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到底是怎么当上皇帝的?真是像传说那样毒杀康熙修改遗诏吗?
迪丽瓦拉
2025-07-28 11:03:49
0

清世宗雍正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皇帝,在位十三年,勤于政务,锐意进取,颇有政绩。在史学家的眼中,雍正虽然污点较多一些,但基本上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人物。然而在老百姓的印象中,最为津津乐道的还是雍正继位之谜。关于雍正继承皇位,历史学家有好几种说法,那么究竟哪一种是真的呢?

1.修改遗诏说

这种说法认为康熙本来是把皇位传给十四子允祯的,而且也写好了遗诏“传位十四子”,可雍正却和他的同党暗地里把诏书中的“十”字改成“于”字,这样诏书就成了“传位于四子”。于是他通过这种手段抢夺了弟弟的皇位。

但这种说法却找不出任何史料进行支持,主观臆断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这种说法也有明显的漏洞,因为根据清朝的用语规范,传位诏书均写为“传位皇某子”,如果将“十”字改成“于”,就成了“传位皇于四子”,明显就说不通了,而且在清代的诏书中,用的都是“于”的繁体字“於”字,没办法改。此外,清代诏书都是满、汉两种文字写的。满文是竖写的,很难更改。所以雍正想通过修改诏书来夺取皇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2.弑父篡位说

这种说法说雍正为了夺取皇位,在康熙病重时,给他进献了一碗参汤,康熙喝完后就驾崩了。而且雍正之所以不敢葬在康熙陵前,就是毒死了父亲。心中有鬼,不敢见康熙。

康熙帝

这种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据记载,颇懂医术的康熙生前并不爱食人参,他曾说过,人参对南方人合适,对北方人并不适合。曹雪芹的祖父、江宁织造曹寅病重之时,苏州织造李熙曾上奏康熙代请赐药,康熙在奏折中曾批示: 曹寅的病就是因为人参吃太多而导致的。雍正作为康熙的亲儿子,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况且就算雍正真想投毒的话,皇帝的饮食检查也是异常严格的,甚至还会有专人试毒,投毒搞不好会弄巧成拙,把自己给搭进去。

3.年羹尧遗子说

这种说法认为,雍正的母亲德妃,在入宫前曾与年羹尧私通,怀了他的孩子,所以进宫以后仅8个月就生下了雍正。后来年羹尧为了帮助儿子夺取皇位,就偷偷地修改了康熙的诏书。

年羹尧

这种说法就更是无厘头了,因为雍正生于公元1678年,年羹尧则生于公元1679年,年羹尧比雍正还小,怎么可能是他的父亲呢?这种说法完全是后人为了黑雍正而胡编乱造出来的。

4.隔代传位说

这种说法认为,康熙特别喜欢雍正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面的乾隆皇帝,并亲自把他带来身边进行培养调教。所以康熙选择让雍正继位,很大程度上是想以后让弘历继承皇位,这样康熙身后的盛世又起码可以再延续两代,所以雍正其实是沾了儿子的光。

弘历

但其实这种说法也缺乏依据,当时康熙的众多皇子尚未搞定,按胤禛的说法,直至临终时才 “仓促之际一言而定大计”,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跳过儿子去选第三代接班人?

而且据考证,弘历出生于承德避暑山庄围墙外狮子沟的草房里,自幼在狮子沟读书。康熙直到弘历10岁时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孩子,而且在一年以后康熙便去世了,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有什么能力,让康熙忽略自己众多的儿子,直接敲定他以后要继承皇位?这实在是缺乏说服力。

而且有很多专家论证过,康熙重视宠爱皇十四子的儿子弘明,远在雍正的儿子弘历之上。因此第三代接班人计划纯是雍正父子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5.正统继位说

这种说法是现在最主流、大家最认可的。首先在台湾故宫的雍正文物中,有一件康熙遗诏的汉文本,上面清晰地写着: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可以说为雍正继位的正统性给出了很好的物证。

而且康熙虽然是一代明君,但在晚年有些过于仁慈,使得官场中出现了腐败的现象,他自己也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为了大清江山,他要挑一位能彻底整顿吏制的皇子来即位,这样以铁面无私而著称的皇四子就走入了老皇帝的视线。

雍正

雍正虽然脾气火暴,曾被康熙批评过,但他后面就很懂得收敛锋芒,和其他的皇子都取得了很好的关系,在康熙面前也一直表现得很孝顺,渐渐地得到了康熙的喜爱。而且雍正在即位前曾跟随康熙征讨噶尔丹和南巡,在走南闯北中增长了见识和能力,后面他又掌管过户部,办事任劳任怨、政绩卓著,确实有治国理政的能力。

所以康熙在病重的时候,派雍正代他到天坛祭天。我们都知道,祭祀在古时候是很庄严和隆重的,而且祭天一般都是天子才有资格去的。康熙能把这么大的事情派给雍正,其实已经传递了要让他继位的信号。

所以我觉得,雍正还是凭着自己的真本领继承皇位的,不存在什么“阴谋论”。而雍正在登基以后确实也干得很好,他在位13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并且大力整顿财政,使得国力也显著增强。可以说,雍正为“康乾盛世”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康熙选择他还是很明智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东西问|朱光华:王庄遗址如何实... 中新社郑州10月24日电 题:王庄遗址如何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专访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原创 英... 在世界历史,除了越南、朝鲜、日本等少数几个深受中国影响而实行庙号和谥号制度的国家之外,其它国家一律没...
原创 清... 咸丰是一个一生没有什么建树的皇帝,不仅人们不对他这个皇帝作一点好的评价,反而还责怪他对慈禧的纵容和喜...
原创 中... 作为武将而言,只要能力够、实力够,想打胜仗也没那么难,但是想一生都不败,却几乎没几个人做得到;回顾历...
原创 玄... 武德九年六月,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射杀,并处死两人的儿子,逼迫父亲李渊...
原创 为... ▲向东北进军 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国共双方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东北地区。这...
原创 毛... 1948年5月,中央城南庄会议同意粟裕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的战略建议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明确要求粟裕:“...
文明的坐标丨古DNA研究揭开“... 曾自制过酸奶的人对“开菲尔菌种”并不陌生,该菌种还可以用来发酵豆浆、奶酪等。而这种制作乳制品的方法,...
原创 明... 明朝第一才子解缙,编撰了《永乐大典》,却因“口无遮拦”,毁了自己一生。解缙的“口无遮拦”,要从他高中...
原创 晚...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和使用的皇宫,清王朝灭亡后,按照历史惯例称为“故宫”,曾经在这里明清两代王...
原创 东... 日本不投降的原因 二战末,美国著名“烧烤大师”柯蒂斯·李梅策划了东京大轰炸,用海量的凝固汽油弹袭击了...
原创 雍... 康熙末年,通过“驱准入藏”,将准噶尔赶出了青藏高原,并将西藏和青海纳入了版图。但是青海的和硕特残余势...
原创 成... 导读:旭烈兀是拖雷之子、忽必烈、阿里不哥、蒙哥的亲兄弟,当然还是大名鼎鼎成吉思汗的孙子。他建立的伊尔...
“食味中华——中华古代饮食文化... 新民晚报讯(记者 姜燕)日前,为庆祝中国与匈牙利建交75周年,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由中国国家...
原创 离... 1949 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已岌岌可危,蒋介石在准备撤离大陆前往台湾之际,心中仍有诸多未了之...
原创 不... 提起战国时期,很多人肯定一下就想到了齐、楚、秦、燕、赵、魏、韩这战国七雄,但事实上,战国时期可不只有...
原创 清... 晚清处于一个变革过渡期阶段,为实现变法图强的目标,各阶层人士进行相应的变革政治主张。虽不能彻底解决危...
原创 全... 提起韩国这个国家,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因为当地特有的美食和风土人情,每年都会有不少的游客前往韩国游玩...
原创 古... 很多古代帝王幻想死后继续掌握权力,因此他们在登上大位之后就会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为了完成自己死后在另...
原创 日... 现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对自己的历史起源,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研究与了解,且也被普罗大众所接受,但是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