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采用了怎样的军事政策,将应精忠报国的将士们送向万劫不复?
迪丽瓦拉
2025-05-29 14:10:25
0

原标题:宋朝采用了怎样的军事政策,将应精忠报国的将士们送向万劫不复?

唐诗宋词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笔,或许你知道苏轼、王安石、晏殊等他们都曾是宋朝的"明星",既是文人又是大官,好不得意;而你听到过什么关于军事、武术方面宋朝值得借鉴的事情吗?

宋朝不是没有名将,狄青、岳飞、韩世忠,什么叫生不逢时?他们就是了,赵匡胤立朝时确立的"以文治国",将宋朝与这些原本应在战场快意人生、精忠报国的将士们送向了万劫不复。宋朝究竟是采用了怎样的军事政策?为什么会采用这样的政策?本文将从军事方面阐述,宋朝是如何一步步灭亡的。

一.皇帝的疑心病

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以文治国,重文轻武"

宋朝第一任皇帝赵匡胤你有什么印象?潜意识中应该是将他与朱元璋、李渊归为一类的,同样都是在一个政权的废墟上重新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王国。不是那些只会高谈阔论的政治家,而是真正经历战争,谋略与才华兼顾的政治家。

然而赵匡胤颇有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意味,他在五代十国的战争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创立宋朝,本应明白武将对一个王朝的重要性,但他退缩了,他选择"自保",或许这便是皇权的吸引力。

立朝之初,赵匡胤便确立了宋朝的发展路线—"以文治国,重文轻武。"

2.最"丧"的宋朝皇帝

在赵匡胤眼里,晚唐和五代十国出现的政变都是因为"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这种思想放在现代就是我们说的"太丧了",若古代便有这种文化,赵匡胤可能是中国皇帝发展丧文化的第一人。

丧的人看什么都抱着消极的态度去面对,赵匡胤的"丧"影响了宋朝历代皇帝,本以为会有个正能量皇帝挽救一下,没想到这一家子人丧到底。辽、金、西夏、元这么多不安分的政权虎视眈眈着,宋代皇帝在军事方面做了什么反应?

来吧,先打,打不过求和,我给你钱、给你珍宝,然后周而复始、周而复始。所以这种丧表现在军事上就是消极应对每一场与外部政权的战争。

3.光杆司令?

"我朝三百年来待士大夫不薄。"南宋覆灭之际,元军已围临安,谢太后在朝堂上说了这样一番话,她要求士大夫去救国,在这危机时刻连军队都没有,可想而知宋朝的军事管理制度多么差劲。军队连光杆司令都没有,需要文官上战场。

二.宋朝军事法令的失败之路

1.说来说去,还是皇权最大

矫枉过正是什么意思?宋朝在军事制度上诠释了这个词。五代时,藩镇嚣张跋扈,军事将领常滥用私权为自己谋私利,罔顾法纪。到宋朝时,皇帝认识到了军权过大的弊端,为预防这种现象再次出现,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军事司法机构。

军事司法机构是干什么的?简单说就是将军事司法权和军事统帅权分离,也就是管军事法庭和上战场统帅的不是一个人。确实在某一程度上分散了军权,巩固了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的权力一旦增大,皇权便凌驾于所有法律之上。所有法规在皇命面前不会发挥应有的法律效应。

2.老板不认识员工?

宋朝的军队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放到如今就像是你不认识你的班主任或者不认识自己的上司,听起来就很不可思议,但事实是宋朝的军队将领和士兵相互都不熟悉,"兵不识将,将不知兵"。造成这种情况的是赵匡胤立朝之初确立的"更戍法"。

赵匡胤本是后周军中最高统领,发动"陈桥事变"后夺取政权。因此他意识到了军中统领若权力过大甚至会改变一个朝代的未来,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他制定了更戍法。

其内容主要是: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但将领不随之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更戍军冠以驻泊、屯驻、就粮等名目。通常出戍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淮南、两浙、荆湖、川峡、广东等地戍军,以三年为期轮换。

我们常说"熟人好办事",更何况是一起出生入死面对战争的士兵和将领?更戍法确实杜绝了将领专权,但军队实力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

这种法规有点像游击战,打一枪换一地方。将领和士兵也是隔一段时间便会换一个军队待,将领对所带领士兵的陌生以及士兵不知面前的将领是否值得信任,跟着他会不会丧失性命?

所以你指望他打什么胜仗?伤亡人数少点就是积德了。赵匡胤这一变法虽然后期被废除,但也是让本不富裕的军队权利又雪上加霜了。

3.将帅无指挥权

赵宋王朝的这一家子皇帝都有个毛病—对将领极度的不信任,说直白点他们都有被害妄想症。总是害怕自己家后花园哪天就成了某个军队将领的地盘。岳飞精忠报国为何没有好下场?狄青勇猛过人、,为何郁郁寡欢?都是这一家子人害的。

上了战场,一切瞬息万变。要打还是退本应是将领根据现场情况立刻做决定,宋朝这一家子皇帝说:不行!你派人飞鸽传书、快马加鞭告诉我前线什么情况,我来制定战略。为什么说"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当然是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你现在收到快递包裹都要三天,战场上的决策连三天都等不了,没想到还要用数十天等皇帝告诉你能不能打。如果这么打都没输,可能对面真的是"人机"了。

总结:

"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之防,唯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宋太宗这一席话点破了宋朝覆灭的缘由。宋朝皇帝都有一种思想: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他们对外表示"破财消灾",我们有钱,给了你们需要的东西,我们和解吧;对内,重文轻武,武官地位逐渐降低,军纪散漫。国防有多种重要?看看宋朝的下场就一目了然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越... 越南的北部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纳入中国版图。就民族来说,越南的主要民族京族,就是中国古代百越族群中的骆越...
原创 赵... 《——【·前言·】——》 宋高宗赵构,退位后过得相当滋润——每月生活费高达4万贯,足以让他过上无忧无...
星球研究所:二里头遗址会是夏朝... 【文/星球研究所】 距今4000年前的一天,传说中的英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催促他脚步的是一场前所...
2024年 我们探索历史的进度...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从高原上的秘境,到熙攘的市中心,从山野中,到河道里,历史埋藏于此,是前人存在过...
原创 初... 初唐故事:李敬业兵伐武氏,骆宾王草起檄文 斯时,长安无主,乃命刘仁轨为西京留守。刘仁轨以衰老辞,且...
原创 如... 战争从古至今都存在,有时候,战争会使一个国家在世界上消失,而被取而代之,这也是在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发展...
原创 完... 1161年12月,金朝皇帝完颜亮兵败采石,接着在瓜州被部下所杀。此时金朝国内政局动荡不安,金世宗完颜...
原创 天... 吕蒙传 吕蒙(178—220年),字子明,汝南郡富陂(pí)县(今阜阳市阜南县)人,东汉末年孙吴名将...
原创 “... 1959年,16岁的左大玢被点名给毛主席表演,从而认识了毛主席。 多次接触后,她突然对毛主席说,毛主...
原创 拥... 大秦帝国曾经强大无比,然而在危机时刻,其百万虎狼之师的秦军主力却神秘失踪。究竟这支庞大的军队去了哪里...
原创 七... 《三字经》中“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是说,唐朝的刘晏,刚刚七岁便考取“神童科”,被授予翰林...
原创 建... 1948年11月,在军委指示下,解放军陆续组建了16个兵团,后来,国民党起义的众多部队中,又相继组建...
藏在高校里的正宗“老钱”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佩雯 通讯员 陶慧 远古的天然海贝,春秋战国时期的蚁鼻钱、布币、刀币、圜钱,秦统...
原创 戈... 戈尔巴乔夫的一生轨迹如同历史风云,其身上承载着着苏联崩溃与变革的重压。然而,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却各...
原创 满... 崇祯统治时期,明朝已是风雨飘摇,根基腐朽,大厦将倾,虽然崇祯勤勤恳恳,又是诛杀魏忠贤、又是平定农民起...
原创 听... 1991年7月,华沙宣布解散,同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背着戈尔巴乔夫举行秘...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作品成果展...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雪燕 记者 宋浩 12月24日,“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
原创 下... 【前言】 辉煌的历史总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多少珍贵的东西,在历史长河里就这么消失了,它们曾经的荣耀和...
原创 开... 《隋唐英雄传》这部古装侠义电视剧当年也是火的一塌糊涂啊,剧中黄海冰主演的秦琼无疑是非常备受观众们关注...
原创 从... 战国进入中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其军队更是所向披靡,曾经独霸中原的第一强国魏国已经失去霸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