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大校长,贡献仅次于蔡元培,晚年却被师生逐出北大】
1944年,疮痍山河、硝烟渐熄。
坚守边陲昆明将近8年的西南联大,即将迎来三校解体,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所高校的校长,也做好了各自返回、重整雄风的准备。
可就在此时,即将北归的北大师生,却掀起声势浩荡的“倒蒋迎胡”运动,即:驱逐北大校长蒋梦麟,希望远在美国的胡适重归北大,担任校长职务。
北大校长蒋梦麟何人?
他是晚清秀才,是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是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亦是北大历史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
在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中,正是蒋梦麟与清华梅贻琦,南开张伯苓等人,护文化火种南渡昆明,于边陲之境殚精竭虑,才促成传奇大学西南联大的诞生。
作为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对北大做出的突出贡献,仅次于蔡元培。
所以,北大师生的这场运动,让国民教育部震惊,也让远在美国的胡适震惊。
胡适觉得:北大师生“倒蒋”运动,主要原因是在于——蒋梦麟接受了行政院秘书长的职务,违反了自己在教育部长任上手订的“大学校长不得兼任行政官吏”的宣言。
作为蒋梦麟挚友的他,匆忙致电北大师生代表傅斯年,称:
北大不可无蒋公!蒋梦麟为政府征调只是暂时的,一旦时机成熟,还会回到教育界。
可胡适怎会想到:
蒋梦麟“学而优则仕”的选择,只是客观因素;真正点燃这场运动的,其实是蒋梦麟的婚姻。
说起来,也是戏剧性十足。
为了参加蒋梦麟的那场婚姻,被妻子江冬秀锁在家里的胡适,不顾文人体面跳窗而逃。
婚宴现场,往来宾客面目相觑,掩饰不住羡慕的胡适,却称这场婚姻是“一个时代变迁的象征。”
仔细想想,蒋梦麟的人生也是因这场婚礼,从此充满戏剧性的曲折。
正所谓: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一段段糊涂的选择,最终造就了他的身败名裂和晚年凄凉。
【“情种”蒋梦麟:北大任期最长的校长,为“尽义务”娶老友遗孀】
民国时期,新旧文化交替。
人的命运兜转在时代洪流中,掺和着时间和时代的双重刻痕。
文化名人的婚姻在当时饱受关注,却不外乎两种泾渭分明的选择:
一是如鲁迅般,坚守自由恋爱;二是如胡适般,履行传统教条的包办婚姻。
蒋梦麟的婚姻,与好友胡适相似:努力提倡新文化、也受着封建制度的桎梏。
他们都是承受包办婚姻的美国博士、北大教授。
但不同江冬秀的泼辣,蒋梦麟原配孙玉书性格温顺,嫁入蒋家多年,生下三子一女;两人生活也算幸福美满。
直到蒋梦麟遇到一个叫陶曾谷的女人,他的婚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陶曾谷原本是蒋梦麟好友高仁山的妻子;结婚没几年,丈夫高仁山因为反对军阀混战不幸遇难,留下年幼的儿女。
为了让孩子平安长大,陶曾谷只好将儿女送回老家,给爷爷和奶奶照顾;自己因为受过高等教育,便被好友蒋梦麟安排在身边,从事秘书工作。
没想到,随着两人朝夕相处,已经儿女双全的蒋梦麟觉得:陶曾谷才是自己想娶的妻子。
原配孙玉书纵然万般不愿,却也只能忍泪吞声,默默接受了蒋梦麟的离婚要求。
朋友妻,不可欺!这是自古君子的修身原则。
可为爱痴狂的蒋梦麟,却不顾自己的社会名望,亲自把自己的婚姻变成了荒唐谈资。
1932年6月18日晚,北大校长蒋梦麟与陶曾谷在德国饭店举办婚礼。
胡适妻子江冬秀认为蒋梦麟道德上有问题,于是把胡适关在家里,锁上大门,不准胡适前去充当蒋陶的证婚人。
素来怕老婆的胡适,当天也硬气了一回。
趁着江冬秀在厨房做饭,他不顾文人体面,直接跳后窗逃出,前往德国饭店证婚。
与面面相觑的在场宾客不同,胡适致辞时欢喜强调:自己十分佩服蒋梦麟的“勇敢”,称赞这场婚礼“可代表一个时代变迁的象征”。
倘若这番言论被江冬秀听到,等待他的恐怕又是狂风暴雨。
婚礼上,蒋梦麟也丝毫不避嫌,说出那句惊世骇俗的言论:
“我一生,最敬爱高仁山兄,所以我愿意继续他的志愿去从事教育,更因为我爱高兄,所以我更爱他爱过的人,且要加倍地爱她,这样才对得起亡友。”
为“尽义务”娶老友遗孀?这桩誓言似乎有着感天动地的悲壮!
蒋梦麟的私人生活,让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无话可说,只好选择沉默。
但婚后,陶曾谷的言行却让北大师生们感到无比愤怒。
她生活奢侈,还经常干预蒋梦麟的教育事业。
甚至在颠沛流离的西南联大时期,陶曾谷还组织联大女学生去陪美国军官跳交际舞。
众人愤懑蒋梦麟的不作为,也愤懑陶曾谷带来的不利影响。
于是,抗日胜利前夕,即将复校的北大教授团发生了“倒蒋迎胡”运动。
众人坚决表态:反对蒋梦麟再任校长,要求美国驻华大使胡适回来接班,参加者中甚至还有蒋的老友傅斯年与周炳琳等知名教授,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夫人与多位谈不来”。
傅斯年后来在文章中直接点名称:
“蒋梦麟与北大教授感情不算融洽,总是陶曾谷女士的贡献”。
其实蒋梦麟的离开,多少是遗憾的。
自1931年执掌北大以来,他几乎把精力和智慧全部奉献给了这座学校;但为了学校的前途,为了家庭的和睦,深陷舆论风波的蒋梦麟,也只有选择了退出。
由此,这场声势浩大的“倒蒋迎胡”运动,才算画上句号!
【要命的黄昏恋:不听胡适劝阻,75岁娶拜金娇妻,晚年受虐待,被骗财产】
全国解放后,蒋梦麟携带原配女儿蒋燕华、现妻陶曾谷及孩子们去了台湾。
1958年,陶曾谷病逝,蒋梦麟在女儿、女婿的家中住了一段时间,本打算读书终老以养天年,可1959年,他在圆山饭店宴席上,与小他22岁的民国名媛徐贤乐相遇,又掀起婚姻的狂风暴雨。
徐贤乐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却极其沉溺于金钱享乐之中。
她曾经有段婚姻,嫁给了陆军中将杨杰;得知杨杰被罢官后,徐贤乐立马走人,还顺带掳走了他一部分财产。
之后,她继续用"名媛"这个称号,频繁更换男友,却始终没有物色到令她满意的对象。
直到遇到花甲之年的蒋梦麟。
曾经的证婚人胡适,得知蒋梦麟要娶名声狼藉的徐贤乐时,即便身在医院,还是急忙给蒋梦麟写了“劝退信”——
“她(徐贤乐)在这十七八年里对待许多男朋友的手法:在谈婚姻之前,先要大款子,先要求全部财产管理权,结婚后则闹得男家‘一文不名,六亲不上门’。”
挚友交心,但家务事往往最难插手。
胡适不是不懂这个道理,所以这封信可谓是冒着“绝交”风险写的。
得知蒋梦麟态度不以为然,胡适再度致函好友:
“如执意结婚,则请律师办好遗嘱,将财产明白分配,留一股给燕华兄妹,留一股给曾谷儿女,留一股为后妻之用。最后,留一股作为“蒋梦麟信托金”,为你一人的生活辅助之用,无论何人不得过问。”
除了胡适外,政界朋友陈诚也打来电话:
“我的太太接到蒋夫人(宋美龄)——第一夫人的电话,她坚决反对你跟这位徐小姐结婚,我的太太也反对,都要我转告于你。如果你一定要和她结婚,那么我们以后不能见面了,至少,你的夫人我们是不能见面了。”
也许是顾忌宋美龄的警告,蒋梦麟选择了暂缓。
1961年7月11日,蒋梦麟去医院探望胡适,说自己不会与徐贤乐结婚。
可还没等胡适出院,蒋梦麟就与徐贤乐在台北举办了婚礼;得知消息的胡适,气得连日哀叹。
可蒋梦麟是无比兴奋的,他甚至还对朋友宣称:“ 我专门到医院做过体格检查,一切正常”。
他以为这是浪漫晚年的开始,却不知这黄昏恋几乎要了他的命!
结婚没多久,徐贤乐就露出了真面目。
她开始掌控家中的财政大权,把蒋梦麟所有存款,都把控在自己手中。
最过分的是,她开始变相虐待蒋梦麟:每天只给蒋梦麟20台币的饭钱,伙食清汤寡水。
蒋梦麟不傻,多次与徐贤乐交涉;可他斯文儒雅了一辈子,哪能争得过这个心机颇深的女人?
为了给自己补充营养,从来不爱应酬的蒋梦麟也开始了四处蹭饭;众多友人得知消息,便有事没事请他吃饭,以便为他补充点营养。
1962年,蒋梦麟在考察工作时,不小心摔伤了右大腿,住进医院。
本以为能得到妻子照顾,可让蒋梦麟没想到:
徐贤乐第一时间逼迫蒋梦麟搬到了小病房;原因很简单:大病房花销大。
除此之外,她还在蒋梦麟养伤期间,拿着蒋梦麟的印章,将自己的户口迁出,并将家中的存折、股票尽数归在自己名下(就连蒋梦麟女儿的存款她都没有放过),然后搬离了蒋家。
躺在医院的蒋梦麟得知被枕边人算计,气到数次昏迷。
1963年的1月23日,蒋梦麟才拖着一条石膏固定的残腿,孤独地走出了荣民医院。
出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徐贤乐告上法庭,指责徐贤乐“貌善心险,凌辱女儿,需索敛聚,嫌老恶贫……"并提出离婚。
徐贤乐并非善茬,早有准备:
她以个人名义召开记者招待会,亮出蒋梦麟给她的情书、艳词等信物,以证明蒋、徐原极恩爱,完全是别人挑拨离间,才使蒋“丧心病狂”地向自己下了战书。
她太知道:人都是爱面子的,何况如蒋梦麟这样的文化界、政界名人!所以这场撕战,无论结局怎样,自己都会是受益者。
蒋梦麟为保颜面,也服过软,却遭徐贤乐狮子大开口!
就这样:二人边在台北法院打官司,边在报纸上互撕,闹得满城风雨。
就连香港《自由报》,也刊发打油诗调侃他:
闻道先生负旧盟,金钱为重美人轻;徐娘解的夫妻味,从此萧然抱独身!
此时的蒋梦麟后悔要命,他曾老泪纵横地对记者说:“家是我痛苦的深渊,我深深地后悔没有接受故友胡适之先生的忠告,我愧对故友......”
只是,曾为他掏心掏肺的适之兄,早已长眠地下,再无法帮他。
这场轰动台湾的离婚案,直到1964年才得以调解结案。
可怜蒋梦麟毕生做学问,却付出了五十万元赡养费,才重获自由身。
爱情曾让他无比向往,也数次将他推入深渊,颜面尽失。
重获自由身的蒋梦麟,也因为在官司中耗费身心;6个月后,便因疾病离世。
而被人诟病的徐贤乐,却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直到2006年以98岁的高龄去世。
【放在最后的话】
当然,无论婚姻如何荒唐,蒋梦麟对北大的贡献,是无法替代的!
蔡元培任校长期间,蒋梦麟担任北大总务长,三度代理校长。
此时正值军阀混战,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北大办学经费严重短缺;遭此逆境,是他多处奔波求情,推着北大在困境中继续前进。
1931年,蒋梦麟接过民国教育部的任命后,正式成为北大校长。
此时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日矛盾日益尖锐;也是他带领全校师生开展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冒着生命危险与日寇周旋到底。
作为近代教育家,他先后主持校政17年,功绩仅次于蔡元培。
只是有些无奈:两段惊世骇俗的婚姻,让这位儒雅才子一步步沦为笑柄,最终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这种种遭遇,究竟是宿命还是劫难,怕是蒋公自己也难以分辨了……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图源网络,侵权立删!
作者:初拾
慕字为初,执笔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