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中进士39岁升巡抚,李鸿章科举之顺升迁之快,清代难有匹敌者
迪丽瓦拉
2025-05-28 08:02:37
0

原标题:24岁中进士39岁升巡抚,李鸿章科举之顺升迁之快,清代难有匹敌者

清代进士出身者以七品为起点,如果仕途顺利做到正二品的侍郎、巡抚,至少也要20年的时间,正常的话为25年。但也不绝对,拿李鸿章来说,他于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短短15年时间就做到了江苏巡抚。说起李鸿章早年仕途,也算是清代官场上的一个奇迹。

李鸿章的科举之路

不论是经济条件还是政治条件,李鸿章比曾国藩、左宗棠的家庭条件都要好。李氏家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了李鸿章这一辈,已是当地的望族,而且他的父亲李文安又是进士出身,担任刑部郎中。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李鸿章注定要按照父亲的职业规划走上科举入仕之路。六岁那年,李鸿章便入家馆学习,又拜合肥名士徐明经为师攻读经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道光二十年,17岁的李鸿章考中秀才,这个年龄在秀才队伍中算是比较小的。由于少年李鸿章聪明好学,入官学三年后被选为庐州府优贡,无需参加科试便可直接参加乡试。

按照清代的科举制度,各省学子须在本省参加乡试。但朝廷有规定,如果祖、父在京为官者,其子弟也可以在顺天参加乡试。就在李鸿章被选为优贡后,李文安便催促李鸿章赴京城以便参加来年的乡试。

道光二十四年,21岁的李鸿章考中举人。消息传至合肥老家后,他的母亲为他安排了一门婚事,李鸿章不久返乡与周氏完婚。此时的李鸿章可谓是少年得志,双喜临门。

道光二十五年举行会试,李鸿章踌躇满志再赴京城,在返京的途中,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入都》诗十首先,其中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句,大气磅礴,志向非凡,因而为世人所传诵。

不过这次会试李鸿章没有如愿以偿,的确李鸿章的科举之路过于顺利了,遭遇点挫折对他来说未尝不是好事。会试落第之后,在父亲的安排下,李鸿章遍访了安徽籍在京名人,并与其兄李瀚章以“年家子”的身份拜曾国藩为师,学习经世之学。

道光二十七年,李鸿章通过会试并在殿试中获得优异成绩,位列二甲三十六名,朝考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李鸿章17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点翰林,短短七年时间,走完了其他读书人一辈子都无法走完的路。

李鸿章早年的仕途经历

道光三十年,在翰林院学习三年期满的李鸿章按惯例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如果不出意外,李鸿章的仕途会像大部分翰林一样,升侍读、侍讲学士,熬到50岁时不出意外就能跻身二品大员的行列。

但是意外还是出了,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湖南、安徽等省先后沦陷。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农民军起义,打乱了李鸿章平静的生活,也让他的仕途前程发生了巨变,李鸿章也从翰林变成了绿林。

咸丰三年刚过春节不久,李鸿章正在京城海王村逛书摊,偶然遇到一位安徽老乡,此人见他心定气闲地挑选书籍,很觉得惊讶,就对他说:你难道不知道咱们的省城已经失陷了吗?怎么还有心思买这些无用的东西?

或许是书生意气或许是报国心切,李鸿章得知这一消息后,直接就来到了时任工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的安徽籍高官吕贤基家中,慷慨激昂地请他上疏,请朝廷火速发兵剿贼。

吕贤基很早就认识李鸿章,对他的才华也十分欣赏,于是便答应下来并要李鸿章连夜代草奏疏,准备次日一早呈给皇上。

李鸿章的文笔自然没得说,他挥动如花妙笔,赶在上朝之前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雄文,然后派人送给了吕贤基。吕贤基一字未改,就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李鸿章人微言轻不能上达天听,他焦急地等待着消息。散朝以后,他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吕贤基的家中。谁知刚一进门,便被吕贤基扯住衣领,并大声吼道:少荃,你可把我给害苦了!

原来咸丰帝看到奏疏后,很快就同意了,下旨让吕贤基回乡组织团练剿灭太平军。吕贤基毕竟是个书生年龄又大,他没有想到皇上会让他上前线带兵打仗。吕贤基自知圣旨难违,便请求皇上让他带上李鸿章一同前往安徽。

吕贤基于咸丰三年正月受命,到当年十月舒城陷落而死,办理安徽团练不足一年,这一事实表明李鸿章确实把他给害惨了。当然李鸿章自己也害了自己,他不仅在太平军兵临舒城城下时差点丢命,而且在此后五年多时间里,战场累累受挫,前景一片黯淡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

李鸿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不得已千里迢迢奔赴江西,以幕僚的身份投在老师曾国藩的手下。

从李鸿章的仕途来看,他以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为起点,多年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拔,几年辛苦下来,仍是原地不动。但到了同治元年,李鸿章平地一声雷直接就升任了江苏巡抚。所以不少人就存在疑惑:李鸿章不过是一个高级幕友,何以一下子能够出任江苏巡抚?

说李鸿章从正七品的编修直接升任正二品的江苏巡抚,这也是不太严谨的。尽管李鸿章从咸丰三年至咸丰十一年这期间,都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可是虚衔还是有不少。

李鸿章鞍前马后数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比如咸丰五年因收复含山他曾被朝廷加知府衔;咸丰六年因攻克巢县、和州等地赏加按察使衔,并奉旨交军机处记名,遇有道员出缺请旨简放。

但不管怎么说,加衔与实职不是一个概念,有清一代像李鸿章这样的情况也很少见,他从中进士至正二品前后不过才15年时间,如果从正式入仕来算,那么仅有12年,这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最... 标题:最聪明的一个皇帝,壮年时就因畏惧势力退位,成史上活最久的太上皇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皇帝的...
原创 原... 一个不懂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世界经典奇闻原创首发,欢迎关注转发,每天带给你不一样...
原创 如... 华佗作为留名千年的神医,直到现在还被我们视作救命神医,常常用“华佗在世”来夸赞医生们圣手解病痛。 在...
原创 原... 中国宋朝的历史,是一个文化与艺术繁荣发展的美好时代,有豪放派的苏东坡,有婉约派的李清照,还有其他一些...
原创 关... 无论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小说里,似乎并不缺少力大无穷的奇人异士,特别是在古代,武将之所以能够在战场上所向...
原创 许... 满清帝国的格局中,满洲八旗是战斗单位,人民和军事合二为一,最上面则是唯一的君主,依仗武力的优势,成为...
原创 原... 如果说起李治,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都是昏庸、无能等字眼。因为李治的一生都在被人控制,一生都如提...
原创 古... 斯莱特林行为守则五十六:尊重女性,时刻牢记骑士风范。 越王勾践 勾践,春秋时期名震一方的君主。在众多...
原创 他... 他是清朝最后一位战神,19岁便挂帅统兵,曾率7人击溃千人敌军 提起“战神”这两个字眼,我们往往想到的...
原创 北... 美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个加分项,从古至今,但凡容貌上面优于他人都可以给人不错的印象。具体来说,在古代...
“非洲巨人”何以难挡数千叛军? 本报记者 白波 当地时间8日,东非共同体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在坦桑尼亚联合举行领导人会议,讨论刚果(...
原创 1... 17世纪上半叶,日俄两国同时宣布“发现”了库页岛,彼此争执不休,认为自己才是库页岛的真正主人。然而,...
原创 原... 历史中经常打败仗的将军可谓是不胜枚举,但最具特点的,无疑还是明朝李景隆、西汉李广利以及南宋范文虎三人...
原创 原...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古代社会中,一共出现过三四百位皇帝,有明君也有昏君,其中也不乏很多武艺高强的皇帝。古...
“文博热”带动京津冀文旅融合“... 近来,“博物馆里过大年”逐渐成为新春新年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京津冀三地多家博物馆联合行动起来,推出...
原创 关... 关羽和黄忠同为蜀汉五虎上将,关羽温酒斩华雄、千军万马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襄樊之战威震华夏,...
原创 原... 文/江江 中国拥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被断层的国家。拥有着悠久而...
原创 “... “知县”和“县令”两个称谓,看起来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实际上却是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在中国古代,县是基...
原创 原... 关羽死后,肯定已经是个死人,怎么还能说话呢?莫非小编在胡说八道?别人不行,关羽可以的。因为书上就是这...
原创 三... 纵观三国,善守者不计其数, 陆逊、陆抗 父子、 司马懿、羊祜 ,都是一等一的防守大师。但死守者却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