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聚焦明代学者王圻,他的学术如何影响当下
迪丽瓦拉
2025-07-28 03:33:08
0

王圻(1530—1615),字元翰,号洪洲,是明代中后期一位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的学者。近澎湃新闻获悉,10月15日,由上海市历史学会、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嘉定区江桥镇人民政府主办,嘉定博物馆、嘉定区江桥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承办的“明代思想家王圻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秦古美术馆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文博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地方历史研究者等,共同就王圻的生平、著作、学术贡献及其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王简 张芑 《王圻像卷》来源:山西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编. 形妙神合 明清肖像画[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5.07.

王圻出生地与生平经历

王圻(1530—1615),字元翰,号洪洲,是明代中后期一位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的杰出官员、学者。近年来,随着对王圻研究的深入,其出生地、生平事迹以及学术贡献,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顾宏义教授在大会上作关于《王圻全集》编纂情况的主旨报告。《王圻全集》是上海书店出版社的重点出版项目,内容包括《谥法通考》《新刊礼记裒言》《续定周礼全经集注》《续文献通考》《东吴水利考》《重修两浙盐志》《万历青浦县志》《稗史汇编》《三才图会》《王侍御类稿附补遗》,并附录《王圻年谱》及王圻传记资料汇编。由顾宏义领导的学术团队整理点校,在充分吸收前人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着求真求全的原则,尽可能地将目前能够搜集到的王圻论著,经甄别后,用规范的古籍整理方法,予以校勘、标点,计划出版规模最大、收录最齐、超千万字的《王圻全集》。

学术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学术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黄纯艳教授的发言认为,作为一位典型的传统科举士大夫,王圻具备深厚的学术素养,其知识体系中,既有程朱理学等传统学问,又有面向现实的经验知识,涵盖博物学的广泛内容。当然,在王圻的知识体系中,技与道是紧密相连的。致仕后,他的造园、修纂《青浦县志》《东吴水利考》等实践,又体现出乡居士人与地方治理之间的紧密联系。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张剑光教授的《王圻的生平与学术贡献》,详细梳理王圻的生平事迹,包括其籍贯、家世、仕途经历等,并重点介绍王圻在文献学、历史学、水利学等方面的学术贡献。他指出,王圻是一位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的学者,其《续文献通考》《三才图会》《稗史汇编》等巨著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学术价值。

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四卷 (明)王圻撰 明万历三十年(1602)松江府刻本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夏咸淳研究员的《试论明代史学巨匠王圻》,从王圻的籍贯、仕途、著作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王圻作为明代史学巨匠的地位和影响。他指出,《续文献通考》《三才图会》《稗史汇编》,是合“典史” “图史”“稗史”而合天地万物各类知识为一体互通又开放的知识巨系统,王圻当称得上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他是知识的研究者、传播者,尤其重视向民众传播百姓日用知识,也重视向士人阶层传授日用之学,有用之学。王圻的这些学术思想显然受到明代中晚期“百姓日用之道”“百姓日用之学”的思潮影响,并以自己的学术成果和知识力量为新思潮推波助澜。

原嘉定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陶继明的《王圻家族与福田寺的渊缘——兼论福田寺的两通碑文》,探讨王圻家族与上海万佛寺前身福田寺的深厚渊源,并详细考证近期在江桥五四村福田寺旧址起获的《重建福田庵记》《重建福田寺碑文》两通碑刻。

《重建福田庵记》碑刻(拓片)(主办方供图)

王圻所撰《重建福田寺碑文》碑刻拓片(主办方供图)

嘉定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徐征伟的《王圻与嘉定》通过《王侍御类稿》等文献,揭示王圻与嘉定县文人的紧密联系。他指出,王圻与嘉定县有着频繁的互动,其交游广泛,与嘉定县的世交故友及官员多有交往。

江桥乡土历史研究者李宁的《王圻故里之辩》,通过梳理地方文献,论证王圻故里应位于今嘉定区江桥镇五四村的大宅里,即王家庵附近,而非青浦或诸翟。王圻家族长期居住在王家庵,并在此营造著名的“梅花源”。文章还提及王圻墓地的位置,进一步证实其故里的具体位置。

嘉定博物馆馆员张行刚《考释——兼论王圻故里》从新发现的《重建福田寺碑文》碑切入,并结合嘉定、江桥地方志中有关福田寺的记载,从考古与文献结合的角度阐明王圻故里就在今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同时,抓住碑文记载中的“沙洪”、“里人王圻”的关键信息,结合王圻编纂《东吴水利考》《重修两浙盐志》和相关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照明代文献中的历史图像,确定明王圻籍贯为松江府上海县江桥镇王家庵村,该村位于松江府三十保十图,且在吴淞江旧江以北。同时,他指出明代文献中有关“江桥驿”、“江桥镇”等记载的新发现,对梳理江桥的起源发展史也具有较大的意义和价值。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文化委员会原主委朱少伟的《王圻与“梅花源”》, 探讨“梅花源”的具体位置,通过实地寻访和史料考证,认为“梅花源”位于今嘉定区江桥镇五四村的大宅里。

《三才图会》研究

王圻的《三才图会》在中国古代类书编纂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重要文献。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对《三才图会》的研究逐渐成为王圻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与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三才图会》进行深入探讨。

三才图会一百六卷 (明)王圻辑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王圻刻清黄晟槐荫草堂补刻本

《三才图会》(资料图)

张剑光教授的《王圻的生平与学术贡献》指出,《三才图会》作为我国第一部图文并茂的百科式图录类书,不仅内容广博,而且在体例上有所创新,对后世类书编纂产生较大影响。在编纂该书时,王圻等士人不但接受西方的地理知识,而且也是积极的传播和鼓吹者。《三才图会》对此后中国古代的类书编纂产生较大的影响。现存最大的类书是清前期的《古今图书集成》,从《三才图会》里采用大量的资料,如明伦、博物等“汇编”中的人事、艺术、山川“典”,直接照录《三才图会》中的原文、原图。

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李天纲教授的《〈三才图会〉与明清江南文化》叙述王圻的生平、仕途及其与江南学术圈的关系。在阐述《三才图会》的内容、编纂背景及其与“西学”的互动之后,强调该书在明清江南学术转型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三才图会》是明清时期上海地区文化繁荣、学术进步、思想领先的代表作,并指出王圻、王思义父子和《三才图会》是江南学术近代化、世界化的案例。

《三才图会》牵牛(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上海大学历史系舒健副教授的《〈三才图会〉中域外〈人物卷〉与〈异域图志〉的关系》,提出《三才图会·人物篇》很可能采摭自《异域图志》,而《异域图志》则与《异域志》及其原书《赢虫录》关系密切。他提到剑桥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异域图志》一书,该书对理解《三才图会》的域外知识来源具有重要意义。《三才图会》在编纂过程中借鉴和吸收《异域图志》等前代域外知识文献,但同时也进行创新和拓展。

《三才图会·人物篇》(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邹其昌教授的《〈三才图会〉与中华考工学体系思考》阐述《三才图会》在设计学领域的基本贡献,指出《三才图会》是中国传统图像文献的集大成者,是一部中国式的传统设计学知识体系建构史著作——中华考工学设计学体系建构史著作。并重点探讨《三才图会》与中华考工学体系建构的关系,并讨论《三才图会》在当代的价值。

上海工艺美院非遗理论与应用创新基地负责人方云的《〈三才图会〉中的江南传统手工棉纺织业图景》,叙述《三才图会·服饰卷》内容与价值,指出该书通过大量图像资料生动展示明代及以前的服饰形制。《三才图会·器用卷》中列举棉纺织相关工具,其中脚踏多绽纺车就是以黄道婆的脚踏三绽纺车而来。

其他专题研究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启元的《王圻的〈东吴水利考〉及其水利学贡献》认为,王圻的《东吴水利考》论述太湖地区的水利问题,尤详于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四府。而其中对吴淞江的相关论述,包含实地考察资料,尤为珍贵。

嘉定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顾建清的《王圻〈东吴水利考〉简述》,介绍王圻《东吴水利考》的内容、特点、作用及影响,该书详细记录苏、松、常、镇、嘉、湖七郡的水利情况。王圻在该书中强调治水兴农的重要性,提出具体的治水建议。该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还为后世治水提供重要参考。其对张国维编纂《吴中水利全书》及林则徐治理太湖水患等产生深远影响,体现王圻在水利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南钢副研究员的《王圻研究:基于教育学视野的一种考察》,从王圻的办学实践、人才选拔思想、知识观及其教材编撰思想、教育管理思想、家庭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深入探讨王圻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旧社会人们加入哥老会,又叫“烧袍哥”。原来袍哥开山立堂,效法古人结拜之风,要烧三把半香,取义气相期的...
原创 杜... 1948年11月22日,华东野战军主力以近40000人的伤亡代价,终于全歼黄百韬第七兵团,粟裕将军总...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李世民顺利登基成为皇帝,而李元吉的媳妇,也就是李世民的弟媳...
原创 古... 很多人都喜欢看古代战争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一定对古代士兵强攻城池的情景不会陌生:攻城军队通常拿着云梯靠...
原创 关... 相信大家看《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喜欢上蜀国里面的主人公之一关羽。在公元219年,三国...
原创 古... 国都,乃一国之中心,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身,各朝各代建立都城都要结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地理位置、...
原创 害... 一直以来,因为各种各样的解读,我们所认为的杨修之死其实特别简单,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很诡异的,绝大多数...
原创 宋... 全文共1646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宋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中非常特殊的一个,从政治、经济、军事各...
原创 古... 文 | 陈飞 提要:在韩流文化风靡于中国年轻人团体中时,很多人自然而然地会在自己现实生活中代入许多韩...
原创 古... 一听到王爷二字,大家都会认为他肯定是皇室贵族,但其实王爷这个称呼不仅仅限于皇室中人,一些对国家做出巨...
原创 是... 1、韩信功高盖主 刘邦的江山大半是韩信打下来的,最后垓下之战,如果没有韩信的帮助,刘邦能不能打败项羽...
原创 退... 无论是当今还是古代,退休是官员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古代退休叫致仕,官员在任上为国效力,劳苦功高,随着年...
原创 《... 《嫣语赋》侯府夫人却能接受青楼女子,梁翊母亲真是不一般 门当户对很重要,在封建时期别人把这个就看得...
原创 光... 光绪帝由于后继无人,就由慈禧做主过继了溥仪继承大统,溥仪也成了“末代皇帝”,在溥仪继位之前,才不过几...
原创 古... 在古代作战中,城池攻守是最为常见的,对于守城的一方来讲,有着地利之便,但他们为何不死守城池呢? 天时...
原创 死...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明君,他谦虚纳谏、知人善任、恭俭爱民,开创“贞观之治”。所有的这一...
原创 顺...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6岁登基,起初朝政事务交由摄政王处理,12岁那年多尔衮去世后开...
原创 关... 如果以关羽的战绩来衡量,他在曹营中将无人可比! 如果关羽真的投降了曹操,他很可能会混得非常惨! 曹操...
原创 1... 在一些苏联历史学家眼中诺门坎战役带有一定程度的“内战”色彩。 1939年5月,日本和苏联在中国诺门坎...
原创 他...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应该是中国历史最草根的皇帝,他的出身比汉朝开国皇帝刘邦还差,刘邦当时好歹是个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