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和使用的皇宫,清王朝灭亡后,按照历史惯例称为“故宫”,曾经在这里明清两代王朝的兴衰交替上演,作为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对故宫更是有一种不一样的情怀。
他三岁被带入皇宫登基,六岁退位,十八岁被冯玉祥赶出故宫,在他被赶出故宫之前,虽然大清已经灭亡,但是他一直住在这里,故宫承载了溥仪太多的回忆,因此在溥仪的晚年,他曾经花钱买门票进故宫,游览故宫的时候,故地重游,景色依旧,溥仪内心却充满了辛酸。
得到特赦以后的溥仪,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园担任园丁和售票员工作,同时还担任了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早已适应,同事们也都很照顾他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溥仪慢慢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工作之余也和同事朋友们一起闲逛,而故宫也成了他们的游览之地。
当时陪溥仪去故宫游玩的同事朋友是杜聿明等人,当时的故宫已经改名为故宫博物馆,溥仪在出发之前很兴高采烈,同时还告诉大家说,他住在故宫那么多年,就是闭上眼睛走,也知道是走到了什么地方,当杜聿明在故宫门口买了门票以后,递给他一张的时候,溥仪很诧异地说:“到这里来,我还得买门票?”
杜聿明等人不由一愣,但是马上体谅到他的心情,在溥仪的潜意识里面,故宫就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如今他回家看看,却还要买门票,在感情上似乎很难接受。
杜聿明看到溥仪有点失落,立即解释说:“现在故宫对外开放,所有来的人都得买门票,拿这笔收入做管理、维修故宫之用。”
溥仪听完以后,半晌没有说话,进了故宫以后,他也是边走路边沉思,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后来到了御花园坐下休息的时候,居然有人认出了这位末代皇帝,大家慢慢地围了过来,很多群众过来问长问短,于是溥仪只能提议早点回去,打那以后,溥仪再也不愿意娶故宫,朋友们也不再邀请他去了。
溥仪在走出故宫的路上,告诉身边的人,他清楚记得当年被冯玉祥赶出皇宫的场景,自己当年被赶出故宫匆匆到了天津,后来又和日本人离开天津,到了东北当了伪满洲国皇帝,抗战胜利后,被俘到了苏联,又从苏联被押运回国,接受改造,后来得到特赦,成为公民。
经过几次大起大落,溥仪内心辛酸不已,因此他告诉众人说:“悔恨自己投生到了帝王家,感觉真不如当一个普通老百姓好。”在场的人听了以后,无不黯然神伤,同情起这位末代皇帝。
1967年10月,溥仪因为尿毒症病逝于北京,终年61岁,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1995年,妻子李淑贤将他的骨灰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