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朱由校:也许是大明王朝历史上最耐人寻味,最有意思的皇帝
迪丽瓦拉
2025-05-29 18:09:45
0

原标题:明熹宗朱由校:也许是大明王朝历史上最耐人寻味,最有意思的皇帝

(朱由校)

大臣们都知道的一个事实是,朱由校是个文盲。

但是大臣们只能在心里憋着,不能当面嘲笑皇帝。

哪个员工也不会当面嘲笑领导不会用photoshop,除非不想干了。

京官难做,谁都不想丢工作,所以大家只能心照不宣地忍着。

按理说皇家子弟,拥有的必然是全国最好,最一流的师资环境,但很可惜,万历皇帝在位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皇宫里睡觉,所以根本没时间管他这个皇太孙。

而泰昌皇帝朱常洛,登基只有一个月就领了便当,匆匆离世,更是无暇关心自己儿子的教育问题。

所以朱由校初登大位时,属于大字不识几个,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利索的状态。

时年,江西一带发生匪患,当地官员很有能力,迅速平叛。按照惯例,要往京师上道折子,跟皇帝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情况。

皇帝拿来折子一看,上书四个字:追奔逐北。

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我们为了平定叛乱,上蹿下跳,走南闯北,非常不容易。

没成想皇帝识字不全,把“追奔逐北”看成了“逐奔追比”。

四个字看错三个字,难度很大,咱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看错的,但他这么一看错,原意就发生了变化。

逐奔追比的意思是,追来追去我们也没能平定叛乱,匪徒带着赃物早跑没影儿了。

皇帝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抓人没抓住,还让人家带着赃物跑路了,于是当即决定,江西一道官员,全部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官员们懵了,自己打了胜仗,本来寻思讨点赏钱,没想到赏没讨到,反而把一年工资给混没了。

皇帝处理完内政,暹罗、琉球、扶余三国派使者来明朝进贡。

(紫禁城)

这事儿本来稀松平常,本朝国力强盛,近超元宋,远迈汉唐,周边各国臣服,有事没事儿就过来送礼。

这一趟三个小国一起来,送的东西那可真叫不老少。

紫金芙蓉冠、翡翠金丝裙、多罗醒酒木、五色水晶瓶。

都是各地的奇珍异宝,眼花缭乱,数不数胜。

各国使者把礼物清单汇总成一道折子,皇帝拿过来一看,头都大了。

密密麻麻的小字成行成列,自己根本认不全,看来看去压根不知道上面写了啥。

皇帝脑筋一转,寻思平时都来一位使者,这趟怎么来三个?搞不好是因为领土争端过来闹事来了。

于是我们的朱由校同志来了个临场发挥,勃然大怒,一甩袖子,直接在皇位上站了起来,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使者们面面相觑,认为大明朝的皇帝真是一届比一届不好伺候,现在光送礼都不行了,明天是不是还得割让点领土?

没文化的天启皇帝闹了很多笑话事儿,但他当了皇帝之后也不打算好好学习,提升一下自己的文化水平,反而搞起了副业。

朱由校的副业也很简单朴素,那就是做木匠活儿。

这位皇帝对木头似乎是有着一种极为特殊的情感,他人生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刨木头。

明朝有本风物志,叫做《旷园杂志》,书中曾详细地记述了皇帝爱干木匠活的内容。

里边曾说,朱由校曾经用木料在庭院中盖了个小宫殿,形式仿照乾清宫,样子可以说是一比一,精雕细琢,巧夺天工,就凭皇帝这手艺,考个木匠十级证书,问题不大。

皇帝不仅能造宫殿,宝船、假山、亭台楼阁、飞禽走兽,他全能用木料给你造出来。

可以不折不扣地说,朱由校在木头行业的造诣,是天纵奇才。

木材界的扛把子,木匠圈儿的大哥大。

但可想而知的就是,皇帝除了搞木匠工作之外,基本没时间管理国家。

大明幅员辽阔,沃土千里,奏折一封接一封,要事一件接一件,没有皇帝,一天也玩不转。

既然朱由校能每天憋在屋子里刨木头,那么自然有人替他办事,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魏忠贤。

(魏忠贤)

魏忠贤,字完吾,河北沧州人,年轻的时候是个地痞流氓,人生惨淡,混来混去没出路,也许是实在混不下去了,也许是老魏同志借鉴了正统一朝大宦官王振的发家史,所以魏忠贤一咬牙一跺脚,手起刀落,来了个引刀自宫,奔着紫禁城就去了。

这位仁兄万历年间进宫,一路打拼,终于在天启一朝获得皇帝信任,一举成为权倾朝野的人物。

魏忠贤的权倾朝野是大明独一份的,因为皇帝是个宅男,每天就在屋子里鼓捣木头,所以明朝的大事儿小情儿基本上都都让老魏揽下了。

对内,魏忠贤打击异己,忠臣志士要么挨抓,要么下狱,要么处死,最后朝堂上清一色全是魏忠贤的党羽爪牙。

对外,辽东的后金势力长驱直入,魏忠贤往战场上安排的总督、总兵被努尔哈赤打的是丢盔弃甲。

在魏忠贤的不懈努力之下,明朝的灭亡速度终于开始提速。

在网络上一直充斥着这么一种声音,那就是: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

有一些网友和专家学者认为,魏忠贤是明朝的大功臣,改良官场风气,调整军事结构,勤勤恳恳替皇帝打工,如果大明没有魏忠贤,早就灭亡了。

面对这样的言论,我深感无语。

一个祸国殃民,本该遗臭万年的人居然有被吹捧为民族英雄的可能,真是让啧啧称奇。

能拿魏忠贤当好人的,或许只有天启皇帝朱由校了。

因为魏忠贤同志总是在皇帝忙的正起劲儿的时候拿着折子去问皇帝的意见,皇帝刨木头刨的满头大汗,哪儿有时间处理国事,所以只能胡乱搪塞,让魏忠贤全权处理。

魏忠贤怎么处理?

一个地痞流氓出身的太监,当然啥也处理不了。

朝堂中乱七八糟,边疆上山河沦丧,皇帝反锁房门,刨木头刨的正起劲儿。

我很难去特别慷慨陈词的去批评天启皇帝,因为这位皇帝和那些古往今来的昏君都截然不同。

有些昏君好色,广采民女,下流龌龊。

有些昏君好杀,残害百姓,屠戮忠良。

另有些昏君,生来最好享乐,吃喝玩乐,每一秒都在燃烧国库的经费,

但朱由校并没有什么传统意义上的恶习。

史书记载,他为人宽厚,待人平和,对待大臣有礼有节,对待下人宽善仁和,唯一的爱好,就是刨木头。

而且还不是瞎刨,人家是刨木头界的艺术家。

但老天爷着实看不下去了。

天启六年五月,公元1626年。

北京王恭厂附近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爆炸事件,方圆百里,被夷为平地。

(王恭厂大爆炸)

一边爆炸、一边刮龙卷风,一边地震,连紫禁城都跟着抖三抖,房倒屋塌,差点没把天启皇帝给砸死。

如此天灾,又找不到来源,皇帝只好亲下罪己诏,检讨自己治国无方,惹得天神发怒。

结果前脚发完罪己诏,后脚各地的自然灾害又席卷了大明朝。

京师发洪水,江北闹旱灾,山东闹蝗灾,河南出现时疫,湖广颗粒无收。

灾民遍地,流民失所,整个明朝陷入了一种莫名的黑暗之中。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朱由校也终于忙完了自己的木匠活,但他并不打算亲政,或者到朝堂上处理国家大事,相反,皇帝认为自己在宫里待的时间太长,容易抑郁,应该到户外溜达溜达。

魏忠贤一听皇帝想要出门旅游,立刻安排人把皇帝接到北京西苑划船游湖去了。

长天一色,水面盎然。

皇帝站在船头,听着随行的大臣跟他报告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皇帝十分满意,在心里给自己又记上一笔。

殊不知,千里之外的流民灾民,早已家破人亡,辽东战场上的大明将士,拼死力战,也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西苑湖上,吹拉弹唱,歌舞升平。

一片天空之下,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该说不说,朱由校同志的命不是太好。

在船头站了一会儿,突然天色大变,一阵狂风刮来,居然直接把船给掀翻了。

皇帝落了水,大家七手八脚,十多分钟才救上来。

皇帝是救上来了,但却从此落下了病根。

朝中有个尚书,姓霍名维华,自称有灵丹妙药,能医好皇帝的身体,皇帝当然很开心,传令霍维华进宫献药。

老霍同志进了宫,掏出一瓶药水,名曰:灵露饮。

皇帝一听这名字,觉得非常高端,一看就是神药,深信不疑,连续服用半个多月,终于驾崩。

根据后世考证,这个所谓神药“灵露饮”,其实是嗖掉的米汤。

临死之前,他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信王朱由检,并且拍着朱由检的肩膀说了这么一句话:

“来,吾弟当为尧舜。”

朱由检就是崇祯皇帝。

(崇祯帝 朱由检)

崇祯是不是尧舜这件事有待商榷,但我作为作者,故事临近尾声,我倒有此一问:

十六岁的崇祯皇帝,从自己的哥哥天启手里接过这个千疮百孔的帝国巨轮之后,会将它驶向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

还是那句话,也许是深渊,也许是地狱,也许是光明的永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松... 明末清初,两大王朝曾经发生过两次决战,一次是萨尔浒之战,另外一次则是松锦之战。萨尔浒之战标志着明朝从...
原创 明... 在中缅边境有个特殊的小镇,这里的人既没有缅甸国籍,也没有中国国籍,属于无国籍的状态。摆在他们面前就两...
原创 嘉... 封建时期曾经出现了很多位皇帝,明朝诸位皇帝中有很多有个性的人,其中有一位皇帝后人评价大不相同,有人称...
原创 清... 为什么说清朝皇帝的儿子也不一定能当上亲王贝勒?以太祖努尔哈赤为例,嫡出的第一子褚英、第二子代善、第五...
原创 吴... 战国时,白起、李牧、廉颇、王翦合称四大名将。讲道理说,到了战国后期,基本也就这4人最给力了,不过战国...
原创 清... 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清代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也是保留原有服装传...
原创 让...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四百年铁血汉朝,出现了许多雄才大略的帝王。若论历...
原创 中... 中国自从秦始皇横扫六国之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就是皇帝了。泱泱华夏五千余年,从秦朝开始也有两千多年了,...
原创 丰... 丰臣秀吉在升任太阁之后,就丝毫没想掩盖自己对于海那边土地的贪婪。在向朝鲜使臣带有挑衅性质的假道伐明提...
原创 晚... 【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李鸿章】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世称“李合肥”、“李中堂”。作为晚清洋务运动主要领导...
原创 民... 近日,某大学校长卸任,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他的“白字事件”,“鸿浩”演讲,还有那五味杂陈“道歉信”...
原创 老... 这世上最难看透的或许就是人心了,在历史的过往中,许多的历史故事给人们沉痛的教训,人们常说礼义廉耻,在...
原创 四... 张荣森 张荣森(1917—1984)。生肖:蛇。四川省通江县人。 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
原创 为... 世界上的 文明古国 ,古埃及可以说是名列前茅遥遥在先的,古埃及的文明到今天已经被搁置了,并没有被延续...
原创 西... 唐朝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之一,它在华夏民族的基因里落下了深刻的印记。人们提到唐朝,总是喜欢称呼它为...
圆桌|聚焦明代学者王圻,他的学... 王圻(1530—1615),字元翰,号洪洲,是明代中后期一位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的学者。近澎湃新闻获悉...
原创 《... 《蜀锦人家》原著小说就叫《蜀锦人家》,小说是桩桩所著,剧版会在优酷上线播出。原著小说以蜀锦的发扬传承...
原创 靠...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都以其鲜明的特点而为后人所铭记。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汉朝和唐朝以其极为...
原创 西...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从前很远,远到成为过往,从前又很近,近到只是昨天发生的事情。这些...
原创 他... 引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强盛的一个朝代,其延续的时间也长达289年,在唐朝最为强盛的时候,可以算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