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强盛西周,到衰微东周,浅谈周王朝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根由所在
迪丽瓦拉
2025-05-29 16:33:39
0

原标题:从强盛西周,到衰微东周,浅谈周王朝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根由所在

周朝是一个古老的王朝。

有多古老呢?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封建王朝,周朝起始于公元前1046年,灭亡于公元前256年,前后存在时间达790年,比唐、宋、元三朝三代加起来都多。

而且周朝最开始时,是接的商朝的班,那还是远古时期,然后周朝跨越了春秋时期,一直迈进了战国时代,等到周朝在分裂中逐渐式微时,战国时代都快过去了,秦国在公元前256年和249年分别灭西周、东周,周朝才随之灭亡。

其实,周朝能够前后绵延790年,作为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周朝的强大,是历史可见的,它能够长存,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不过,最后周朝还是灭亡了,而且是在越来越衰败的状态中一点点灭亡,正应验了那句古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强盛如周,都有大厦将倾的时候,更何况是普通王朝?

那么,强盛近一个纪元的周朝,最后是如何被消灭的?而周朝的灭亡,又能带给现代国家一些什么样的警示呢?

强盛的西周

如果非要用一个简短的词来形容西周,那么我觉得必然是“强盛”。

一个国家的强盛,可以从很多方面来体现,比如文化、民生、吏治、经济、国防,甚至一个国家的君主是否清明,是否合格,都能体现出这个国家是否强盛。

而之所以形容西周是强盛,正是因为在这几方面来讲,西周都很不错,尤其是君主这方面,比商朝的几任君王都要强出头。

文化方面,西周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都不说后来绵延五百年,一路春秋入战国,所裹挟进来的种种百家文化,单是前二百年里,周朝最强盛的时候,他在文化上,也显得只高不低。

举个例子,西周时期,整个王朝时代的精神内涵,都可以总结为“礼乐”,也即是所谓的礼乐制度。

次时代的礼乐制度,其实来源于贵族阶层,西周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时期对风习的改造,以及对文乐的应用结合,来对下层人民进行统治,同时强化内部关系。

说白了,礼乐制度最初的目的,就是周天子用来笼络人心、控制庶民的政治工具,次要的才是那些黄钟大吕、渺渺糜音的诗歌乐曲。

但恰恰是这些“副产品”,传到今日,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亦被视作是中国国风的起源与精髓,如《诗经》、《雅乐》等,都是字字珠玑的文化瑰宝。

但是不得不说,从政治制度来讲,礼乐制度虽然是周朝维系统治的政治工具,于现代社会而言如同封建糟粕,但是既然是政治制度的产物,其自然是有干货的。

比如礼乐制度歌颂君权、神权,还有仁义礼智信等,这些精神内涵流传下去,在周朝以后的历朝历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形成了各朝各代维护君权的有效办法。

而除了礼乐制度以外,周朝的“强盛”还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民生、吏治、经济、国防等。

论民生,周朝放到如今显然是不够格的,但是正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代社会主义周朝是比不上,但是拿周朝跟它的前代商朝比一下,差距立马又出来了。

商朝又称殷商,这个殷商虽然只有十七代国王,但是几乎代代都是暴君,尤其是最后一代的商纣王,更是暴君中的暴君,这是因为商朝是一个完全形式的奴隶制国家,商朝虽说是个王朝,但君主其实就跟一家之主一样,说一不二。

正是因为商朝的这个性质,所以商朝的君王个个都是六亲不认的残暴分子,动不动就要宰杀奴隶。

商朝的子民过了五百年的苦日子,然后才被周朝推翻,而周朝虽然也是奴隶制国家,但其实是逐渐在往半封建半奴隶制过渡来着,实际在百姓心中,比商朝强出太多,不管是风评上,还是实质上。

总之,西周的几位开国君主,个个都是好人,而且周朝的君王都喜欢自称“天子”,周天子们贵为天子,自然不会愿意对百姓动手。

于是,西周的民生、吏治都不错,百姓安居乐业,经济自然跟得上发展,于是国防上更不需要操心。

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尽皆体现了西周的强盛强大。

但是正所谓“富不过三代”,西周再强盛,也不可能代代出明君,周幽王时期,周朝还算是强大,但是等到东周时期,简直是稀烂。

稀烂的东周

细数我国历朝历代,但凡是在我国历史上留有名字的朝代、国家,全部都成为历史的尘烟,不管是强盛的夏商周朝,还是衰败的五代十国,该灭的都灭了,无一例外。

但是尽管朝代更迭,国纲兴替,这些国家的“死法”,其实却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周朝,更是意外中的意外。

因为历史上,我国绝大多数的朝代,基本都是输在了强大的外敌侵略上,比如南北宋时期,金人南下,北宋疲弱,于是北宋便被金人撵得没命地跑,最后衰败下来,成为历史上的南宋。

然后南宋也是在蒙古人的手中终结,元朝取而代之,成为新一个朝代。

其他历朝历代各国各家,最后的灭亡,基本都是如上原因,例外情况极少。

但周朝就是那个例外,因为,这个国家的最终终结,虽然致命一击是来自秦国的各个击破,但是其根子早已烂光,即使秦国不出手,它在岁月的侵蚀下,也支撑不了多少年,迟早是在内耗中土崩瓦解,一点点自然消亡。

上文我们讲过西周的强盛,那么这一节我们讲东周,也有一个词一言以蔽之,这个词叫做“稀烂”。

其实,比稀烂更难听的形容亦有之,比如破败、衰颓、糜烂,但之所以我们讲“稀烂”,是因为它虽然难听粗俗,但却精准到位。

没错,东周就是稀烂,政治上稀碎,国运上溃烂,早已不再能称为一国,无非是一个末路天子顶着一个虚幻的名头罢了。

那么,东周是如何稀烂的呢?这个国家是如何在从“西”到“东”的过程中,一点点歪掉的呢?

原来,还是分封制惹的祸。

周朝覆灭的原因

分封制是不是周朝的专有产物,在其之前已早有之,在其之后,西东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都有分封制的影子,只不过,没有哪个朝代在分封制上玩的花活,要比周朝更花。

同样的,也没有哪个朝代在分封制上吃的亏,会比周朝更多。

周武王灭商后,周朝开始实行分封制度,但凡是有点功劳的功臣,以及身上沾亲带故的贵族,都会被周武王赐予封地与封号,尽显自己周天子的大度与知恩图报。

但是这一家伙就分出去了几十个大地主,而且之后周朝每一代君主都会玩分封制度,结果大地主是越分越多,周天子手里的权力也就越来越少,其作为天子的号召力,也是越来越稀薄。

虽然礼乐制度可以作为封建礼教的工具,来钳制一下诸侯国,但时间跨度一旦进入二百年以上,君权神授那一套就不那么管用了,诸侯们心思乱动也就可以见得了。

到最后,周王室土地上,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有几十上百个,再加上各个诸侯国自己分封给治下的子弟的土地,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立刻就是大动干戈,各个“邻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天子的敬畏,也就一点点淡薄了下来。

口服心不服,就是这个时候,各个诸侯国对西周天子的态度,然而,毕竟没有人真敢对天子指手画脚,于是还是有表面的平和,来修睦雨好的。

但是坏菜就坏菜在,西周出了一个周幽王。

其实,周幽王并非一个多么坏的君主,让他进取自然是很难了,可要收成,倒是不难,周幽王如果踏实点,做个四五十年的守成之君是没问题的。

可坏就坏在他是个爱玩的人,为了博美人一笑,搞出了一幕“烽火戏诸侯”的大戏。

结果,美人是笑了没错,但周幽王作为天子的威严、气度与诚信,也随之瓦解了。

最后,几位大诸侯国的国主一商量,联合干掉了周幽王,还把西周王室的王城也给一并烧了。

周幽王的继任者周平王被迫迁都,西周正式灭亡,周朝进入东周时代。

然而,东周虽然已经是日薄西山,但到底是曾经的天下共主,底蕴是在的,也依然有一批骨鲠之臣陪伴左右,架子仍然是大的。

可我却仍然认为,它虽然看着风光,可是早已经稀烂无比。

从“烽火戏诸侯”开始,周朝的死刑就已判决,毕竟,一个没有威严的国家的君主,又能成什么气候呢?

周朝到东周时代,其实已经只剩下了象征性意义了,尤其是,东周的半个身子都陷在春秋这摊泥沼里,半只脚都踏在战国这个火炉边上。

既没有争雄之心,亦缺乏支棱起来的勇气,活着的目的就只剩下活着而已,可以说,东周的存在,与整个春秋战国的格调氛围,都格格不入,被消灭活着等着自然消灭,都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结语:

至于为何周朝在战国时期,还能延续了那么久,直到秦国扫清六国,一统天下不久前,才把分在两处的周室给清理掉这个问题,我只能归结为,“周天子”的名头积威已久,久到哪怕所有人都知道它腐朽到只剩个架子,可仍然没人敢当“弑杀天子”的那个出头鸟。

至于为何秦国敢,因为秦国是取而代之,秦始皇嬴政称帝,世间便不应再有第二个“天子”,此所谓更朝迭代的应有之义罢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获... 丹书铁券是民间口口相传的免死凭证,一直颇具神秘色彩。《水浒》中的柴进仗着有丹书铁券护家门,便敢豪气冲...
原创 “... 公元前307年正月,还在新年,一道奇怪的命令,让整个赵国炸开了锅。他们的君主,赵武灵王,居然号令全国...
原创 2... 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家,在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文化瑰宝。这些文化瑰宝除了文化传统之外,...
原创 曾... 问你一个问题,从一个农业化国家转为工业化国家需要多久,这个问题对于美国或者英国来说,可能是百余年,对...
原创 明... 彝族 天启元年爆发的奢安之乱,是明末清初西南地区广为人知的一场大动乱。这场叛乱历时17年之久,期间重...
原创 清... 曾国藩是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人。左宗棠是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人。曾、左两位晚清中兴名臣关系很一般,到死都...
原创 历... 解读《三国志》中的刘备,还原历史上真正的社会你备哥!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的第九个儿子...
原创 北... 北欧神话发源于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也就是现在的挪威和瑞典那儿,不过历史上的斯斯堪的纳维亚王国几乎包括...
原创 郑... 国姓爷收复台湾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前后与荷兰消耗近一年时间,才成功把热兰遮城堡给迫降。 同时自身还付出...
原创 慈... 1875年,同治皇帝驾崩,载湉继位,即光绪,两宫垂帘听政;1884年,慈禧太后发动“沈嘉一术”独掌大...
原创 中... 中国从隋朝便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一千多年来,只诞生了六百多位状元,由此可见,能成为状元的人绝对是才华横...
原创 李... 李建成无疑是大唐王朝的接班人,早就被李渊钦定为自己的太子。可是他最终还是输给了李世民,那么为什么李世...
三分钟带你看完历史上的今天(1... 2024年11月2日: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举办。 2018年11月2日:签署《中华人民共...
原创 清... 孟森,字莼孙,江苏武进人,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清史专家,被誉为中国近代清史学科奠基人,他的许多成果...
原创 李...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女词人,是古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世人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虽然是一位多愁善...
原创 孙... 原创 要聊吴国,首先躲不开孙坚和孙策父子二人,虽然最终是孙权做了皇帝,但吴国的基业却是其父兄二人筚路...
原创 北... 导语: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重要伟大的女人,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冯太后,一个伟大的女政治...
原创 2... 霍屯督人,非洲南部的一个族群。准确来说,他们应该叫“科伊科伊人”,因为霍屯督人这个名称充满侮辱性,当...
原创 毛... 文/ 董晓彤 “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的中国,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
原创 秦... 我国素来是拥有非常完备的风水文化,风水学被称之为青乌术或者青囊术,更加专业一点的名词就叫堪舆,《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