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逝还是服毒?洪秀全死因为何有两种说法?曾国藩成关键解铃人
迪丽瓦拉
2025-05-28 19:32:58
0

原标题:病逝还是服毒?洪秀全死因为何有两种说法?曾国藩成关键解铃人

清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也就是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死于城内天王府,时年51岁。

关于他的死因,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说他是服毒而亡的,另一说他是病死的。持有这两种观点的学者们,各自都有着充分的理由。

主张服毒而亡的学者们理由如下:

湘军攻破天京时,李秀成在城内全权主持保卫工作,之后成为俘虏,在曾国藩的要求下,他写成了《李秀成自述》,后经曾国藩重新抄送后,上交到了军机处。

在这份重新抄送过的《李秀成自述》中,对于洪秀全之死是这样记述的:天王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

从上所述指明洪秀全为服毒而亡,除了上述这一供述,同样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洪仁玕,在被俘后也写有《洪仁玕自述》,在其后半部分也有明确记述:天王之自杀,更令全局混乱。

太平天国的对手曾国藩在六月二十三日给清廷奏稿中也说道:首逆洪秀全实系本年五月间,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

但在七月七日又上书称:据供,洪秀全生前,经年不见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急攻,服毒身死,秘不发丧······十余日始行宣布。

曾国藩两次上书都指明洪秀全服毒而死,只是在时间上有所改动。

还有在李秀成部下任职多年的英国人呤利,他也写有一本叫《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一书,在书中也有写道:敌人逼得太平王吞金自尽。

此外,还有一本日记为证,其作者赵烈文曾是曾国藩的幕僚,他在《能静君士日记》中有记述:昨日擒伪松王姓陈······言伪天王实于四月内死,······吞金而绝。

由此大多数史学家认为,洪秀全系“服毒自杀”,这一说法以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史书为主,比如郭沫若的《中国史稿》、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等著作都采用了这一说法。

那么在天京陷落前,洪秀全是否有自杀的征兆呢?

他在5月30日,也就是他死的前一天,发布了一条诏令,说大众安心,朕即上天堂,身天父兄领天兵,保固天京。

以上这条诏令,有学者认为其意表明,他宁死也不愿当俘虏,而且还有一首诗为证:

神爷试草桥水深,为何吃粥就变心?

不见天兄舍命顶,十字架上血漓淋。

不见先锋与先导,立功天国人所钦!

这首诗也被学者们认为,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以耶稣、萧朝贵、冯云山为榜样,献身于他的革命理想和事业。

此为服毒说。

主张病逝的学者们理由如下:

学者们主观认为,像洪秀全这样一位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他是不可能走自杀之路的,“自杀”一说是曾国藩和清廷的污蔑之说,

其次也有史料证明,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洪秀全的继承人洪天贵福。他被捕后,在其自述中说:本年四月二十七日,老天王病死了,二十四日众臣子扶我登基。

由此有学者更加倾向于病死说,甚至有人指出,曾国藩奏书有重大漏洞,在洪秀全死前三个月,湘军未攻城,天京外亦无战事,而曾国藩却说洪秀全是在“官军猛攻”下选择服毒的,这不是赤裸裸的污蔑吗?

再者而言,《李秀成自述》经曾国藩较审后才上交的,其中有不少改动,不能给予百分百的可信度。

对于《洪仁玕自述》,其本身就有矛盾,自述的前半部分说:我主老天王卧病二旬升天,而后半部分则说:天王之自杀,更令全局混乱。

这个前后矛盾的记载因何而来?因为这份自述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原稿,而后半部分则丢失了,造成前后矛盾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后半部分是由外人译出的,因原稿丢失,译者受《李秀成自述》刊刻本的影响,遂也采用了自杀说,这也是极有可能的。

对于赵烈文的日记就更不能相信了,因为在他的日记中同样记载说,曾国藩嘱托他看李秀成的供状,改定后再送军机处。

也就是说,他也是参与修订《李秀成自述》的其中一员,所以,对于他对洪秀全之死的记述,其可信度也是大打折扣的。

那么,对于病死说而言,洪秀全到底得了什么病呢?

在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是这要记载的,说天京被围后,城中缺粮,饿死者与日俱增,洪秀全命“合城俱食甜露,可以养生”。

“甜露”是什么?,在《旧约》圣经神话中是上帝从天而降下的一种食物,而在洪秀全这里指的是一种草。他就是因久食此草,因而得病,最终去世的。

那么上述两种说法:服毒说、病死说,哪种更接近于真实呢?这就要揭穿曾国藩的谎言了。

洪秀全的真实死因

《李秀成自述》是经过曾国藩审改后才提交到军机处的,对于他的篡改行为,曾国藩也有他的难处。

对于洪秀全之死,如上有提到,曾国藩分别于六月二十三日和七月七日向清廷做过汇报,而在此之前,他都没有看过《李秀成自述》。

但后来当他看了《李秀成自述》后发现,有关洪秀全之死的记载和他的奏稿截然不同,于是,就把抄送给军机处的稿件给篡改了。

这样的操作也不难理解,就是为了让朝廷不产生对自己更多的误解,免得引起麻烦。

问题的关键在于,《李秀成自述》的原稿件是如何记述洪秀全之死的呢?

这个疑问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了答案,《湘乡曾八本堂·李秀成亲供手迹》,也就是《李秀成自述》的原稿被公之于众。

原来这份原稿一直藏在藩家,一百多年后,也就是1962年7月,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才将其交出并影印发行,其中对于洪秀全之死的原始记载终于找到了。

具体记载为:此时大概三月将尾,四月将初之候,斯时我在东门城上,天王斯时已病甚重,四月二十一日而故。······此人之病,不食药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也。是以四月二十一日而亡。······天王之病,因食时露病起,又不肯食药方,故而死也。

对于这一记载,大多学者认为是可靠的,因为李秀成当时的确在天京,对天王府的情况也必定了如指掌,由他所记述的天王之死,难道还会有差错吗?

由此也证实,曾国藩刊印的《李秀成自述》经过了大量删改。

这样一来,洪秀全之死的真实死因与洪天贵福、《洪仁玕自述》的前半部分,以及与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都是一致的。

《李秀成自述》原稿一经公布,大多数学者改变了原来的“自杀说”,将洪秀全之死更正为病死,一般近代史的教科书也采用了这一说法。

但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学者还是坚持“自杀说”的观点,所以,到目前为止,洪秀全之死仍然是有争议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作... 根据史料记载,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一生中有8个儿子,其中他最疼爱的是老三刘如意,最终继承大统的是老二刘盈...
原创 原... 1908年11月14日,在位34年的光绪皇帝在瀛台郁郁而终,年仅38岁。光绪4岁即位,亲政后渴望能有...
原创 清... 1882年8月25日,韩国尚处于李朝统治时代,也就在这一天,一支清军突然来到李朝的首都汉城。清军的神...
原创 郑... 引言 宋朝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之中有这样一段话“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其实相比于什么...
原创 韩...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承受胯下之辱、萧何月下追韩信等非常著名的典故我们想来并不会觉得陌生,在书本上都...
原创 大... 众所周知,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存续了276年,传了12任皇帝。古人有给身故之人立牌位的习惯,但...
原创 4... 1940年2月4日,对苏联人民来说,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曾经的苏联二把手尼古拉·伊万...
原创 你... 你不姓关,我不姓曹,咱哥俩喝一杯! 关公关老爷,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虽然他与孔子分别...
原创 八... 1644 年甲申年是个重要的年份,几万骑兵杀奔山海关冲破大明最后的一道防线。入关之初,以八旗为主力,...
原创 古...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
原创 秦... 近来,《大秦帝国》的第四部作品《大秦赋》正受到热烈追捧,尽管豆瓣评分略有下滑,但依然被认为是一部值得...
原创 隋... 高句丽是扶余人建立的古代政权,位于辽东及朝鲜半岛,其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今天的辽宁省、吉林省以及朝鲜半...
原创 刘... 千年之约:刘伯温的预言 在千年的长河中,刘伯温的一段预言被传颂至今。临终前,他对儿子说:“刘家九代...
原创 原... 现代人对于白人的印象,大都是体型高大身强体壮,并且还具有较强的侵略性。如今由于交通便捷,人们可以在短...
历史与现代的创意性结合 福建漳州市南靖县官洋村  官洋村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其客家文化遗产举世闻名,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当地人文...
原创 D... 中国跟日本的纠葛,从封建王朝就产生了,盛唐时期八方来贺,日本正是其中之一。在人们印象中,当时的日本贫...
原创 三... 三国名将赵云,其实育有二子一女,那他老婆是谁? 导语:《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流传甚广...
原创 隋... 青龙,四相之一,镇东方,属木,主生机; 白虎,四相之一,镇西方,属金,主杀伐。 这两尊知名度颇高的神...
原创 刘... 一、刘伯温被逼出山 倘若说,三国时的诸葛亮,是被后世过度神化的人物的话,那么明初的刘伯温,显然也是按...
原创 原... "聊供读史者格物之一助"——《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著 古代中国,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如果是历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