与润麒在长春,即当时伪满洲国的首都新京举行婚礼。两人虽是家人做主订亲,
却是十分恩爱,可谓得一良人。
然而,新婚燕尔,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受日本人控制的溥仪指派润麒赴日本武校留学,学习骑兵科。
作为妻子,韫颖随同丈夫一同前往日本,开始了漂泊异国他乡的生活。
在日本的生活,韫颖过得并不舒心。
据她寄给哥哥溥仪的信件中介绍,她与丈夫刚到达日本,便被日本皇室包围,要其担任妇女会名誉会长,且皇室“邀”她每天到寓所教授皇室女眷中文。
原来,这趟留学之旅,竟是来做日本的人质。在日本的“接待“与安排下,韫颖被变相监禁和监视,颇受束缚。
重回故国,却流落街头
在经过两年监禁般的生活之后,
1933年,韫颖及丈夫终于得到一个探亲的机会,这才得以重新回到故国。
回到新京后,韫颖坚决不肯再去日本,于是安排其丈夫在伪满洲国任职,韫颖亦在新京常住了一段时间,生下了她与润麒的三个儿女。
然而好景不长,战争局势已发生巨大变化,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抗击日军,不久,日本宣布投降。
日军战败,伪满洲国也不可能再存在。溥仪选择丢下此时已病弱疯癫的婉容,逃至大栗子沟,韫颖及丈夫随满洲皇室一同前往。
逃亡途中,韫颖及润麒走散,后溥仪与润麒被苏联红军逮捕,关押至苏联战犯管理所。
与丈夫失去联系的韫颖,从此没了依靠。1949年,北平解放,韫颖带着三个儿女与婆婆迁居北京,一家人艰辛度日。
这是她的故土,然而却早已物是人非,曾经她是这紫禁城的格格,如今,她不过是北京城中一个普通、辛苦的妇女。
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皇族小姐,如今要顶着不光彩的帽子,不得不向生活屈服。
为了赡养婆婆及三个孩子,还只有三十多岁的末代格格,
褪去了一身华衣,换上粗布麻衫,终得面对一地鸡毛与柴米油盐。迫于谋生,她不得不流落到在街头摆摊的地步。
得贵人相助,归于平凡
生活的转机发生在1954年,时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的章士钊无意间在旧书摊上看到了一本《满宫残照记》,里面收录的正有当年韫颖在日本写与哥哥的信。
通过这些文字,章士钊在她的信里认识到了一位可爱、有才气的女士,后经过与韫颖七叔载涛的联系,最终见到了这位正在街头叫卖香烟的前清公主,浸染在一片市井气中。
此时的她,叫金鑫秀。
了解到韫颖的困境后,章士钊决定帮助这位有才华的女子。他让韫颖写下了一封自述信,附带着自己的推荐信呈交给了毛主席,希望政府能给予帮助。
新政府本着人道主义,一向很关注清王室后人的生活,果然在阅信后,毛主席亲笔批示了“同意”二字,并在其自述信后留下了一句
“走进了人民群众,变成了一个有志气的人。”
这使韫颖备受感动与鼓舞。后来,在政府的安排下,开始参加街道工作,并获居民推荐,任职区政协委员。
1957年,在外漂泊十二年的润麒最终得以返回北京与妻儿团聚。再见时,时光千转蹉跎,夫妻久别重逢,对目泪眼中包含了千言万语。
回首这大半生,她这一路,半路富贵,半路流离。
好在自后,一家人归于普通而质朴的生活,在新时代的照耀下,平凡却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