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行刑前,妻子哭喊:想为你生个孩子!他的回答尽显君子风采
迪丽瓦拉
2025-05-28 17:03:20
0

原标题:谭嗣同行刑前,妻子哭喊:想为你生个孩子!他的回答尽显君子风采

自古以来,每一次的改革变法都伴随着腥风血雨,无论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还是宋朝的王安石变法,都会有被触犯到利益的人站出来阻碍变法,更有甚者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变法者消失在世界上。

因此能够提出变法的人向来都是有大毅力的人,而变法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决定变法者的命运。

本文要讲的便是为变法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人——谭嗣同。

谭嗣同大家并不陌生,历史课本中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维新变法的主要人员,曾参与历史上著名的“百日维新”而被逮捕入狱,后来在北京菜市口被斩而亡。

母亲的影响

历史课本中的谭嗣同是一位不惧死亡的勇士,也是一位用行动爱国的英雄。其实谭嗣同本有机会逃走,那么为什么他会选择英勇就义呢?其实这与谭嗣同的成长分不开。

谭嗣同出生于北京,家中是官宦之家。他的母亲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他的母亲名叫徐五缘,自谭嗣同懂事起,徐五缘就特别重视对谭嗣同的言传身教。

谭嗣同小时候想向母亲撒娇,但受到母亲的影响,便故作坚强。谭嗣同的性格便是在这段时期,被他的母亲不断锻造,最终才在选择在变法失败后慷慨赴义。

例如在谭嗣同七岁那年,徐五缘因大哥结婚要回老家待一年,临走时叮嘱谭嗣同:“戒令毋思念!”

谭嗣同内心特别舍不得母亲离开。偏偏内心已被母亲种下倔强不服输的种子。因此母亲离开时,他强忍泪水,不曾表现出分毫。

爱国的种子在成长中诞生

同时幼年时的谭嗣同曾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跟随欧阳中鹄学习了王夫之的书籍,受到书中爱国主义的影响。加上八国联军侵华仅仅过去几十年时间,此时的清朝朝廷腐败,民间兴起实业救国的思潮。

因此谭嗣同不仅在思想上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生活中也受到众多爱国人士的影响。这对谭嗣同的性格养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大后的谭嗣同,曾游历各地。而他总是以剑客侠士的身份出游。因此有“剑胆琴心”的雅号。而他曾在北京与一个“义侠”大刀王五结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侠士剑客讲究行侠仗义,而谭嗣同便是如此。

维新运动的产生

洋务运动时产生“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方法,因此清政府学习西方列强的技术,北洋水师因此诞生。而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北洋水师大败而归。

这也让全国都意识到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不够的。因此曾留学海外的爱国学子以及国内的爱国人士便开始探究如何才能救国的问题。

而此时正在侵略中华的日本,正是在短短几十年内,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众多爱国人士便研究日本,发现日本是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在短短时间内从弹丸小国变为世界强国之一。

加上英国、美国、法国等等国家也都是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强国。这些都成为典范被学习。因此大量的爱国人士便模仿这些国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也因此萌芽。维新思想也在此过程中诞生。

听闻消息,前往北京参与救国

而康有为、梁启超便趁此机会宣传维新运动,并集结了大量爱国知识分子。

《马关条约》的签订,人们开始意识到再不变,中国就要亡了。因此康有为与梁启超组织1300多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而此事被称为“公车上书”。

此时的谭嗣同正在家乡办学堂,呼号变法。鼓励学生学习先进知识,废除陋习。听闻此消息后,谭嗣同便前往北京,认识了康有为与梁启超。

变法失败,以鲜血警世人

光绪帝受到维新运动影响,深感危机四伏。便接见了康有为,为了不当亡国之君,背负万世骂名,便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而戊戌变法的的主要内容便是要废除君主专制,转而改为君主立宪制。而这严重触犯到守旧派的利益,慈禧太后作为守旧派的“大boss”,势力非常强大。

而维新变法实施后,慈禧太后便下令将光绪帝囚禁,并下令捕杀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便因此落下帷幕。

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而谭嗣同同样有机会逃走,但他依旧是从小那个倔强不服输的小孩。受到母亲的言传身教,让他明白人活得要有骨气。为了小利而放弃大义的做法他谭嗣同做不出来。

因此在众人商量逃走时,他却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他认为需要有人用鲜血以证变法决心,也需要有人离开,为变法留下希望。此番言语何等壮阔,让人为之心颤。

后来的五四运动,众人被捕入狱时也曾说:“愿意成为下一个谭嗣同!”谭嗣同的精神解放了人们思想,大大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精神。

谭嗣同选择留下并不是因为他死板不知变通,而是他在书中学习到的知识、精神,让他不愿做出逃跑的行为。而此时变法失败,谭嗣同依旧像幼年时一样不肯认输,因此他要用鲜血最后一次向母亲证明他还是那个倔强不服输的小孩。

后来谭嗣同被捕入狱时曾写下:“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此诗直至如今也广为流传。

相爱一生的妻子

在谭嗣同18岁时,谭嗣同与李闰结为夫妻。与谭嗣同一样,李闰也十分爱国,两人都忧心于中国现状,也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并经常讨论关于如何救国的问题。可以说两人不仅是夫妻,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因此对谭嗣同曾在家乡组织算学社等救国行为,李闰都大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李闰曾为谭嗣同生下一个孩子,但却夭折了。而李闰也因此不能再有孩子。

李闰曾建议丈夫纳妾来延续香火,但是谭嗣同认为这是旧思想,要不得,于是他断然拒绝了妻子的建议。

学习了新思想的谭嗣同还不让李闰缠脚,也不愿意纳妾,还讲究男女平等,两人向来都相敬如宾。因此谭嗣同被捕入狱后,李闰十分伤心。

在行刑前,李闰买通官员,来到监狱。看到谭嗣同已经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失声痛哭道:“我想为你生个孩子。”

谭嗣同听闻后,用轻松的语气说道:“如果我们的孩子出生在这样一个黑暗腐败的时代,那他以后也不过是又一个奴隶!”

此番话真真是将谭嗣同的不屈不挠以及君子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

谭嗣同虽然英年早逝,但他一生波澜壮阔,传播了新思想,批判了封建主义,为中国的思想解放做出了很大贡献,并用自己的鲜血抹掉了蒙蔽在世人双眼上的封建残余思想,谭嗣同的行为可歌可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绿袖芳菲寻清史,纸上研磨似茶香。乘叶扁舟入江湖,艄公乌篷迎来走。图为一组清朝慈禧太后的真实生活旧照,...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享国两百七十六年,共经历了十一位皇帝,时至今日,清朝早期(...
原创 关... 曹营诸将为何只打关羽,而不敢惹张飞赵云?看看许褚的态度就懂了! 只打关羽而不敢惹张飞赵云 关羽和张...
原创 1... 1953年9月18日傍晚,北京城上空乌云密布,仿佛随时就有大雨倾盆而下,清洁工人刘振东收拾完最后一箱...
原创 元... 现如今网上经常流传一句话,就是“崖山之后无中国”,那么这句话是不是正确的呢?在当时来说,宋朝被蒙古帝...
原创 岳... 众所周知,南宋时期的爱国名将岳飞自小就在母亲的教诲下立下了精忠报国的远大志向,渴望“壮志饥餐胡虏肉,...
原创 唐... 大家都知道唐朝的繁荣是由秦王李世民登上皇位开始的吧,他的成功除了自己卓越的才能,当然少不了他的兄弟们...
原创 她... 哲哲是大清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后,不过她却不是皇太极娶的第一个女人。最关键的是,哲哲最初嫁给皇...
原创 清... 说到满清相信大家对它的感觉都是厌烦,因为我们国家在它的统治下被西方侵略者侵略,尤其是到了晚清,那更是...
原创 如... 袁崇焕杀毛文龙的历史一直被明清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今天咱们不谈袁崇焕杀毛文龙的是非曲直,而是谈一谈毛...
原创 东... 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朽、宦官外戚争斗不止...
原创 曹... 曹操将此人与“韩信”并提,却被司马懿害死,成三国中悲剧英雄 如果说到悲剧英雄的话,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
原创 刘... 夷陵之战,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夷陵之战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彻底稳定下来。此后数十年的时间,虽...
原创 1...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铁路作为运输工具中的中流砥柱,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铁路作为客...
原创 康... 从古代典籍记载中,似乎古代名人生具异相,诸如康熙雌雄眼,项羽重瞳,司马懿鹰视狼顾,刘备双手过膝等等。...
原创 溥...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句话是谭嗣同在1896年写的,...
原创 唐... 《道德经》真的是老子写的吗?《易经》的作者到底是谁?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人才、技术、文化都达到了前...
原创 一... 在很多的清宫剧中,都将清朝演绎得十分繁荣,在剧中,大家的都是安居乐业的,穿着打扮也极为的讲究,在感官...
原创 唐...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打倒杨广的呼声越发强烈。面对难以为继的内患,杨广本已经分身乏术,北方的突厥,又趁...
原创 李...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等人经过谋划,响应天下号召,于太原举兵起事。617年,李渊率士兵三万以“匡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