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真实的杨六郎:契丹人的克星,训练牦牛兵御敌一招制胜
迪丽瓦拉
2025-07-28 21:34:01
0

脍炙人口的杨家将传说在被搬上银幕后催生了老令公杨继业、巾帼豪杰穆桂英等一系列经典的影视形象,在其中被塑造的最深入人心的当属杨继业之子杨六郎,影视剧中的杨六郎有着解救天子与郡主、状告佞臣、芭蕉山收将、大破辽军等英雄事迹,俨然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边关战神。

然而,在民间传说的加工处理和影视作品的误导之下,我们反而对真正的杨六郎愈加感到陌生。那么,历史上的杨六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且听笔者道来。

将门虎子 峥嵘初露

杨六郎本名杨延昭,影视作品里延昭因在杨继业诸子中排行第六而又称六郎,但历史上的杨延昭实则为杨家长子,“杨六郎”的别称竟是杨延昭的宿敌契丹人所起,这是为何?

原来契丹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星主镇幽燕北方也就是他们建立的大辽政权的所在地,而杨延昭多次把大辽的军队打得狼狈不堪,这可不就是北斗的六郎星宿下凡来镇他们的吗?于是契丹人就开始称他们的克星为“六郎”。

虽出身将门,但青年时代的杨延昭并没有像影视作品中讲的那样攀龙附凤、解救圣驾、迎娶郡主,而是作为一个位卑职低的供奉官在父亲的手下蛰伏磨练。

然而,历史不会埋没这样一位出色的年轻将星,雍熙年间宋太宗兴师征伐辽国,杨继业作为西路军主将奉命攻打朔州。

时年28岁的杨延昭担任先锋官一马当先、奋勇而上,边城要塞

的森然铁幕挡不住青年将军矢志报国的万丈豪情,交错倏闪的刀光剑影见证了杨门虎子披荆斩棘的崛起之路。此一战杨延昭的手臂被敌人的流矢洞穿,尽管血染征袍,他却愈战愈勇,先登克城。

在这次雍熙北伐中,父亲杨继业不幸殒身殉国。此后,锋芒初露的杨延昭开始独当一面,身居知州、巡检使等要职,在大宋边疆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光荣任务。

护疆元戎 多立奇功

杨延昭一生戎马戍边,其事迹虽不如民间传说和影视作品当中传的那样神乎其神,但仍不失为一位多立战功的杰出武将。

宋真宗咸平年间,契丹人在萧太后的指挥下侵扰边疆,四处杀伐劫掠,四十一岁的杨延昭困守遂城,中年的将军报国热枕不减但日渐老成稳重,此刻他不再像青年时代那样在阵前奋勇拼杀,而是端坐于军帐中运筹帷幄。

杨延昭首先平息了手下军士和百姓的恐慌情绪,紧接着召集壮丁、分发器械,有条不紊地组织守城行动。

此刻,杨延昭见天气寒冷,突然灵机一动,令人取水泼洒城墙,天亮后契丹人前来攻城,看见冰封后坚硬光滑难以攀爬的城墙后一个个都傻了眼,只能悻悻然地退去,遂城之围遂解。

杨延昭不仅善于守城,也拥有指挥大军奔袭进攻的能力。遂城之围后一年辽兵再度南下,这次没有守城负担的杨延昭给契丹人结结实实地来了次痛击。

他在山间布置精锐伏兵并采取且战且退的策略将敌人引进陷阱,随后延昭麾下千骑竞驰、万仞齐发,将毫无准备的契丹人打得抱头鼠窜、人人震恐。

此一战,杨延昭成功斩获敌方主将的首级并

函送京师。宋代不修武备、懈于防务的乱象日益严重,杨延昭的治兵之才和报国之志在这样的背景下无疑显得更加可贵。

除了来自敌人的畏惧之外,杨延昭还受到了宋朝统治者的信任和嘉奖,宋真宗就曾由衷地

曾赞延昭“有其父遗风”,即使延昭打了败仗,宋真宗也对他予以宽恕并继续任用。

克辽天师 训牛杀敌

杨延昭打仗不拘教条,善于借助外物助力达成战略目标,影视作品往往突出他的忠诚和勇武,但现实当中他的韬略也往往为人称道。

遂城之战杨延昭借助天气因素解围,南皮之战杨延昭则巧妙地利用牦牛的野性再一次重创了契丹人。

杨延昭驻守南皮县时,恰逢契丹人再度进犯,延昭见本地盛产牦牛,于是秘密购置了上万头牦牛对其进行特殊的训练。

训练内容十分有意思:杨延昭先令军士们扎了数千个草人,在草人的肚子里装上牦牛最爱吃的草料,然后给这些草人穿上辽兵的军衣,这样草人便有了辨识度。

这还不算,杨延昭又令人给牦牛的两只犄角都绑上尖锐锋利的刀刃,诱使凶猛的牦牛顶撞草人,刀刃顶开草人的腹部之后牦牛便可吃到钟爱的草料。

如此反复训练,没过几天这些牦牛便形成了条件反射,看到穿着辽军士兵服装的草人就立刻怒吼着冲上去。

这样,一支训练有素、凶狠异常且具备精准打击能力的“牦牛军团”就组建完成了。当然,这还不够,开战前杨延昭又很不讲武德的将牦牛兵们饿了数天。

战斗打响的时候,契丹人们在战场上发现他们面对的是数万头体型健硕、犄角闪着惨白的寒光的牦牛,这些牦牛饿得双眼通红,狂躁无比,一脸懵逼的契丹人在它们看来,就是一堆堆香甜的会移动的草料!

于是牦牛兵们如大坝泄洪般咆哮着向敌人奔涌而去,黑压压的一片将敌人完全淹没,用犄角不停地猛戳冲杀……此战契丹人自然是损失惨重,杨延昭用独特的战术和丰硕的战果再一次坐实了“契丹克星”的头衔。

杨延昭对辽作战的数次胜利也使得宋朝在谈判桌上拥有了更多的砝码,间接促成了澶渊之盟的缔结,从此宋辽边境战事不再、商贸繁盛,这是后话。

卒于边关 身后哀荣

杨家将传说以悲剧为故事内核,影视作品当中杨门英杰们大多悲壮收场、结局惨淡:杨继业被辽兵围困,于日暮途穷之际撞死在李陵碑前;杨继业的七个儿子中除了六郎延昭外余者皆在金沙滩战死或被掳走;杨延昭本人在听闻爱将死亡的噩耗后吐血而亡。

但历史上延昭的去世并未像影视作品当中这样令人扼腕,反而稍显平淡。公元1014年,为大宋守了一辈子边疆的杨延昭病死于边关任上,终年五十七岁。

杨延昭死后宋真宗惋惜不已,下令安排专人护送他的棺椁返回故乡,沿途有乡亲父老

痛哭与之诀别。杨延昭死后,其子嗣皆被量才录用为官。

后来,东南沿海的老百姓们甚至建立庙宇供奉杨延昭的灵位,祈求昔日戍守边塞、保卫中土的英雄能保佑他们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总的来说,真正的杨延昭在褪去来自民间传说和影视作品艺术化加工的光彩后,则变得愈发有血有肉起来。

拨开迷雾,我们会发现杨六郎不再是那个踏着五彩祥云突然降临、救君王于危难间、令郡主一见倾心的青年男神;不再是独

全于金沙滩、为父雪恨斩杀潘仁美的天命之子;也不再是率领天兵雄师解救国家于困厄之中的常胜战神。

他是中华民族闪耀的名将群星当中稍显暗淡的一颗,他由籍籍无名之辈成长为沙场老将,他继承父亲的遗志扎根边塞,他不是韩白卫霍,不是李靖苏烈,北汉军事集团的个人出身和宋朝积贫积弱、武力不振的社会现状决定了他不可能像上述先辈那样大展宏图、立不世奇功。

他胸怀韬略,能打胜仗,但事迹总显得不那么辉煌以至于需要去查阅资料细细考证。他身为名将之后、英雄子嗣,却仍

不免终老边关的平淡命运。

但他仍用自己坚韧的脊梁撑起了家国绵延万里的傲骨,怀着赤子之心为庇护中土华夏万千苍生贡的事业献了一份绵薄的力量,真实的杨六郎无非就是如此。

影视剧艺术化的加工显然会模糊我们对历史人物真实形象的认知,但这样的“误导”也存在

着其积极的效用。

正是无数个像杨六郎这样经过渲染加工并以各种形式流传至民间的英雄人物构成了中国人爱家爱国、恪守气节、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

杨延昭默默伫立于历史长河之中,虽然蒙尘但从未远去,靖康之耻的那一夜汴京火光中哭喊的难民会怀念起曾经作为契丹克星的杨六郎,如今为了在社会丛林和国家舞台谋得一席之地而奋斗不止的我们,也依然会传颂杨六郎的故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战... 在河南的一个村子里,深夜的一声巨响打破了村庄的平静。天亮之后村民们发现村外的土坡上多了很多深不见底的...
原创 诸... 刘禅是有争议的,近年来大量的人物,有人认为他仍然稳坐国诸葛亮去世后的30年,这是他的能力表现,但也反...
原创 太... 太平天国:16岁的少年石达开,为什么会被洪秀全冯云山看重 说起石达开来,估计大家都很熟悉了,他在中...
原创 长... 常言道: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关于长津湖,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招招决策准确无误;电影的胜利,离不开一众...
原创 诸... 简而言之,就是这三人把刘禅给惹急眼了。 提到后主刘禅,对他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个无能...
原创 建... 粟裕 作为十大将军之首,其出色的作战方略和作战能力,赢得所有人的佩服和赞叹,他几乎是 战无不胜 ,就...
原创 向... 刘备在拜访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时候,司马徽便向刘备举荐了自己的两个学生,诸葛亮和庞统。而诸葛亮和庞统也没...
浙江下汤遗址发现40年 揭开万... 中新网台州10月27日电(曹丹)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225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
原创 子... 因为明人罗贯中笔下的一部不朽的巨著,三国这个夹在汉晋之间、存续不过60年的分裂乱世,成了令无数后人心...
原创 他... 一个具有天才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司汤达 袁隆平解决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有一...
原创 三... 三国有两个姓吕的武将,都刷新了历史记录。 一个就是三国武力排行榜上居第一位的吕布吕奉先。“人中吕布,...
原创 曹... 我们都知道曹操有25个儿子,而这25个儿子也并非都被曹操看重,很多都是曹操和妾所生,地位不高,真正有...
原创 汲... “重读史记”第一季 第四十一期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今天这...
原创 夷... 自古名将用兵,打胜仗之后,趁胜追击不是难事。而千难如难的,就是在交战不利之际如何指挥全军有序撤退,能...
原创 秦... 众所周知,司马迁的史记在历史上非常重要,其中洋洋洒洒的文字,确实点出了中华历史之变迁,看破了王朝更迭...
原创 三... 所谓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然而,在蜀国后期的名将中,还真排不上廖化。在名将凋零的后三国时期,蜀国有...
原创 剑... 导读:在《剑来》中,有不少人物能找到相对应的历史原型: 1. 齐静春:有观点认为他的原型是苏东坡。...
原创 中... 报纸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载体,在社会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如今大众更加倾向于在网络之...
原创 朱... 作为中华五千年封建历史中的第二位平民皇帝,朱元璋凭着一众英勇奋战不畏死的武将,加之善谋天下,智慧无双...
原创 左... 1881年10月,晚清名臣左宗棠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 当时,两江总督管辖的范围包括江苏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