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为什么没有活路?从逃亡之路与变法实质,揭开商鞅必死的真相
迪丽瓦拉
2025-05-28 04:03:00
0

原标题:商鞅为什么没有活路?从逃亡之路与变法实质,揭开商鞅必死的真相

秦孝公(前381~前338年)去世后,商鞅被秦惠文王嬴驷杀掉,给人的感觉后者在泄愤,导致后人一股脑把商鞅之死归咎到秦惠文王身上。

实际上,秦孝公虽是商鞅的伯乐,但本人已有除掉商鞅的打算,只是他不方便那样做,因为他《招贤书》上明明白白写着“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岂能出尔反尔!

显然,杀了商鞅等于失信于天下,势必影响人才流入秦国的热情,秦孝公本人也会背上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骂名。但是为了平抚因变法而引起人们的愤怒及抵触情绪,商鞅做个替罪羊再合适不过。因此,秦孝公临终前也不给商鞅安排任何后路,任其如一只羊扔到狼群那样身临险境。

继位的秦惠文王自然明白父亲的意图,更清楚弄死商鞅对于他收拢人心的重要意义,所以他需要立刻摆出个姿态给那些群情激愤的看。但是,秦惠文王也找不到杀商鞅的恰当理由,他也在意天下人的眼神,所以最后只能拿“私怨”来充当遮挡布。

什么是私怨呢?原来商鞅在推行新法时受到了太子嬴驷一党的阻挠破坏,为了让新法推行下去,商鞅杀鸡儆猴,割下了嬴驷老师公子虔的鼻子。以私怨报复商鞅有损秦惠文王的形象,但不损国家形象,不影响国家利益,所以秦惠文王的借口只是给公子虔报仇。当然,最后商鞅逃到郑县与秦军打了一场小规模的战争,正好又被安上了“谋反”的罪名。

商鞅对于自己的结局早有预料,于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出行时前呼后拥,他被上千卫队紧紧裹在中间。秦孝公去世,商鞅也没去吊丧,生怕自投罗网,而是在封地商於精心谋划逃跑路线。

商於之地位于秦、魏、楚三国交界,由商与於中两块地组成,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条状,共长约600里,东西两端若筑塞,南北倚山为险,可以自成一国。春秋争霸时期,楚晋都想占有这个地方,于是楚国在商修城,晋国在於中修城。后来,楚国都城被吴国攻破,秦国出兵助楚国打跑吴国,楚以商於之地答谢。从武关进入商於,然后能直达关中,可见其位置对于秦国的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商鞅在秦孝公去世三年前才得到商於之地,加上秦国限制其武装力量的滋长,所以三年下来商鞅自掏腰包只雇了千余人的卫队,还有就是从当地组织起了千余老弱病残士卒,七拼八凑起了二千多良莠不齐的私人武装。当时商鞅形同过街老鼠战战兢兢,这些力量足矣保证他的出行安全,若要固守商於或闯关守塞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求生是人之本能,商鞅不能在封地坐以待毙,否则直接就成了瓮中之鳖,但是他想出逃也是困难重重,不过他自信有逃出秦国的本领。

那么,商鞅如何规划逃跑路线呢?首先逃往楚国不可以,一是需要过秦军把守的武关,二是当时楚国与秦国关系比较密切,商鞅到楚国被遣返回秦国的可能性非常大;

其次是魏国也不愿意收留商鞅,商鞅已经派人到魏国通过气儿,得到了否定的答复,所以离商於比较近的魏城上洛也不能做选择。不过,魏国的态度透露出一点中立,这倒是给了商鞅一丝打擦边球的希望。

再则巴蜀也行不通,道路难走不说,还需经过楚境,而且那还是一个商鞅完全陌生的地方。

最后,商鞅决定来个冒险行动,用最快速度进入关中,然后进入崤函通道(当时还没修建函谷关,由魏国掌控),然后坐木筏走黄河水路,进入韩国。到了韩国后,如果不被接纳,那么再到别的国家。总之,商鞅认为,只要到了关东,他就成了出笼小鸟。

但是要想到达崤函通道最佳路线必须经过秦国的郑县,该城有五千守备,商鞅认为自己二千多人马可以应付,于是直接闯关。但在商鞅制定的战功爵位等级制度刺激下的秦军无比勇猛,商鞅的军队被打的四散溃逃,本人被杀,尸体被运到咸阳车裂。

商鞅为什么没有活路?

一、他不应该接受秦孝公的封地,因为秦国推行郡县制,不会允许诸侯林立的局面出现,所以商鞅那块进嘴的肥肉迟早要吐出来。纵观秦朝历史,凡是被封侯赐地的人都没有善终,商鞅、魏冉、范雎、吕不韦、嫪毐、白起等等,不一而足。

二、商鞅通过严刑峻法把老百姓转化成了战争奴隶,老百姓为了秦国这个战争机器的运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耗尽一生。所以,老百姓苦于战争,但被牢牢绑在战争上不能脱身,成了战争奴隶,而那个慰籍人心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就如毒品一样让人精神兴奋,又将人体摧残。因此,老百姓对始作俑者商鞅恨之入骨,这点在赵良劝告商鞅的话中得到印证。

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教之化民也深于命,民之效上也捷于令。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为教也。君又南面而称寡人,日绳秦之贵公子。——《史记?商君列传》

三,商鞅打烂了宗室贵族的金饭碗,让他们没有尊严地过活,这帮人最恨商鞅,也最有报复商鞅的资本。毋庸置疑的是,消弱贵族的积极意义在于加强了中央集权,避免了“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的场景在秦国上演。

结语:

从春秋争霸到列国争雄,秦国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尤其在咄咄逼人的魏国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到了秦孝公时,秦国的变法图强已经刻不容缓。

商鞅变法通过压榨老百姓,给秦国解决了兵源问题,使秦国的军事力量倍增,在与魏国在河西之地争夺中逐渐占了上风,并有了向东方扩张的原动力。

通过压制宗室贵族,将权力集中到君王手里,避免关键时刻被他们掣肘干扰,提高重大决策实话的效率。反观楚国一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楚国一直是一个没有凝聚力,外强中干,一盘散沙的局面。

但是,列国变法并不伤民,唯独商鞅变法将民变作奴隶,他的变法只有功利,不讲人情,所以他得善终的几率远远低于其他变法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在... 在古代的中国人的智慧是人惊叹的,他们也是非常的聪明,很多人可能以为古代的老百姓是愚蠢的,但是如果真是...
原创 硝... 曾有这么一群人,在14年的游击抗战岁月中,爬冰卧雪,坚忍不拔,用自己的鲜血成就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历经...
原创 曾... 曾国藩生于1811年(嘉庆十六年),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竹木载春秋 文脉承古今(推进文... 图①:云梦县博物馆。胡学军摄(人民视觉) 图②:云梦县博物馆展出的木牍家书。胡学军摄(人民视觉) 图...
原创 被... 日本的民众真的了解历史真相吗?曾经有一个日本网友提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为何中国人不原谅我们...
原创 司... 司马炎是西晋的开国皇帝,他借着司马懿等人打下的基础,篡夺了曹家的江山。当上皇帝以后,司马炎并没有赶尽...
元大都中轴线是如何产生的 宗春启 自从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后,赞美和介绍北京中轴线的文章层出不穷。如今,北京中轴线是全世界最长...
进博会上的非洲风情 | 聚焦进...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作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展会之一,已成为各国展示产品和加强国际合作的重...
原创 从... 天天通晓全球事日日遍读世界书 关注《王际凯》获取更多资讯 1917年1月,沙皇尼古拉二世统治俄罗...
原创 为... 为何苏联曾不惜成本,不计得失,大力援助中国工业化建设? 文|庆哥历史解析 我们都知道,中国并不是第一...
原创 宋... 宋江的一生,其实可以说有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修的文与武,卖与帝王家”,然后加官进爵、光宗耀祖。 可...
原创 咸... 晚清朝廷已经形同破败的枯木,似乎随时都会土崩瓦解。此刻的八旗子弟早没有当年入关时的英姿勃发,他们经过...
原创 龙... 前言 龙袍,是古代皇帝的朝服,同样也是皇帝身份的象征。 在三皇五帝时代,轩辕黄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
原创 蜀... 蜀汉刘备的五虎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均为骁勇善战之辈,那么当他们遇上吕布、典韦、许褚...
原创 臭... 是因为这些禽兽是受天皇领导的吗? 抗日影视剧中,狂妄自大的小鬼子满口“皇军”的自称,大家都不会陌生。...
原创 历...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于诸侯,战齐魏败燕国御秦军,凭一己之力扛起赵国,延续30余年,与白起,李...
原创 皇... 哈喽大家好!小编今天来聊一聊曹魏阵营的一位特殊谋士, 此人皇族出身却投身曹魏阵营,他料事如神却无人肯...
原创 为... 在历史这条长长的大河里,清朝雍正时期的反腐故事就像一颗特别亮的明珠,到现在还闪着不一样的光呢。雍正皇...
原创 犹... 有些人喜欢犹太人,有些人不喜欢犹太人。但凡有思想的人都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犹太民族毫无疑问是世界上...
原创 安... 一提到安史之乱,人们总会想到这是一场唐朝历史上的空前浩劫,无数的江郎将相都在这场危机中付出了生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