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青天”名义的清朝“京控”制度,为何最终不了了之?
迪丽瓦拉
2025-05-30 05:07:07
0

原标题:打着“青天”名义的清朝“京控”制度,为何最终不了了之?

一:

“京控”是什么?,在清朝时期这是一个发展成熟的制度,即上京城告状。虽然传统中国在很早时期就已经存在着“京控”的行为,但实际上直到清朝中期“京控”才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此以后一直困扰着清政府,直至灭亡。在古代社会之中,庞大的官僚机构在治理帝国过程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贪官污吏,在此里边,冤案也掺杂其中的发生着。

想要抚平人心,这些冤案,必定需要一个得到控诉的地方,除了什么造反起义以外,另外一个可行之路,那就是上京申冤!皇帝则为最后的制裁者,那也就是最后的“青天”。说白了皇帝本人为了人民社会树立了一个最后青天的形象,使大家不至于对朝廷失去信心,不管到最后有没有为申冤人归还一个清白,但也起到了很大的心理作用,以这种所谓的制度来弥补庞大官僚机构的弊端。

二:最后的“青天”

在古代法律上允许平民百姓直接向皇帝申冤,一般称为叩阍制度。这种制度虽然好可以抚平民心,也可以安慰人民,但这种好并不一定是落实的好,也就是说你想申冤不一定就可以申得成功,不是在衙门面前哭天喊地就可以了的。

1:“京控”在清代大力推行的原因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心知肚明,虽然皇帝是最后的“青天”,但这个青天不是神,而是操劳国事的皇帝,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把每个平民百姓的申冤案件一个个审查。所以也就形成了京控制度,在清朝时期开始形成制定,根据申冤的地点的不同,对原申冤的方式作出区别,直接跪拜宫门或者是皇帝驾车“叩阍”,在督察院,部步统领衙门等,投递呈词者,这样子则被称为“京控”。

可能大家有点难以理解,其实说白了“京控”脱胎于直接向皇帝告御状,即是“叩阍”制度,而他们两种关系差不多。但“京控”明显减轻了皇帝的负担。可以申冤的对象也不只有皇帝一人,可以通过都察院,步军统领衙门等一些机构。有了这些机构而又恰恰产生了极大的官僚系统。

在清朝时期,朝廷是鼓励大众“京控”而非是“叩阍”。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其实我感觉在那个时期皇帝可能也烦,每天有这么多人来“叩阍”。为了使更多人选择“京控”,在那个时候朝廷也做出了许多措施。“叩阍”的成本大幅度提供和困难度增加,可能这就变成了人们总是说的皇帝是你一个平民百姓能见的吗?其实这也就是朝廷的小伎俩。

即便是“叩阍”的获罪几率很高,申冤几率很大,但是一个平民百姓来说所需要的成本很大。而“京控”则有所不同,成本不高,有时候可以得到“免议”,也就像现在的无罪释放一个道理,也会出现贪污受贿的现象,即便是案情比较严重,但这种关系在里面,也会得到较轻的定案。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即便是这种现象的存在,但由于自身并承担不起太大的成本,又想让可恨之人得到惩罚,就常常会选择“京控”。除了说这些以外,康熙和乾隆两代皇帝为了避免“叩阍”现象出现许多不良情况,也分别做了不少措施。

2:康熙帝时期时

像康熙帝这样的皇帝比较仁慈,大多数情况下不会用在惩罚方面下重手,而是以视而不见的方法来应付。一生中六下江南,也经常外出狩猎。而在这种时候,许多百姓会借此机会来进行“叩阍”。即便如此,康熙也还是视而不见。

“此断不可收览!民人果有冤抑,地方督抚等官尽可申诉;今因联巡幸,纷纷控告,不过希图幸准,快其私怨。若一经发审,其中事理未必皆真,地方官奉为钦件,转转驳讯,则被告与原告之人皆致拖累。以小忿而破身家,后悔无及矣”这是康熙帝在路过宿迁县时,遇到“叩阍”者时对侍卫说的一番心里话。

大概的意思是,如果我受理了,以后这种事情会更多,而且在这些人里面,肯定有一些是不真实的,如果惩罚过度,则不公平,所以还是视而不见了好。在我看来,康熙身为一国之君,这样的办法,虽然不利于司法公平,但为自己省去了许多麻烦,也算是个不错的方法。

3:乾隆帝时期

而乾隆帝则就不一样了。乾隆时期开始,叩阍哲不管是有冤屈或者是没有冤屈,都经常被治以冲突仪仗重罪,意思就是说,即使你申冤是真的,也有很大可能会受到惩罚 所以许多平民百姓来选择京控。但如果你没钱,没有贿赂官员的行为,可能也会挨打。

这是因为平民申冤丢的是地方官员的脸面,表示了地方官员的不作为,管理的不好而造成的,所以申冤者则要受到地方官员的惩罚,像《大清律例》里载:“凡军民词讼,皆须自下而上陈告。若越本管官司、辄赴上司称诉者(即实亦)笞五十”。

相比叩阍,的确是轻松许多,但也有所危险。可能大家会想到像电视里面的情节,进京告御状。其实在乾隆时期,你想进京告御状可不一定就能进京。就像古文里记载到的一个例子。

道光13年里,直隶广平府肥乡县民人常守金和张宗启等呈控常守银与张宗明赴县完粮,因见张小妮被诬为贼,其父张祥与捕役发生口角,被刘勃等喝令殴打,门丁捏禀该县,即行责押。捕役复诈赃京钱三百吊,不给就被杖一百,先后因伤残命,后来府控,该府委员验明多伤。两人要去京控时,该县竟然“派差截拿”,不欲其进京。

4:抑制叩阍的原因

朝廷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可能都想责怪于朝廷,责怪于国君,换个角度来想,这样子安排不过是皇帝操劳国事,过度繁忙,而且申冤太费时间,也为皇帝的安全所做了考虑。因为叩阍这种制度是要在皇帝出行时来进行的,而你要皇帝出巡,虽然护卫重重,但肯定不会有宫中安全,皇帝的性命不能保证,所以这极其危险。

三:嘉庆帝改革

京控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发展,在经历历代的改革,最值得说的还是嘉庆对京控的审判方式的改革。

1:嘉庆改革开始

嘉庆四年以前派申和提审已经不再作为常规的处理方式,则代替的是采用奏交,咨交,驳回三种处理方法。嘉庆15年以后,为了加强对地方审理监控案件的监督,要求各省每年两次向中央集中上报对本省京控案件的审理情况。

即便是如此,加上了前三种处理方式,但一些案情,特别是轻微的民事事故,和一些案情重大案情, 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审查案件的官员也极难把握,事实上也正是这种规定的模糊性,反而成为了皇帝,可以用来对官员进行敲打和监督的工具。

而在嘉庆4年里,终于真正掌握了权力的嘉庆帝决心,改革前朝弊端。措施之一就是,广开沿路,开放京控。官僚主义的现象不在明显话,贿赂减少,京控不仅是国家展现司法正义的场所,也变为了被视为朝廷体恤民情的重要标志。

2:嘉庆过后,京控变成了皇朝的无奈

嘉庆四年开放京控,既是对新政朝展现一种新气象的宣誓,同时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申冤案情中以前模糊性的标准化界限已经有了规定与条例,但由于这样的改革,使得叩阍的现象增多,也加重了自身的公务,这是嘉庆帝在宣布开放京控时没有想到的 。

虽然自身对都察院的懒惰风气不满,自身也说过不怕审理案情,而在时代的变化下,嘉庆帝不在任位后,不是每一位皇帝会像嘉庆帝一样愿意花这么多的精力在这些事情上,所以嘉庆以后再对京控案件处理方式的改革在无出现。这样的停止也预示着中国最后一个皇朝在京控这个制度上的无奈与无能,慢慢的则变成了官僚主义的资本交换场所。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叙述,已经是打破了我们本固有的观念,也就是认为上京告御状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却不知道长达几个朝代的京控和叩阍制度到并不是人们所想要到公证的地方。但这个延续了几个朝代的制度,即便是到了大清皇朝灭亡时期它也一直存在,这也说明了即便是多腐败无能,其中也有其法律和制度所在。

清朝政治体制解决不了,其无法从根本问题解决问题,金控作为民众深渊的最后渠道,一旦完全丧失其功能,民间之小民很可能选择弊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社会动乱便不可避免。在嘉庆朝后,不得不承认,京控逐渐成为清朝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地方接案现象接而不管,而又导致了京控现象在扩大,这也伴随着清朝的政治体系,到了最后的灭亡时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史... 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儿:父皇,我先走一步,孙:爷,我也顶不住了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出于封建王朝制...
原创 两... 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得到消息中央红军即将到达懋功地区,为了帮助中央红军能够顺利到达懋功实现两大...
原创 中... “每个族群的居住地都生活着其他少数族群,而且大部分族群都有成员以少数族群的身份生活在其他族群控制的地...
原创 3... 3位深入人心的历史人物,其实是杜撰出来的!有1位甚至进了课本 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能留下名字,很难。...
原创 唐...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全世界公认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
原创 中... 一朝改革开放,促成了盛世中华,毫无疑问,于别国而言,我国是既神秘又富饶的东方巨龙。自建国以来,我们千...
原创 隋... 第一名罗士信 他是秦琼的傻弟弟,山东省济南市人,自幼父母双亡,被美髯公王君可收养,起名罗士信,后秦琼...
原创 秦...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秦广王是阴曹地府的阎王之一,为十殿阎王中的第一殿殿主,专司人间寿夭生死,统管吉凶,...
原创 刘...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即便是忠心耿耿的萧何,在刘邦称帝后,也差点落了个被诛杀的命运。其实在刘邦准备诛杀...
原创 晚... 晚清老照片:小妾与原配趾高气扬冷笑合影,衙役给七品县太爷磕头 史记丹青 发布时间:2022-03-2...
原创 刘... 说起三国,我们很多人都会想到刘禅,因为他当年乐不思蜀,让后人们一直认为他确实是扶不起的阿斗,是个愚笨...
原创 雍... 标题:雍正在位十三年,他有多疯狂?留下一千多万字,有一嗜好至死不渝 雍正帝,一个站在清朝历史顶峰的...
原创 刘... 楚汉相争的历史其实仅仅8年的历史,自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到公元前202年刘邦一统。但这八年时间,可...
原创 “... 如同历史上的众多军阀一样,民国的军阀们麾下的大将也会被人组成各种“组合”,例如五虎上将、八大金刚、十...
原创 隋... 瓦岗寨最早的领导人并不是李密而是瞿让。他勇力过人,骁勇善战。他手下也网罗了不少能人,如武艺超群的单雄...
原创 雍... 清世宗雍正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皇帝,在位十三年,勤于政务,锐意进取,颇有政绩。在史学家的眼中,雍正虽...
原创 大... 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爱新觉罗皇太极,他继承了努尔哈赤的汗位,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手建立了清朝,大力发展...
原创 浅...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便正式成为了中国社会长达数千年的官方主导思想。 虽然儒学本身...
原创 参... 笔名:庞眉书客 简介:文史不分家,我想两手抓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晚清曾有过日本留学潮,是因为...
原创 为... 1933年至1944年,是“新疆王”盛世才统治新疆的时间。“有奶就是娘说”的就是新疆王盛世才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