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锢之祸:东汉“严打”纪实
迪丽瓦拉
2025-05-29 16:39:02
0

原标题:党锢之祸:东汉“严打”纪实

当名士和文官集团

(理想派)联手,一个政治名词首次亮相中国历史舞台:党人。

他们结党的目标只有一个:干掉太监集团。

于是,一场针对太监集团及其家属的严打,轰轰烈烈地开展。

大太监单超的弟弟、山阳郡

(今山东金乡、鱼台)太守单迁,被严刑拷打致死。

大太监侯览的祖坟被刨,有关部门收集罪证

(巨额违规陪葬品),然后向中央汇报。

大太监徐璜的弟弟、下邳

(今江苏邳州)县令徐宣全家被捕,不管男女老少,一律大刑伺候。徐宣被公开处死并曝尸街头。

小太监赵津回乡探亲,被抓捕、处死。

太监党羽、南阳富商张汎

(fàn)及其亲朋好友,共计200多人,被抓捕、处死。

小太监张让的弟弟、野王

(今河南沁阳)县长张朔怕了,直接跑回洛阳,躲在哥哥家的密室内。没用!

司隶校尉

(洛阳特区+长安特区行政长官)李膺直接带兵闯入张家,砸开密室,抓走张朔,审问完毕,直接杀了。

这些太监和亲朋好友当然都是坏人,大部分都祸国殃民、恶贯满盈、罪有应得。

所以,全国人民高兴得像过大年,爽翻了。

但是,汉桓帝很不爽。

首先,这些太监都是他的亲人。

单超、徐璜,都是当年拼死干掉大将军梁冀的大功臣。没有他们拼死一搏,汉桓帝就是个任人摆布的傀儡。侯览、张让等,也都是汉桓帝一刻也离不开的心腹。打狗还得看主人,何况他们的主人是皇帝!

其次,这次严打严重违背司法程序。

按照大汉律法,所有死刑必须上报中央并获批后,才能在规定时间执行,一般是秋后问斩。你们竟然不上报,就直接杀了?

第三,这次严打波及面太大,量刑太重。

徐宣全家都有罪吗?为什么不管男女老幼都抓捕,都严刑拷打?就算张汎犯了死罪,他的200多名亲朋好友也都犯了死罪?

第四,这次严打存在着无法饶恕的硬伤:抗旨。

张汎、赵津等人,都是在汉桓帝大赦天下之后,被处死的。你们这是要造反吗?

但是,名士和文官集团

(理想派)不管。

我这是为民除害,为国除奸!

你竟然跟我聊程序正义?

扯淡!

徐宣被处死前,他的顶头上司——东海国相

(下邳县隶属东海国)黃浮就公开放话:这种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就算搭上我这条老命,也必须宰了(徐宣国贼,今日杀之,明日坐死,足以暝目矣)。

汉桓帝也曾当面质问李膺:为什么不报批,为什么擅杀朝廷命官?

李膺直接回怼:臣当司隶校尉都半个月了,才杀了一个张朔。请您再给五天时间,等臣把坏人都杀光了,您要杀要剐,臣绝无半句怨言。

汉桓帝被怼得那叫一个酸爽,憋了半天,转头对张让说:你弟弟活该。

李膺为啥这么牛叉?因为他的名气和势力太大了,大到连汉桓帝也不得不顾忌。

上文说过,李膺和以郭泰为首的3万多太学生交往甚密且互相标榜、借势(详见《东汉名士:大V进化史》)。

李膺称赞郭泰是“天下第一才子”,郭泰称赞李膺为“天下楷模李元礼”

(李膺字元礼)。他们组团互粉、引流,成为万众敬仰的头部大V、领袖人物。

当时的士子都以被李膺接见为荣,称之为“登龙门”。能和李膺合个影,甚至被@一下,立马就身价倍增,前途一片光明。“鱼跃龙门”“鲤鱼跳龙门”等词语,都是从此演化而来。

李膺、郭泰等通过清议掌控舆论,吸引、招揽甚至裹挟了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和官员。他们捧谁谁红,踩谁谁黑。

从正国级的三公

(太尉、司徒、司空)到地方各级官员,都害怕被他们批评,一个个主动上门,讨好他们。

(於是中外承风,竞以臧否相尚,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屣履到门。)

所以,他们才有了和太监集团拼死一战的资本。

所以,汉桓帝忍了。

但是,其他人就惨了。

上述太监被严打案件中,案发地的政府一把手:太原太守刘瓆、南阳太守成瑨、山阳太守翟超和东海国相黃浮,全部被抓。其他涉案官员在逃。

文官集团

(理想派)急了,纷纷上书求情。一帮敢抗旨的主儿,说话自然很难听。

太尉

(丞相)陈蕃:老百姓一夜暴富了,都知道好好过日子,不当败家子。您继承了大汉江山,就这么胡作非为?

汉桓帝:你是天下人称赞的“不为强御陈仲举

(陈蕃字仲举)”,我忍了。

大名士襄楷:杀忠臣,衰三代。您至今没有个一儿半女,不应该好好反思吗?还天天信佛,佛祖怎么可能保佑您这样的人?

汉桓帝:你是大名士,又精通天文星象,还拿佛祖说事,我忍了。

但是,那四名被抓的高官就倒霉了:刘瓆、成瑨死在狱中,翟超、黃浮被撤职、罚作苦力。

汉桓帝的忍让,让党人产生误判,以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四高官的悲惨下场,让党人进一步反弹,继续严打。

河南郡大师张成,擅长占卜,是宫里的大红人。太监们经常请他看个风水、算个官运啥的。

张成也是个人渣,听说皇帝要大赦天下,竟然提前让他儿子把仇家给杀了。

李膺当然饶不了他,直接抓捕。果然,汉桓帝大赦天下。

李膺:又不是没抗过旨,杀!

这下,杀出了大麻烦。

1. 汉桓帝再怂也是个皇帝,李膺再牛也是个臣子。三天两头抗旨,找死呢?

2. 张成不仅和太监关系好,也是汉桓帝最信赖的大师。三天两头进宫帮汉桓帝求个子、看个国运啥的。

3. 更要命的是,太监们给汉桓帝递了把刀,怂恿张成的弟子告御状:李膺等人结党、乱政。

这罪名,汉桓帝非常认可:结党是事实;抗旨、擅杀朝廷命官、滥杀无辜,当然是乱政。

对于东汉党人的这次严打,历史上一直有争议。有人说,矫枉必须过正,乱世需用重典。也有人说,确实存在过激、过当的行为。

不管怎么说,汉桓帝是真怒了,诏告天下:抓捕党人。

抓捕决定走流程,走到太尉府时,陈蕃急了,拒绝签发:这些全是忠臣,怎么能说抓就抓?

汉桓帝:那你就别干了。

党人最大的靠山——陈蕃被撤职。

太监们自有一套公检法衙门,汉桓帝命令他们直接诏告全国,公开抓捕党人,还有重金悬赏。

李膺、太仆

(皇家交通局局长,正部)杜密、御史中丞(大内监察局局长,正局,权力很大)陈翔,大名士陈寔、范滂等200多人被捕。全是大汉精英。

人多势众的党人、轰轰烈烈的严打,在强权面前,不堪一击。

打不死、捶不烂的,只有人心。

一代名将皇甫规从抗匈前线发来急电:我曾经举荐过护匈奴中郎将

(匈奴特区军政长官,副部)张奂,这属于结党。我曾经被太监诬陷下狱,几百名太学生上书为我伸冤,这属于我的党羽。请陛下立刻将我抓捕、治罪。

汉桓帝不搭理他。

最大的靠山

(陈蕃)倒了,精神领袖(李膺)被抓了,就连军方大佬(皇甫规)的抗议都没用,整个大汉朝,没人敢吱声了。

200多名大汉精英,一关就是大半年,生死未卜。

放眼整个帝国,谁能救救他们?

只有一个人:

皇后的爸爸窦武。

窦武(影视剧照)

窦武,出身于汉朝超级豪门窦家。窦家有多牛?

西汉:

窦太后(儿子汉景帝、孙子汉武帝)、窦婴(丞相)。

东汉:

开国功臣窦融、窦太后(汉和帝时临朝执政)、窦宪(大将军、嚣张跋扈啊、燕然勒石)。

在窦家,你要是当个正部、封个侯,都不好意思出门,因为太常见了。

一句话,从西汉到东汉,窦家红火了300多年,虽然被打残过几次,但一直屹立不倒,树大根深。

详见:

《汉武帝的职场第一课:装孙子》

《窦婴之死:有一种绝症叫交友不慎》

《汉匈故事:临时工班超的逆袭》

《窦宪:第一功臣落马记》

这不,窦宪被干掉70年后,窦家的姑娘又当皇后了。

更难得的是,窦武也是个名士。

他年轻时以经学、德行闻名,但不愿做官,长期在老家隐居、教书育人。女儿当皇后了,他位高权重了,依然清正廉洁。女儿女婿的赏赐,全部拿来资助贫困的太学生和洛阳百姓;只要有机会,就大力任用、提拔名士。

当朝第一外戚+大名士,窦武的威望越来越高。

放眼天下,也就他有资格、有能力替200多名党人求情了。

于是,在3万名太学生的另一位领头羊贾彪的游说下,窦武上书汉桓帝,替李膺等人求情。

等等。3万名太学生的第一领头羊、“天下第一才子”郭泰呢?

郭泰画像/古圣贤像传略

郭泰自有郭泰的处世之道。他虽然和李膺等高官公开秀恩爱,虽然是东汉第一大V,但是,他只当全国读书人的导师,从不参与政治

(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

所以,这次全国范围抓捕党人,只有两个大名士没事:一个是郭泰,另一个叫袁闳。

袁闳是因为靠山太硬。他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叔叔袁隗是司徒

(副丞相),而且和大太监袁赦认了本家,属于文官集团(现实派)+太监集团外援。

再说回窦武。窦武为了救党人,直接给汉桓帝施压:上书后,以健康为由,辞去官职和侯爵,在家待着不上班。

老丈人的面子不能不给呀。再加上过了这么久,汉桓帝的气儿也消了些,于是就下令:那200多党人,尽快审理结案吧。

太监们还想狠狠收拾一下党人,从严从重判决。没想到,李膺他们也是老狐狸,直接“招认”说,很多太监的子弟也是我们的同党。

太监们一看,不扯了,麻溜结案吧。

于是,200多名党人被免去一切职务、剥夺一切荣誉,押回原籍监视居住,并列入黑名单,禁锢终身,不得起用。史称:党锢之祸。

判决公布后,整个大汉帝国哀声一片:这个国家没希望了。

没想到,希望很快就降临了。

36岁的汉桓帝,因操劳过度,驾崩了。

虽然天天和五六千美女玩耍,但汉桓帝也没生下一儿半女

(博采宫女五六千人,并无子也)。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窦皇后升级为窦太后,选了个12岁的小娃娃刘宏当皇帝,即汉灵帝,太后临朝听政。

窦武出任大将军。

大汉江山,再一次,窦家说了算。

别忘了,窦武也是名士,属于亲党人派。所以,前太尉陈蕃立刻恢复原职,和窦武、司徒胡广

(著名的官场不倒翁,但也是名士出身)一起执掌朝政(参录尚书事)。

新朝新气象,新官不理旧政。老领导汉桓帝的党锢令,当然立刻作废。李膺等200多人被平反,重新起用、重用,到中央任职。

全国人民齐声欢呼: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大汉王朝终于回归正道,要走向繁荣富强了

(于是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

太监集团:呵呵。

参考文献:

[1]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范 晔:《后汉书》

[3] 王夫之:《读通鉴论》

[4] 钱 穆:《国史大纲》

[5] 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修订版)》

[6] 罗 琨:《中国军事通史》

[7]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8] 王 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9] 周 强:《中国古都城地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 钱穆1《国史大纲》 公元 581 年,杨坚代周建隋,结束了自西晋末...
原创 朱... 没有现代化的建筑设备和器具,在古代,你知道如此坚固的长城是怎样建成的吗?咱现在一般说的长城啊,其实是...
原创 李... 在隋唐时代的辽阔旷野上,一场决定命运的对决悄然拉开序幕。 天空昏暗,厚重的云层如同一块巨大的黑幕,笼...
原创 袁... 三国演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深受众人的喜爱。书中虽然有抑曹扬汉的主观因素,但是我们也从中得到了许...
原创 陈... 陈毅和粟裕是我军之中非常出名的一对搭档,两人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在华东战场上打出许多漂亮仗。 不过解...
原创 贺... 论革命初期对人民军队的贡献,贺龙贺老总绝对能名列前茅,他本身有自己的势力基础,在历史的关键节点,拒绝...
牛路冲遗址被确认为商代早期城址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牛路冲遗址发掘咨询会近日举行。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考古研究所、湖北大学、广...
曹操留下4人防止司马懿,本来万... 曹操临终前煞费苦心,留下了四颗“定海神针”来牵制司马懿。可是没想到,他精心布置的棋子,全被曹丕一手打...
原创 2... 初次与你邂逅,便觉如旧友重逢。刹那间的交汇,似曾相知的情缘,犹如心中激起的火花,这般爱情如梦如幻,既...
距今百万年前“郧县人”长啥样?... 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26日电(记者 梁婷)距今100万年前的“郧县人”长什么样?湖北省博物馆26日公...
原创 这... 阿斗,蜀汉后主刘禅,三国时期蜀国第二代核心。虽然在位41年,可一直没有发明创造属于自己的理论、思想或...
《老街巷里的济南名士》系列作品... 作者:侯林 侯环 街巷,乃城市的骨胳与血脉,而名士与建筑,则是骨胳与血脉的支撑,有了它们,城市文化...
湖北省博物馆发布郧县人头骨化石...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12月26日,湖北省博物馆发布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复原像,揭开...
原创 幕... 为了呈现不一样的历史,我们深入研究日本庆应四年(公元1868年)4月11日,正式结束幕府统治,实行“...
原创 开... 为了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多少英雄儿女牺牲在了革命战场上,他们哪一个不是别人的孩子、别人的父亲或者...
原创 当... 多处树敌,双向作战,失败是必然的!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进攻驻守樊城的曹仁。 这...
一眼百万年!省博万件文物首次亮... 12月26日 湖北省博物馆 “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 重磅上新 湖北文旅带你抢先探馆 一起来...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上海提篮桥监狱释放被日军关押的人员,其中有一个人的出狱经历了一波三折。 这个人...
原创 司... 我们都清楚历史是写给胜利者的,作为皇帝,是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的,在古代以儒家的仁义之道,君为臣纲的思...
一眼百万年 极目楚天舒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湖北省博物馆重磅上新的“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即将开放,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