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英国在康熙的时候发动鸦片战争,康熙帝能不能打赢
迪丽瓦拉
2025-05-29 10:35:25
0

原标题:如果英国在康熙的时候发动鸦片战争,康熙帝能不能打赢

我觉得完全有可能。

如果鸦片战争发生在康熙执政期间,我认为以康熙脾气不干趴英国才怪。

为什么这样说,今天我们探讨下这个话题。

康熙统治期间,清军战斗力属于最强盛时期,清军在康熙指挥下,平定三藩、收复台湾、踏平噶尔丹、两败沙俄在雅克萨,这几场战役都不容易,可康熙都没有失败。

那时候,清军主力八旗军入关不久,头顶“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美称,那期八旗军主要吴起是弓箭、长刀等武器,部队战斗力极强,常备兵力50万左右。

康熙统治期间,清朝属于最强盛时期,同一时期英国,并不处于巅峰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没到,蒸汽船还没出现,军队使用吴起是燧发枪。

所以,这期间英军想要进攻清朝,路途遥远和艰难无法避免,因而他们想要和康熙带领清军一战,并不容易。

因而,我认为康熙执政时期发生鸦片战争,英军唯一下场就是失败。

道光帝执政期间,清军人数变化不大,然而,引以为傲的八旗军颓废了,常备军绿营已经完犊子,更为重要是,清军中吸食大烟氛围日益上升,而且多数指挥官都有吸食大烟的习惯。

以上我们可以得知,道光帝期间清军战斗力已经很弱,面对握有先进武器清军压根不是对手。

有这样一个事实,乾隆帝执政期间,清军战斗力已经下降,道光帝、咸丰帝执政以后,清军战斗力就是浮云,为什么这样说,主要是几十年内,清军武器没有改进,而且部队训练强大不强,因而士兵单兵作战能力一直在下降。

这层因素存在,让道光帝压根没机会干趴虎视眈眈英国,毕竟人家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各项武器和装备处于世界领先,清军大刀、长矛能干的过手握现今枪械和大炮的英军。

正因为清军战斗力太差,才会让他们被列强接连痛殴,咸丰帝跑到热河躲避英法联军。

几次被西方列强痛殴的经历,让不少有识之士觉得必须学习西方,才能改变被动挨打局面,轰轰烈烈洋务运动就这样开启,只不过,清政府洋务运动并不彻底,依旧逃脱不了被动挨打局面。

所以说,英军能干趴清军,主要是清政府闭关锁国,自觉地天朝大国无需学习先进科学,因而他们对世界变化一无所知,始终认为祖宗长矛、大刀依旧是自己立足根本,可他们不知道,这些已成浮云,除了这些原因外,清军内部腐败、武器不更新导致,军队战斗力一天不如一天。

因而,我觉得无论如何都应该学习,弥补自己不足,才可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说完道光帝,我们来说说康熙时期假如遇到1840年英军,是否会胜利,我觉得肯定能打赢英军。

为什么这样,我带大家了解一番

有人说清军之所以会输给英军,主要是他们没办法抵御工业化枪炮。

这个事情确实没错,然而,我还是觉得康熙还是有机会击败1840年英国。

两个国家发生战争,无数人觉得,武器装备、经济水平是决定因素,这话确实没错,但也不对绝对,因为多数人忘记三件事情:适合战术、坚强战斗意志,足够多的人数。

历史长河中,有无数这样的例子,先进武器不一定能让自己获得绝对胜利,早先,英国、苏联对阿富汗发动侵略战争,可他们都没有获得胜利。还有就是,我们的邻居尼泊尔,他们以顽强的意志数次击败英国,迫使英军没办法拿下尼泊尔。再看看近代时期,以美军为首的多国联军,他们拥有最先进武器,可他们依旧没办法击败中朝联军,最终还是签订和停战协议。

因而,我觉得武器不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钥匙,因而在很多时候,适合战术、坚强战斗意志,足够多的人数也是取胜关键因素。

那时候,属于冷热兵器交替期,清军也有火气,只不过清军火气不好抬,优势不大,因而,清军依旧使用大刀长矛弓箭。

1840年,英军火炮确实先进,然而他们依旧使用燧发枪,马克沁机枪还没出现,更为重要是,那时候军队先进主要放在海军,蒸汽船出现,让他们有了跨时代进步。

英国既然敢于发动远征,肯定对自己的海军很是放心,所以他们在发动第一次侵华战争,派出1.5万名海军,48艘各类战船、运输船,540门火炮。

从这点来看,英军主力是海军,并不是陆军。

1.5万英军面对拥有50万常备军的清军,真的不够清军吃,即使他们手握先进燧发枪也难以取胜。

康熙帝作为一代圣君,有足够谋略和调度能力,可以调度自己军队和英军作战,毕竟,那时候清军战斗力属于最强盛时期。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可以拿林则徐成功抵御英军,英军无奈之下北上,逼迫清政府屈服签订丧权辱国《南京条约》。

从这点可以看出,假设这场战争由康熙指挥,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手下可以出现无数个林则徐。

因而,我觉得康熙在面对1840年英军,取胜可能性很大。

还有人说,如果康熙帝面对道光帝的困境,他是坚守还是投降。

我觉得康熙肯定是坚决打下去。

康熙登基不久,面对无礼鳌拜,他先是屈服,接着通过自己的计谋,成功搞定鳌拜。

三藩之战爆发时,吴三桂拿下半壁江山,可康熙并没有投降,依旧打到底,最终获得胜利。

还有就是,收复台湾的时候也不容易,可康熙依旧没有屈服,继续坚持到底,最终成功收复台湾。

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康熙不可能签订耻辱的条约,毕竟他不是个轻易屈服的人,你说三藩之乱、收复台湾、踏平噶尔丹、两败沙俄在雅克萨,每一战不容易,所以我觉得,康熙就算暂时败给英军,他也会很快任命新大将,挽回败局,毕竟英军远道而来,中国拥有广阔的内陆,只要英军敢于登陆,失败肯定是他。

那时候的大清,压根不怕和英国打消耗战,毕竟我们是本土作战,拥有大量补给,英军异地作战,陆军作战能力不强,而且补给线很是脆弱,压根没办法打长久战。

以上我们可以得知,如果康熙和英国交战,最终胜利的是康熙,毕竟康熙不是好欺负的主,而且他的谋略比道光帝强太多。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石头能做高脚杯?揭秘“诺亚方舟... 古代亚美尼亚的地毯中为何有龙的身影? 在亚欧交界的十字路口,外高加索地区最南端,坐落着美丽的国家亚美...
陈垣后人向江门市博物馆捐赠文物 南都讯 11月12日,是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陈垣先生诞辰144周年纪念日。当日上午,陈垣先生的外孙女...
原创 成...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这是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对于成吉思汗的描述。然而成吉思汗...
原创 慈... 你知道历史上最 奢靡 的女人是谁吗?晚清太后慈禧的奢侈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举天下以奉一人”,...
原创 亚... 根据西方历史,亚历山大率领4万余兵力,从希腊出发,一路向东征战,最终可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竟然...
原创 秦... 战国七雄,每一个国家都有深厚的底蕴,哪怕强如秦国,也花费了无数年的时间才完成了统一。七个国家,每一个...
原创 明... 1449年明朝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导致明朝几十万精锐尽失,明朝也因此由盛转衰,虽然中途经历了弘历中兴,...
原创 清... 那时候凌潇肃和姚晨还没有搞对象,《关中匪事》大火,这些年过去了,人家都离婚了,但是凌潇肃所塑造的“墩...
原创 史...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司马芝 形象) 三国时期有个名士,...
原创 风... 《风起洛阳》剧中的太子妃,是个端庄持重、温柔高雅、雍容华贵的贵妇,还是个很护犊子的慈母,由于她历史原...
原创 古... 古代真实存在的五大军事奇才,个个战功赫赫,唯有一人得以善终 战争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我们不是生活在...
文化中国行|这些县级博物馆,缘... 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孝感市考察云梦县博物馆,让县级博物馆走进公众视野。据了解,目前全国3...
节庆搭台 湖南江华瑶族民俗民品... 央广网永州11月14日电(记者黄珂岚 实习记者苏润秋)11月13日,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2...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以气吞山河之势荡平了东方六国,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王...
原创 再... 《“圣武”》 《“圣武”》创作于1919年,同年5月15日发表在《新青年》第6卷第5号上,后收录在...
原创 明... 明朝后期,朝廷面临内忧外患,此刻在内需要足智多谋的文臣,在外需要勇猛善战的武将。可是朝中的文官只顾着...
原创 曹...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的古典小说。它作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叙述中的人物故事吸引着众多的读者...
原创 王...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上一讲谈到,李信以20万大军伐楚,先胜...
原创 东... 一直有“汉以强亡”的说法。我们只取字面意思,不深究王夫之原来的本意了。而事实上,汉朝说以强亡并非没有...
原创 朱... 朱元璋作为大明开国的第一任皇帝,其历史功绩彪炳千古,他在位的30年时间里面,他多次颁布政令要轻徭薄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