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四月,正值
国共大革命和北伐战争
胜利的时期,
但蒋介石却开始指挥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围剿和捕杀。
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仅只是共产党逐步扩大的军队,说到底,更是两党从刚开始就完全不同的思想政策,和将要建立全国政党时不同的思想碰撞。
长久发展中,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工农红军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党的存在也逐渐开始影响国民党的地位。
所以对外战争一结束,
国民党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向共产党伸出魔爪
,就在即将要确立全国政权的时候,对共产党进行打压。希望能够解决掉共产党,让自己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唯一的政党,以实现对新中国的统治。
行动开始,实行围剿
1930年十月,
国民党开始了第一次对共产党的围剿
,蒋介石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派遣了十万的兵力,对红军革命根据地发动进攻。
而当时张辉瓒作为第18师中将师长,积极参加了第一次的“
围剿
”行动。
面对来势汹汹的国民党军,红军并不想和他们硬碰硬,对外战争结束之后,虽大批青年踊跃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但是面对国民党如此疯狂的进攻,红军也只能采取保守战略。
毛主席应对国民党的策略,采取迂回打法,不正面进攻,多以防御为主。又根据地形,引敌深入,借用地形的优势,反剿国民党九千余人。
又在东韶地区,歼灭剩余敌方势力五千多人。
两场战争的胜利,不过
短短五天
,但是却
体现出人民力量的强大。
说起第一次反围剿,其中第18师师长张辉瓒对红军的影响也是巨大。张辉瓒是湖南人,年轻的时曾留学于日本和德国,曾经参加过
护法战争
,战争失败之后带残兵去了广州。因此参加了国民党,在国民党任职军官,任职期间就有很多事迹。
张辉瓒
张辉瓒这个人
心狠手辣,杀人如麻
。在
对待人命时,毫不心软
。他一直卖力于国民党的工作,在对待共产党的爱国人士时,更是制定很多刑罚,就
有很多红军战士命丧他手
。所以,有很多红军对他都是有所耳闻。
在蒋介石下发了
围剿中国工农红军
的任务后,他更是积极表现,为自己争取大展身手的机会,
想要得到重用
。蒋介石对他也是欣赏的,平时见识过他的手段,对他的能力也多次表现出认可。所以
工农红军的第一次围剿,就毫不犹豫让张辉瓒带兵
,希望可以一举拿下红军。
对于这次围剿,国民党做了很多准备。蒋介石从上海就开始逮捕红军战士,为第一次围剿拉开序幕。在第一次得知这个消息之后,
毛主席很快就反应过来,紧急部署战略任务来对抗国民党的进攻。
蒋介石分派三路,以十二个师的战士作为中路军,为进攻主力军
。
六个师一个旅作为左路军,六个师一个旅作为右路军,还有一个师作为备守军。
此外还有军队驻扎在红军根据地外围准备,也有
航空队随时待命
,准备支援。蒋介石
不惜调派了十万军队
,就是为了一举拿下苏区红军。
红军对于国民党军的气势汹汹,很快也有了自己的应对之策。当时,
中共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
制定计划,在国民党军还未部署完成时就先进攻,以抢占先机。所以先制定了突围点,南城和南丰。
第一次进攻,并未突破防御,还损失了一名大将。
国民党也看清了红军意图,赶紧调来兵力,
加大两地防御
。见此次进攻不成,红军也只能先改变方式,佯装攻击,其实悄悄把主要攻击都放在南丰以西地区。
国民党当即调兵,封锁了红军几乎所有的计划。
红军见国民党的兵力实在是密集,只能改变策略,诱敌深入。有前期蒋介石的战略引导,所以国民党军队也长驱直入,
这番行动正中红军下怀。
张辉瓒被俘,第一次围剿失败
张辉瓒带着军队,驻守在龙冈。毛主席摸清了他的行动轨迹,利用自己对龙冈地形的熟悉,夜晚布军,埋伏在龙冈附近的山区内,伺机行动。
凌晨,把红军的位置都给安排好,天亮之后正逢大雾天气,
一夜的等待,红军丝毫不觉得疲惫。
一声令下,便勇于向前,将敌方一举歼灭。
在进攻的过程中,
师长张辉瓒却逃了出去
,红军不愿放过在国民党身居高位的大官,仔仔细细地挨着搜捕。在一棵树下
发现了一件大衣
,上面就
有“张辉瓒”名字
的字样。红军士兵们心里面就有数了,这个大官肯定就在附近。他们在搜到一
土坑
时,发现周围的草和土壤有翻动的痕迹,顺势往土坑内查看,正有一人穿着士兵的衣服,藏匿在其中。
士兵们费了大劲,才
把肥胖的张辉瓒从坑内拽了出来
,俘虏他到了红军营里。朱德这时候看见被士兵们五花大绑的张辉瓒,下令让士兵们给他先松了绑。
张辉瓒并
没有改掉平日的硬气
,见到红军的长官便想拿钱收买,朱德定然是不会答应他,把他关押在了苏区根据地,
让他自己好好反省。
毛主席也去到牢里见到被俘的张辉瓒,张辉瓒其实心里是很尴尬的,论起来,他和毛主席之前也是老乡。但是现在他们却处在对立面,自己更是沦为
阶下囚
。
见面之后,
张辉瓒朝毛主席连连求饶
。毛主席其实本身
并没有想杀了他的意思
,对他也没有太多刁难,从他嘴里也打听了很多关于国民党的情报。
之后,毛主席给红军的士兵们发下了命令,张辉瓒平日里一定要好好地看着,
杀了他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好处,留着他倒是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国民党对红军的第一次围剿,也随着主力军被歼,张辉瓒被俘落下帷幕。这一次战争,是国共双方第一次大的对抗,在这次战争中,国民党惨遭失败,同时毛主席战争思想也有了雏形。虽然解放战争之后,蒋介石手握重兵,但是战斗力的强悍却不能真正解决中国根源上的问题。
在这次战争中,毛主席很好地利用土地和农民,获得了农民的支持,为以后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的强大只是表面现象,其违背人民的思想指导,就决定了其在抗战中的失利。
红军逮捕张辉瓒之后,奔走相告,把这个消息宣布给当地的的百姓和士兵,在张辉瓒进入苏区的时候,对当地的百姓,宣传非常多不正当的言论。并且
面对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非常多平白无故的百姓倒在了他的枪口之下,当地的百姓知道他是国民党,
对他的种种行为虽是嗤之以鼻
,但是面对装备精良的士兵们,只能忍气吞声,没有动手的能力。当听说他被红军俘虏,更是跟士兵一起欢舞庆祝。
国民党想方设法救出张辉瓒
这番行动在国民党军界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政府内部引起骂声一片,大家对第18师的失败显得愤愤不平。
蒋介石虽然生气,但是对待张辉瓒确实不舍,连忙想办法去换得他的平安归来。张辉瓒的妻子朱性芳,在
得知丈夫被捕的消息之后,也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当即联系了丈夫先前的好友,一起向中央禀报,让中央派人前去解救张辉瓒。
他们纷纷朝红军传递消息,让他们留张辉瓒一条性命。
蒋介石知道,红军革命艰辛,他们缺少物资和弹药,答应他们,给他们丰厚的物资,以换的张辉瓒的平安归来。
中共中央了解了情况之后,鉴于国民党种种真诚的请求,便答应与他们进行谈判。
张辉瓒的妻子朱性芳想办法和当地的红军联络员牵线,让她也同时带过去消息,留张辉瓒一条性命。
红军审讯完张辉瓒之后,还让他去新建的红军学校当教员。
可是好景不长,在1931年,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之后,“左”倾路线开始出现在红军苏区根据地。一时间,人民的情绪高涨。在审讯大会上,
张辉瓒以国民党军官的身份被押上台批斗。
毛主席对这件事忧心忡忡,便问看守兵这件事该如何解决,看守兵也告诉他非常现实的答案。现在这种情况下,
民愤太大
,
不批斗张辉瓒肯定是不符合民意的
,但是可以在批斗的过程中多派一些人手,以保护张辉瓒的安全。毛主席心里一想,
不批斗肯定是不行,多派些人保护他也是好的。
在批斗过程中,
人民群众围聚了很多,大家情绪激动,看着台上的张辉瓒骂声一片
。人们看着他,想起自己承受的苦难,情绪越来越高亢,因为人数太多,
派过去的红军已经抵挡不住激动的群众,终于张辉瓒被当众执行枪决。
而此时,
与国民党的谈判还未开始
,中央联络员的信息也还未送达。见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地步,红军只能割下其脑袋,把其放到渔船上,顺流漂下。
次日,
国民党的哨兵在河内发现了张辉瓒的头颅
,一时间,涕泗交颐。张辉瓒被红军杀害的消息登上了报纸闹得沸沸扬扬,红军的谈判官买了一份报纸,看到此消息,不敢多留赶紧离开。
毛主席听说这个消息,心里大骇,他原本并没有想拿张辉瓒性命的打算。
其实他对于张辉瓒性命的留取做了很多打算,
留住他的性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和国民党僵硬的敌对关系,但是容易引起群众不满。取了他的性命,虽然有利于群众的支持,但和国民党的关系也会进一步的恶化。
不过现在张辉瓒已经被害,毛主席只能改变策略,寻求新的应对方法。
国民党开始报复,关系进一步恶化
张辉瓒被害的消息传回了国民党中,一时间政府内议论纷纷。张辉瓒的牺牲被国民党铭记,在得到张辉瓒的尸首时,第一时间就对他进行了风光大葬。蒋介石派了军政大员亲赴南昌为张辉瓒,主持公奠。
来自各界人士足有七万多人都参加了这次葬礼,张辉瓒也因此被吹捧成为英雄。蒋介石给他在岳麓山寻得了风水宝地,并且建造了公墓,且亲自为他题了字。
国民党也借此机会,拿着张辉瓒的死大做文章,联系各界人士,把共产党塑造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土匪。一时间导致共产党的名声受到很大的影响,并且长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件事情也直接导致共产党对苏区根据地产生了疯狂而又沉重的报复。得到国民党的指示,他们更加明目张胆地在南昌,上海等全国各大城市开始对共产党进行了搜捕和捕杀的行动。
一时间,
很多共产党战士因此丧命
。还将
原本被俘的共产党战士们用电击的方法击晕,装入麻袋之后丢进江里,任凭滔滔江水将其尸体卷走,大量红军战士因此牺牲
。此番行动之后,
国民党和红军已经是彻彻底底站在了对立面,双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共产党在此次事件中吸取了教训,过于放纵群众的情绪,只会导致更多战士们的牺牲,毛主席对在国民党迫害下牺牲的战士们深感惋惜,并对因此次事件而丧失生命的红军表示了沉痛的哀悼。
张辉瓒事件之后给红军带来了很多麻烦,就因为一条人命而牵扯出的种种事件,造成战士们的牺牲,红军领导人认认真真地总结了这件事,吸取了教训,并又重新出文,规定了一系列新的措施。例如:
“不许虐待俘虏”“缴枪不杀”“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等明令条款这些要求也被逐步收入到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之中。
这件事情的影响还没有结束,
蒋介石很快就调兵并开始了对红军第二次的围剿
,因为此事影响让国民党带有浓浓的情绪,所以红军在面对他们时,要承受的压力也就更大。蒋介石这次派遣比上一次多一倍的兵力来对抗红军。
毛主席则继续采用诱敌深入逐个击破的战术,进行反围剿。
第二次反围剿的战争持续时间并不长,
国民党因为战略和地形的原因,依旧不敌共产党。
但仅仅就是因为张辉在一个人的原因,就爆发了一次战争,两者相比显然是不对等的。
国民党和共产党也进入了新的矛盾时期,对共产党第二次的围剿。仅仅只是因为张辉瓒吗?
国民党对共产党的虎视眈眈,导致任何事情都是他们动手的原因。
他们开始不拘小节,找机会向共产党发起进攻,
让广大人民一次次地深陷战争。国民党的种种行为,违背人民正常生活需求的要求,在人民群众中逐渐丧失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共产党在战斗中,以人民利益为己任,行动和原则皆以人民为中心。在行动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群众力量支持,能够很好地把人民力量利用起来。
在种种恶劣环境下,红军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向人们宣告,
中国共产党是一支生机勃勃的革命力量,很多行动便开始轰轰烈烈开展。
在国民党的统治下,
共产党前进的道路遇到了很多的阻碍
,共产党更是不惜一切代价,把
捕杀罗网
张遍了全国,但是也正是在这种严峻的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展示出来的坚定的革命立场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他们一次次的重新加入战斗,一次次的追求进步向往真理感动了越来越多相信党热爱国的年轻人时。
大家纷纷加入共产党,共产党的力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在前进的探索中他们开始武装自己投身战斗。
为了中国革命,在当时紧迫的条件下,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他们把主攻的方向指向农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依靠经验的累积,开始把农民作为革命中心。
这是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争夺政权,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体现了党和人民的凝聚力,也体现了党领导人的智慧和勇气。
他们在对待反围剿战争时的勇气,也是他们反围剿战争获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根据思想指导,一步步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向,也根据战争结果总结出新的经验。
这就是一个真正强大政权的主要体现。
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曲折道路之下,英雄的光辉才得以显现,经过事实和强敌的淬炼,属于一个民族最宝贵,最真实的,精神一直在闪闪发光。
中国共产党的付出是有回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呈现出来的景象,是
一片生机勃勃,人民充满力量,未来充满希望。
但是由国民党统治领导的区域,
民不聊生,悲惨凄凉。
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根据地也开始出现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雏形,
中国共产党就像是一束光亮,照在了黯淡多年的中国土地上,给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