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是说,唐朝的刘晏,刚刚七岁便考取“神童科”,被授予翰林正字的官职。这位幼年才华横溢的“神童”,后来成长为唐代经济改革家、理财家,并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面将要探讨的话题是:
七岁神童刘晏,后来又具备哪些能力,成长为大唐理财专家的呢?
一.被举“神童”后勤奋苦读,注意培养德行与情商
刘晏,字士安,于开元四年(716年),出生在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开元十三年(725年)十一月,唐玄宗李隆基在泰山封禅。刘晏献颂文给皇上,玄宗对刘晏这么小就擅长文章到惊奇,经宰相张说考察并得出“刘晏是国瑞”结论后,他当即将刘晏封为太子正字,掌管校勘皇家典籍。
从此,小刘晏的“神童”之名威震全国。被举为“神童”之后,刘晏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理智地认识到:聪明与智慧是父亲遗传、天生的,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还要更加勤奋、努力。从此他利用职务之便,勤奋苦读,博览群书,四处求教。
就这样,刘晏逐渐养成了做官清廉、做事公正与雷厉风行、事事为百姓着想等优良品德,因同时吸纳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让他的智慧更加深不可测。与一般人相比,在处理危难事件时,他往往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因为从小就在帝都长大,在皇帝身边长大,交游的都是一些皇亲国戚、朝廷重臣,所以练就了刘晏极高的情商和交际手段。所有这些,对他后来的施政改革,都有重大影响。
二.初入仕途,小试锋芒
初入仕途的刘晏是从基层工作做起的,天宝年间,他因工作踏实,多次升官后任夏县县令,刘晏从来没有催交过赋税,但百姓缴纳赋税都没有违期的。他因此被推举为贤良方正,授任温县县令,又因任职处都有善政可供记载,人们都刻碑传诵。他又升任侍御史入朝为官。
正想继续大干一场的刘晏,后来遭遇了安史之乱,这场暴乱将唐玄宗的盛世打的千疮百孔。李隆基跑去四川,太子李亨跑去宁夏,刘晏也只得跑到襄阳避难。第二年,唐肃宗李亨在灵武登基。
当时唐肃宗之弟永王李璘占据南方,也想自主创业,就任命刘晏为高官,但是被他坚决推辞了。后来,果然李璘公开造反,妄想夺取皇权,最终兵败被杀,刘晏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成功站对了一次政治立场。
由于地方工作出色,又在关键时刻站对了政治立场,让刘晏得到了唐肃宗的重视,他的职务此后直线上升,直至升任户部侍郎,兼任御史中丞,度支、铸钱、盐铁等使。但是,他的平步青云遭到了丞相萧华的嫉妒,趁机找茬将他贬为了通州刺史。
宝应元年(762年)六月二十七,唐代宗李豫登基后,提拔任命刘晏为户部侍郎兼京兆尹,并担任度支使、转运使、盐铁使、铸钱使等职。十一月十四,又任命户部侍郎刘晏兼任河南道水陆转运都使。
当时因前朝失落而心有余悸的刘晏,竟将户部侍郎和京兆尹之位分别让给颜真卿和严武,被改封国子监祭酒。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刘晏又被代宗任命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职仍旧。不久升任御史大夫,任东都、河南、江淮转运、租庸、盐铁、常平使。
从此,为挽救晚唐颓势,刘晏临危受命,担当起国家财政改革重任,向着经济改革家与理财专家迈进。
三.成长为大唐的理财专家
刘晏有效运用了各项技能、特质,大胆工作、勇于实践,让自己迅速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首先,是他以德服众,为官十分清廉,做事中正客观,在理财时又以“养民”为先,即便是面临十万火急的局面,也绝不肯牺牲普通民众的利益去满足执政者一时之需。
在治理财政事务的20年之间,刘晏始终像一个母亲一般照看着天下所有百姓,尽量采用温和的、间接的、市场的方法筹措粮饷,使民众生产、生活不受战乱的影响,使得户口快速增长,从200余万户增长到300多万户,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其次,是刘晏有敏锐的洞察力,他如同一个高明的医生治病,总是能够“治未病”,在病将发未发之际就采取措施,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可以说已经达到治理国事的极高境界。
正是由于有这个基础,刘晏在盐政事务上能够果断放开管制,将国营企业私有化,培育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在漕运事务上敢于花高价去造船,并且对数十年之后的一些情况已经做出了预测,而事实也确实像他所预测的那样变动。
刘晏每出台一项政策,都能够预见其未来之发展方向,对民众的反应能够进行正确的疏导。然后在民众创造财富的洪流中拿出一部分作为政府的收入,真正做到了不加税甚至减税而国用不损的目标。
第三,是刘晏做事极为勤勉,即便是在上朝路上也都在默默地计算着一些财政事宜。各种工作上的事务,不论大小,一定要在当天处理完毕,绝不“留宿”,更不会拖到第二天、第三天。这实际上是大唐的理财系统保持高效运转的一个基础之所在。
第四,刘晏做事执行力强、雷厉风行,对各类经济管理机构管理严格,严禁各级官吏的克扣与中饱私囊,奖惩十分得公正客观,严格按照绩效、德行与能力进行考核。
再加上他又是吏部尚书,掌管百官的考核与升迁,众手下对其奉若神明,所以执行他的意志非常得坚决彻底,即便是与他相隔千万里之遥,也像他在身边一样,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当然,这同时也是因为刘晏本身有着一套精密的情报系统的缘故。
最后,是刘晏善于培养人才,他似乎比较喜欢提携后进,对那些身处低层又重视德行,颇具才华的年轻士人,非常重视,尽量提醒、督促他们。久而久之,他的门生故吏逐渐遍布朝廷,很多人都居于要职,在他死后,治理财政事宜的许多名人都是他原来提拔的人物。
总之,七岁神童刘晏,后来又具备勤奋、努力;以德服众、做事雷厉风行与公正且始终以民为本;善于培养人才等本领,让他成长为大唐理财专家、经济改革家,从而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们除了欣赏刘晏的天生聪慧外,更应该学习他通过后续的刻苦努力,而掌握的各项本领,做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努力学习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各项技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强国奋斗终生。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