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金庸小说中,朱元璋出身明教,历史上明朝真的与“明教”有关吗?
迪丽瓦拉
2025-07-28 03:32:28
0

引言

汉代有祭祀四季的礼制,每个季节都有一首郊祭歌曲来对应,《汉书·礼乐志》中记载夏季的歌名为《朱明》:“朱明盛长,敷与万物。”朱明意指夏季,五行属火。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将“明”定为国号,据说有一个原因便来源于“朱明”的含义。

众所周知,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很多人物和故事都是有历史原型的,在《倚天屠龙记》中出现的明教同样如此。在小说中,六大门派将明教称为魔教,对之颇为忌惮,还曾经围攻光明顶。但是明教明明是以抗元为己任的,为何成为了魔教呢?在小说的最后,朱元璋将国号定为“明”就是因为他出身于明教,并且在称帝后对助他夺取天下的明教铲除,然而历史上的朱元璋对明教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朱元璋剧照

01

金庸在这部小说中的明教并非全然虚构,关于明教,在历史上确实有这个教派,而且影响力巨大,它也确实被称为魔教。朱元璋在还没有称帝之前,所率领的起义军就是明教,在他登基称帝之后,曾采取一系列措施禁止明教。

明教在中国的历史很长,它最早起源于古代波斯萨珊王朝,大约在公元三世纪中叶由摩尼所建,所以又被称为“摩尼教”。这个教派从西域传入漠北,随后进入中原地带。在那时候,摩尼教并不发达,因为中原地区还是以佛教为主。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佛祖统记》记载:“波斯国人拂多诞,持二宗经伪教入朝。”此时的摩尼教才通过官方,正式传入中国。

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下令灭佛毁寺,摩尼教和道教等民间信仰结合,产生了一个名为“明教”的新教派,并秘密流行于江南地区。

▲唐武宗画像

此时的明教依然比较弱小,但是正如乱世出英雄一样。宗教也常常会在底层百姓最艰苦绝望的时候,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从而发展壮大。

混乱的五代十国成为了明教最肥沃的土壤,此时明教所宣扬的教义是: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来临。明教教主成为救世主以及光明的化身,吸引来无数身处人间地狱的百姓成为教徒。这个时候明教的教众大多数都是普通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和统治阶级的压迫,正因为如此,所以悍不畏死者众多。

五代后梁贞明六年(公元920年),后梁毋乙和董乙带领着明教教众起义,当时还建国立了国号,这就是历史上的“毋乙起义”。虽然这一次规模较小的起义很快被后梁军队镇压了,但当时明教在东南一带已经广为传播。

▲《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使者

02

到了北宋时期,贸易经济发达,但由于其资源倾斜和两极分化严重,普通百姓的日子依然不好过,明教依然在低级阶层中广受欢迎,并且逐渐发展成一股庞大的势力。在这一时期,由于明教提倡教徒食素。

再加上创派祖师摩尼的名字中有个与“魔”同音的“摩”字,所以明教也被称为“吃菜事魔”教,这也就是“魔教”这个称呼的由来。

明教发展到这一时期,在小说中的“六大门派”看来确实会觉得那是邪魔外道。所谓六大门派,每一个都是世代流传,有不少达官贵人是他们的信仰者,有庙宇,有道场,有皇帝册封,有百姓供奉。

而明教的教徒几乎全是社会最底层的民众,还常常寻衅滋事,站在当政朝廷的对立面,在名门正派眼里,可不就是魔教么。

▲方腊起义画像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方腊带领摩尼教徒在江南一带起事,周边各地的明教教主及教众纷纷响应并加入。这次起义聚集了几十万起义军,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拿下了江南八州,并将之分设为四个军区。

03

方腊起义是明教自诞生以来产生的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此次起义被朝廷镇压之后,明教也遭受到了大规模的打压,不得不转入地下,并不断和白莲教、弥勒会等民间教派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潜伏在民间的秘密教派。

▲红巾军起义画像

虽然如此,但是由于明教教徒来源于数量巨大的底层百姓,所以在经历宋元两代之后,并未没落,反而发展壮大,在中国境内广为分布。

在方腊起义200多年之后,白莲教的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在安徽发起了起义,他们打着“明王出世”的旗号,在中国发起了盛大的反元斗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红巾军起义。

所以在历史上朱元璋加入了红巾军,在《倚天屠龙记》中,将之描述为明教弟子,也并不离谱。只不过明教教主可不是张无忌,而是韩山童的儿子——小明王韩林儿。

结语

关于明朝定国号的原因,直到现在,史学家们依然在众说纷纭。根据《明史》记载,这个国号是朱元璋采用了刘伯温的建议,从五行相克的道理上来定的。至于在他手握大权之后,为什么要禁止明教发展,其实也很好理解,朱元璋对于这种民间教派对政权的威胁十分了解,他当然不会任之发展壮大,不加以铲除和限制才让人奇怪呢。

参考资料:

《汉书·礼乐志》

《佛祖统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现在古代剧是非常盛行的,所以很多人对于清朝的了解还是很多的,那么肯定很多人都听过“御前带刀侍卫”这个...
原创 古... 旧社会人们加入哥老会,又叫“烧袍哥”。原来袍哥开山立堂,效法古人结拜之风,要烧三把半香,取义气相期的...
原创 杜... 1948年11月22日,华东野战军主力以近40000人的伤亡代价,终于全歼黄百韬第七兵团,粟裕将军总...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李世民顺利登基成为皇帝,而李元吉的媳妇,也就是李世民的弟媳...
原创 古... 很多人都喜欢看古代战争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一定对古代士兵强攻城池的情景不会陌生:攻城军队通常拿着云梯靠...
原创 关... 相信大家看《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喜欢上蜀国里面的主人公之一关羽。在公元219年,三国...
原创 古... 国都,乃一国之中心,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身,各朝各代建立都城都要结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地理位置、...
原创 害... 一直以来,因为各种各样的解读,我们所认为的杨修之死其实特别简单,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很诡异的,绝大多数...
原创 宋... 全文共1646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宋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中非常特殊的一个,从政治、经济、军事各...
原创 古... 文 | 陈飞 提要:在韩流文化风靡于中国年轻人团体中时,很多人自然而然地会在自己现实生活中代入许多韩...
原创 古... 一听到王爷二字,大家都会认为他肯定是皇室贵族,但其实王爷这个称呼不仅仅限于皇室中人,一些对国家做出巨...
原创 是... 1、韩信功高盖主 刘邦的江山大半是韩信打下来的,最后垓下之战,如果没有韩信的帮助,刘邦能不能打败项羽...
原创 退... 无论是当今还是古代,退休是官员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古代退休叫致仕,官员在任上为国效力,劳苦功高,随着年...
原创 《... 《嫣语赋》侯府夫人却能接受青楼女子,梁翊母亲真是不一般 门当户对很重要,在封建时期别人把这个就看得...
原创 光... 光绪帝由于后继无人,就由慈禧做主过继了溥仪继承大统,溥仪也成了“末代皇帝”,在溥仪继位之前,才不过几...
原创 古... 在古代作战中,城池攻守是最为常见的,对于守城的一方来讲,有着地利之便,但他们为何不死守城池呢? 天时...
原创 死...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明君,他谦虚纳谏、知人善任、恭俭爱民,开创“贞观之治”。所有的这一...
原创 顺...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6岁登基,起初朝政事务交由摄政王处理,12岁那年多尔衮去世后开...
原创 关... 如果以关羽的战绩来衡量,他在曹营中将无人可比! 如果关羽真的投降了曹操,他很可能会混得非常惨! 曹操...
原创 1... 在一些苏联历史学家眼中诺门坎战役带有一定程度的“内战”色彩。 1939年5月,日本和苏联在中国诺门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