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高炽在位时间极短,却名留千史,他在位期间究竟有哪些功绩?
迪丽瓦拉
2025-07-28 21:33:58
0

泱泱华夏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有历史记载的皇帝多达四百二十余人,这其中确实有许多残酷嗜杀的暴君与沉迷声色的昏君。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不断前进,就是因为一直以来,

历史大河中不乏有许多开明、智慧、果敢、坚韧的好皇帝。朱高炽就是这样一位好皇帝。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也是明王朝的第四位帝王。

他性格温和纯良、沉着稳重,

在位仅仅一年却解决了明朝四个天大难题。

他的功德为之后著名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他本人成为了名垂青史的好帝王。

一、政治才能

朱高炽出生前,他的母亲——即之后的仁孝文皇后梦见了一位带着冠冕、以手持圭的人前来拜访她,随后不久朱高炽便出生了,

因此他被视为能有一番大作为,很受家里人的看重。

十七岁那年,朱高炽被立为世子。与父亲朱棣不同,

朱高炽生性儒雅端庄,举止温和有礼,

尤其喜欢遍读诗书,在儒学方面造诣不凡,因此朱元璋非常喜欢这个小孙子,各位老师们也都对朱高炽赞不绝口。

朱高炽年少时就表现出惊人的政治才能。

有一次朱元璋为了锻炼朱高炽,一大早就派朱高炽前往军队检阅士兵,然而朱高炽在军营转了一圈后就回来了,并说道,士兵们正在吃早饭,清晨气候寒冷,实在没有必要在这个时间检阅军队,应当选士兵们吃过早饭后的时间。

朱高炽体恤军民的慈悲心十分令人动容。

而在之后朱元璋委派给朱高炽的小任务中,

他也总是反应惊人、效率超高、文才斐然,

深得朱元璋的赏识。

后来朱元璋逝世,传位给建文帝朱允炆,身在燕地的朱棣拥兵自重、心有不满、起兵发难。朱高炽负责留守在北京城,凭借着过人的军事头脑,

他率领部下阻挡了建文将领的五十万大军,成功守卫了北京。

此举为朱棣称帝清扫了障碍,朱高炽也因此受到了朱棣赏识。

朱棣登基后,时常带兵出征,

而朱高炽则留在朝内,替朱棣监国理政。

他才华与人品俱佳,在朝中受到了不少文人志士的追捧,这为他之后稳坐储君之位打下了根基。

政治上他眼光毒辣、责任感极强、判断力惊人,是位极具领导能力的人物。

一直以来,对待朱棣交给他的职务,朱高炽总是超标准完成,因此朝中臣子们都对他赞不绝口,十分敬重这位未来的帝王。

二、夺储之争

不过,虽然朱高炽的品行受人爱戴,政治才干也十分突出,

但朱棣却一直不太喜欢这个儿子,反而更偏向于二皇子朱高熙及三皇子朱高燧。

这两个孩子都是智勇双全的武将,性格与朱棣十分相像。

而朱高炽虽从幼时便开始习武,

但生性好静恶动的他,慢慢开始发胖,到最后竟至于胖到行动不便,需要人搀扶着才能走路。

这些让朱棣感到厌恶,嗜武好杀的他认为朱高炽完全不像自己的脾性。

不过,当时的封建礼制十分严格,

一直以来帝位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

除非嫡长子实在德不配位才能破例。而朱高炽人品极佳,又屡立战功,如果轻易改易储位,恐怕会引得天下不满,甚至可能会被指责对祖宗礼数大不敬。

再加上朱高炽十分得民心,朝中不少重臣都极力维护他,总是在朱棣面前好言规劝,

所以朱棣对朱高炽不甚满意,但也只是将二皇子与三皇子立为皇位备选人,并没有改易储君。

朱高炽虽然保住太子之位,但是日子过得却并不顺心。

两个弟弟始终觊觎着自己的位置,时不时就来给自己使绊子。

朱棣由于始终对朱高炽喜欢不起来,也总是针对他,还将他身边的亲信一个接一个送进了大牢里。

然而朱高炽始终不忘初心,默默隐忍着。在政治上他也不断积累经验,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为冲破黑暗积蓄力量。二十年后,朱棣突然发病猝然离世,朱高炽终于迎来了黎明,顺利登上了帝位。

三、解决四个难题

朱高炽登基后,对明朝朝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解决了四个天大的难题,

还明朝朝政一片清明。这也是他为何仅仅在位一年,就能名垂青史,功绩甚至超过许多在位几十载的帝王们。

首先他改组了内阁,任命了许多德高望重的翰林学士与优秀官员,

还将许多之前因与朱棣不和而被惩处的大臣们赦免,让他们能够为朝廷做贡献。

他任人唯贤,大力削减冗官冗兵,

只留下真正做实事的人,矫正了朝纲,清理了朝纪。此举深得人心,朝廷运作效率急速提高,领导集体腐败现象无影无踪,权贵拢权现象顿减。

其次他还修整武备,宣布停战,休养生息。

他把战备精良的军队全部调往边界,注重防守,以免外人入侵。

同时他追求和平,不愿发动战争,

希望百姓们可以安居乐业、得到休息。

接着他废除了许多残酷的刑法,赦免了建文时期的许多旧臣,平反了大量冤案。

他大力推崇儒家学说,改革科举制度,并经常和群臣们讲经说史,将宽容、仁爱的观念散播了出去。

最后他积极发展生产,减免了差役赋税,让百姓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他颁布了数道诏令来建立公平买卖的体制,积极赈灾救灾,免除自然灾害地区的税收,避免流民四处逃窜的现象。他还专门设立了组织来调查各地赋税现象,以免当地官员中饱私囊。

可以说,朱高炽的举措是纠正明朝混乱局势的直接因素,他是明朝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明君与贤君。

然而过早病逝没能让他继续完成自己的宏图壮志,实在是可惜之极。

四、总结

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他的功德却流芳百年、福泽万民。

都说人固有一死,有的人的死轻于鸿毛,有的人的死却重于泰山,朱高炽明显属于后者。

他的一生,不论是身居高位受万人敬仰时,还是不被重视受人欺辱时,都从未有过一分一秒改变初心。

他始终以天下安康为己任,这才让他能够名垂青史,成为后世口中贤明崇敬的好帝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战... 在河南的一个村子里,深夜的一声巨响打破了村庄的平静。天亮之后村民们发现村外的土坡上多了很多深不见底的...
原创 诸... 刘禅是有争议的,近年来大量的人物,有人认为他仍然稳坐国诸葛亮去世后的30年,这是他的能力表现,但也反...
原创 太... 太平天国:16岁的少年石达开,为什么会被洪秀全冯云山看重 说起石达开来,估计大家都很熟悉了,他在中...
原创 长... 常言道: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关于长津湖,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招招决策准确无误;电影的胜利,离不开一众...
原创 诸... 简而言之,就是这三人把刘禅给惹急眼了。 提到后主刘禅,对他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个无能...
原创 建... 粟裕 作为十大将军之首,其出色的作战方略和作战能力,赢得所有人的佩服和赞叹,他几乎是 战无不胜 ,就...
原创 向... 刘备在拜访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时候,司马徽便向刘备举荐了自己的两个学生,诸葛亮和庞统。而诸葛亮和庞统也没...
浙江下汤遗址发现40年 揭开万... 中新网台州10月27日电(曹丹)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225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
原创 子... 因为明人罗贯中笔下的一部不朽的巨著,三国这个夹在汉晋之间、存续不过60年的分裂乱世,成了令无数后人心...
原创 他... 一个具有天才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司汤达 袁隆平解决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有一...
原创 三... 三国有两个姓吕的武将,都刷新了历史记录。 一个就是三国武力排行榜上居第一位的吕布吕奉先。“人中吕布,...
原创 曹... 我们都知道曹操有25个儿子,而这25个儿子也并非都被曹操看重,很多都是曹操和妾所生,地位不高,真正有...
原创 汲... “重读史记”第一季 第四十一期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今天这...
原创 夷... 自古名将用兵,打胜仗之后,趁胜追击不是难事。而千难如难的,就是在交战不利之际如何指挥全军有序撤退,能...
原创 秦... 众所周知,司马迁的史记在历史上非常重要,其中洋洋洒洒的文字,确实点出了中华历史之变迁,看破了王朝更迭...
原创 三... 所谓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然而,在蜀国后期的名将中,还真排不上廖化。在名将凋零的后三国时期,蜀国有...
原创 剑... 导读:在《剑来》中,有不少人物能找到相对应的历史原型: 1. 齐静春:有观点认为他的原型是苏东坡。...
原创 中... 报纸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载体,在社会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如今大众更加倾向于在网络之...
原创 朱... 作为中华五千年封建历史中的第二位平民皇帝,朱元璋凭着一众英勇奋战不畏死的武将,加之善谋天下,智慧无双...
原创 左... 1881年10月,晚清名臣左宗棠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 当时,两江总督管辖的范围包括江苏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