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百万年!省博万件文物首次亮相
迪丽瓦拉
2025-08-18 16:35:46
0

12月26日

湖北省博物馆

“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

重磅上新

湖北文旅带你抢先探馆

一起来欣赏国宝文物的风采

上新1.6万余件文物

约半数首次亮相

以“极目楚天”为主题的湖北通史展,分 “湖北古代文明展”“湖北近代风云”湖北现当代英杰”三个既独立又关联的展览。展陈面积总计约4300平方米,展陈文物1.6万余件,约一半文物系首次展出。

其中,“湖北古代文明展”,从百万年人类史讲到清代中期,遵循“彰显荆楚文化魅力、展示湖北文明发展历程、凸显馆藏文物特点、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理念,突出湖北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位及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湖北近代风云展”,重点展示晚清汉口开埠、洋务新政、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展现近代湖北人民探寻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及自立自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湖北现当代英杰展”以现当代湖北名人为中心,串联展示湖北现当代历史进程。

历时8年跨学科研究

揭示百万年前古人类模样

步入展厅,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即映入眼帘。该馆保管部主任蔡路武笑称,“别看这两件其貌不扬,可是国宝级文物,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珍贵资料,相比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明星文物毫不逊色。”

同日,湖北省博物馆还发布了镇馆之宝“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的复原像。

新发布的两个复原像,颧骨、鼻子、吻部都相对突出。参与过“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发掘工作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冯小波说,这些化石体现了早期人类的特点,经研究表明,“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女性,年龄25至45岁,距今约100万年;2号头骨化石,男性,年龄25至45岁,距今约100万年。

2017年6月,“湖北省郧县人头骨化石高精度扫描及相貌复原研究”工作正式启动,由湖北省博物馆、山西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组成多学科、多领域、跨专业的强大科研团队,开展了历时8年的艰辛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郧县人”1号头骨、2号头骨相貌复原像和复制件(左右两边黄色头骨为复制件)。图/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 摄

冯小波介绍,研究步骤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高精度扫描头骨化石和颅骨相貌复原。研究团队首先通过高精度工业级扫描仪,多次扫描“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科学、精准重建“郧县人”头骨化石模型;然后以颅骨为基础,以人体头面部的解剖学规律为依据,在颅骨模型影像上,借助雕塑、绘画和计算机图像等造型技术手段,塑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肌肤、毛发等细部,重建颅骨的生前面貌。

相关研究认为,“郧县人”脑容量不小,甚至大于之后的北京人,可能与“郧县人”生活环境与饮食结构有关。冯小波说,“郧县人”生活的学堂梁子位于汉江左岸、曲远河汇入汉江的河口。当时气候属亚热带气候,这里位于森林边缘,有少量草原,有水量丰沛的汉江,对远古动物和古人类而言,可谓水草丰美的宜居之地。可以想象,汉江边的“郧县人”生活还算“比较滋润”。女性成员采集野果,男性成员到草原、森林打猎,鱼类、肉类等食物资源比较丰富,这也许就是“郧县人”脑容量相对较大的原因。

12月26日,湖北省博物馆发布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复原像(左为1号,右为2号)摄/何宇欣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说,此次“郧县人”头骨化石相貌复原,集合了古人类学家、刑侦专家、三维复原专家、旧石器时代考古专家,是首次对距今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开展的科学的相貌复原工作,对古人类化石相貌复原具有较高参考价值,也是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一次生动实践。

据悉,1989年、1990年、2022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十堰市郧阳区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发掘出土3具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头骨化石,填补了古人类演化链条100万年时间节点的缺憾,为研究东亚直立人的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郧县人”头骨化石自亮相以来就震惊世界,两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登上美国《Discovery》杂志和英国《Nature》杂志。今年8月,“郧县人”被编入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郧县人”1号(右)、2号头骨化石。摄/何宇欣

冯小波表示,随着对“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的深入研究,相信对我国百万年人类史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化,也期待未来还会有更多“郧县人”的新发现。

众多精品文物

串起荆楚百万年

难得一见的 “太阳人”石刻被放置在独立展柜,其石板一面用简练的线条印刻人像,腰部两侧刻星辰,头顶正上方刻光芒四射的太阳,是长江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太阳崇拜图像。另一件黑色石雕像仅有拇指大小,却刻画得细致入微,其面部瞠目张口,神态生动逼真,是一件珍贵的原始石雕艺术品。

发现于湖北崇阳的 兽面纹铜鼓,为目前所见两件商代铜鼓之一,另一件藏于日本。与盘龙城遗址出土的 铜卣及铜钺、铜爵等大量青铜酒器,共同诉说着古代青铜铸造技艺之高超、青铜文明之辉煌。

云梦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语书》《秦律十八种》《法律答问》,与中国最早家信黑夫木牍等,为秦一统提供珍贵佐证材料。双面雕木梳及大量漆盘等日用品,则让人感受跨越时空的烟火气。

出土于云梦的“关内侯印”金印,体现了汉承秦制实行二十等爵制;江陵纪南城出土的三国吴“黄武元年”铜弩,由木弩和铜弩机两部分构成,是湖北三国文化的实物见证。

唐宋时期的湖北人文荟萃,展览以多项辅助展陈,集中呈现与湖北相关的诗歌、名人。罕见的宋代大型石刻及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父子相关的书、画、文献等,也亮相展览。

明代分封在今湖北的藩王众多,至清初,湖北基本确立了今天的行政版图。展览重点展出了多座明藩王墓出土的精美 “皇家遗珍”,及武当山传世的大型真武铜像等。一件腧穴针灸铜人立像,全身铸有15条经络和354个穴位名称,穴位的定位与明中期的医学文献一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策展挑战

在于通史的叙事模式

策展人、湖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曾攀介绍,尽管在南馆展出的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明星文物很震撼,圈粉无数,但对不少观众而言,仍渴望有一个能全面了解湖北历史的展览和场所。

“‘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正是用 文物加图文资料的形式,全面概述湖北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大事件。”曾攀说,策展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是通史的叙事模式,办一个从百万年人类史讲到现当代的通史展,在全国并不多见。在叙事手段、叙事方式、展览风格上,经反复论证、请专家把关,最后决定采用目前的三段式呈现。

曾攀还称,省博很多年没有办过全面呈现湖北近代风云、现当代历史的展览,此次展出的 众多文物都是首次亮相。其中不乏刘静庵画像、宋教仁七言对联、孙中山题“诚仁医院”横幅,董必武蓝衫改制的婴儿服、李先念使用的怀表、陈潭秋家书等珍贵文物。

编辑/楚小游

来源/湖北日报

供图/海冰

编发/湖北文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北平解放之后,中南海便被筹划修缮为中共中央办公地。 起初,毛泽东因为心里忌讳它曾经皇家御苑的身份并不...
原创 马... 在中文互联网,经常看到关公战秦琼式的一系列“斗兽帖”——从狮子和老虎谁是百兽之王,到满族骑射手与拿破...
原创 阳... 阳顶天是明教百年来不世出的奇才,眼光过人、精明厉害,他在遭遇大凶险、自知无法幸免时,留下遗命,让谢逊...
原创 成... 特别声明:本专栏根据真实历史资料所写,非虚构小说 本集主要人物表: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乞颜部可汗...
原创 在... 今天的“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的白炽灯泡,自此,各地的发...
原创 袁...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曹操以两万余人的力量,击败了袁绍十万人。然而拥有广大地盘、...
原创 1... 1975年2月,北京305医院的手术室中,周总理刚刚经历完长达4个小时的手术,医务人员正在进行缝合包...
原创 三...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时曾向太子少傅、宰相卫灌询问为何魏蜀吴三国未能统一天下,卫灌回应:“魏蜀吴的开国之主...
原创 宋... 宋仁宗被皇后打这一古代历史上的不同寻常事件确实让人咋舌。他在历史中被描述为极为仁义的皇帝,对大臣包括...
邢图讲座 | 论五代十国时期的... 主题:论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地位 讲座时间:12月29日15:00--16:40 讲座地点:市图书馆一...
《巫师3》编剧雅各布·绍马利克... 雅各布·绍马利克(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网12月26日报道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近日刊发题为《书写电子...
原创 清... 李莲英是晚清最有名的太监,极受慈禧太后宠幸,做了清皇宫40年大总管,可谓风光无限。 李莲英因慈禧太...
原创 朱... 在开国将军之中,有一位开国中将的经历颇为特别,他和朱老总关系不一般,他能成为开国中将,与朱老总对他的...
原创 “... 引言 许世友将军是众多将领中,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位。据说他长相是貌黑多髯,还曾经在少林寺中习得一身武艺...
今天毛主席诞辰131周年纪念日...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原创 志... 前言: 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经过了激烈的战斗,正在休息,而这时黑夜的天空中却传来了飞机的声音,不久一个...
原创 王... 王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学文学史的都知道,诗进大唐,并不是先讲“初唐四杰”,而是有个前缀的,首...
原创 《... 战国末期,诸侯相互攻伐,阴谋阳谋层出不穷,是人才荟萃的时代,这时期,七国名将如云,以秦国的白起、王翦...
原创 徐... 一个人能说会道,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能说会道的人总是处于众星捧月的位置。其实,人无完...
原创 刘... 荆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战略重地,它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湖北省,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由于交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