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是个权利欲望极大的人,但作为一个女人,要保住自己的权利,首先要保住儿子刘盈的皇帝宝座,而刘邦的儿子们,是皇帝宝座有力的竞争者,所以刘邦死后,吕后对刘邦的儿子们下手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因为戚夫人倚仗刘邦的宠爱,在刘邦晚年,要求刘邦废太子刘盈,立刘如意做接班人,刘邦对刘如意也十分喜爱,看不上软弱的太子刘盈,刘邦曾经说过:刘盈不类我,刘如意类我。所以刘邦召集众臣,商量换太子的事。
结果遭到了众位大臣的反对,连口吃的大臣周昌都急了,结结巴巴的说出了一段“名留青史”的话: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众人都被周昌逗乐了,但刘邦体会到众臣坚决反对的态度,只好暂时把废太子的事搁置起来,不在商议了。
但刘邦回到后宫,心爱的戚夫人吹起了枕头风,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招数都使了出来。刘邦心软了,看着心爱的女人,抱着喜欢的儿子,刘邦不禁感叹:作为天下说一不二的皇帝,居然还有我办不成的事,他心里着实不是滋味。
吕后是个聪明人,当然了解刘邦的心思,为了稳定刘盈的太子地位,她找到了第一谋士张良,请他为自己出谋划策,张良建议吕后请出大名鼎鼎的商山四皓,跟在刘盈身边,这招果然奏效了。
刘邦见到商山四皓跟在太子身边,觉得很惊奇,想当初自己下功夫请这几位出山,几次遭到了拒绝,现在这几位老哥,居然死心塌地的辅佐太子,可见太子羽翼丰满,于是刘邦彻底死心了,放弃了废太子的念头。
刘邦死后,刘盈继承了皇位,吕后成了实际的掌权人,她恨戚夫人恨得牙根疼,第一时间把戚夫人关进了永巷,让她每天做苦役,主要工作是舂米,戚夫人这一下子从天堂掉到地狱,心里也极不平衡,戚夫人是位音乐家,作词作曲非常在行,一边舂米,一边唱着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曲: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音乐家和政治家就是不一样,她有感而发,十分的不理智,这一下给吕后提了醒,吕后心想:
你还指望你的刘如意翻盘,做梦去吧,斩草除根的道理我还能不懂吗,吕后当即传旨赵王刘如意进京。
可几次下旨,赵王都没奉诏进京。原来刘邦知道自己死后,吕后必然会陷害刘如意,为保护心爱的儿子,刘邦封刘如意为赵王,远离了京师,又派正直的大臣周昌担任赵相,保护刘如意的安全,吕后几次下旨,都被周昌挡住了。
吕后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见周昌从中作梗,于是下旨要周昌进京,这下周昌也没辙了,只能乖乖的回到京城,吕后把周昌骂了个狗血喷头,把他留到了京师。
刘如意没有了周昌的保护,接到吕后的诏书后,只得奉诏进京。
这件事被皇帝刘盈知道了,他和刘如意兄弟情深,知道母亲手段残忍,为保护刘如意,汉惠帝刘盈把刘如意接到身边,吃饭睡觉都呆在一起,吕后只好等待时机在动手。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吕后终于等来了机会,有一天汉惠帝早早起床,出外打猎,留下赵王刘如意在家睡觉,等汉惠帝回来,发现刘如意已经被毒死在床上了,这件事当然是吕后干得,刘邦的三儿子就这样死在了吕后手里。
第二个有能力和刘盈争权的,就是刘邦的大儿子刘肥了,刘肥虽然是老大,但他母亲曹氏并不是刘邦的妻子,刘肥是个私生子,等刘邦娶了吕雉为妻,正式成家了,就把刘肥接到家里一起生活,刘肥那时还小,是把吕后当妈妈看待的,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他和吕后是有些感情基础的。
另外刘肥知道自己不是根正苗红的接班人,也没有异想天开争夺太子之位,刘邦把刘肥封为齐王,远离京城,所以他和吕后开始也是相安无事,但一次意外事件,导致吕后有心对刘肥下手了。
刘邦去世后的第二年,刘肥作为诸侯王,进京朝见天子,汉惠帝刘盈见大哥来了,设家宴招待兄长,因为是在家里,刘盈按照家礼,请哥哥坐“上坐”,刘肥也没多想,既然弟弟没摆皇帝架子,那就随意一点吧,可他没想到,这一下触怒了吕后。
吕后对刘肥还是心存芥蒂的,因为在诸侯王里,刘肥实力最强大,手里有七十多座城池,她见刘肥坐在皇帝上边,和皇帝有说有笑的,这不是主仆不分了吗?是可忍孰不可忍,吕后命宫女端上两杯毒酒,要求刘肥向她这个母亲敬酒,只要刘肥喝了毒酒,也就和刘如意一样去见刘邦了。
刘肥觉得向母亲敬酒很正常,况且他和吕后也不见外,于是端起了一杯毒酒,刘盈见哥哥向母后敬酒,觉得理应相陪,伸手端起了另一杯毒酒,要一起向吕后敬酒。但一个变故把兄弟二人都吓懵了。
就见吕后大惊失色,伸手把刘盈端的酒杯打掉了,吕后突然的举动,刘肥有点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但他很快反应过来,心想:是不是这酒里有什么问题,还是不喝为好吧,于是他以酒已过量为由,向皇帝和母后告辞了,吕后刚刚差点把儿子害了,还有些惊魂未定,也没有阻拦。
刘肥回到家里,派人一打听,才知道差点喝了毒酒,他就想赶快回到齐国去,但这时,吕后已经下了命令,把他软禁在京师了,齐国回不去了,刘肥着急了,在京师呆长了,不被吕后害死才怪。
他找来随同一起前来的齐国官员商量,怎么才能安全回到齐国,有一个内史说:“想让吕后放你走,只能出点血,讨好一下吕后才能办到,大王有七十座城,而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已经没有了封地,你主动把一个郡献给鲁元公主,吕后一高兴,就会把你放了。”
刘肥活命要紧,只能忍痛割爱了,他把吕后和鲁元公主请到家里,主动提出,把齐国管辖的城阳郡送给了鲁元公主,还尊鲁元公主为齐国太后。
那位说了,鲁元公主成了齐国太后,那不成了刘肥的小妈了,她可是刘肥同父异母的亲妹妹,这不有点荒唐吗?但吕后没觉得有什么不妥,高兴的答应了,刘肥也顺利的回到齐国。
刘肥这么做都是被逼的,回到齐国后心里郁闷,没过几年就郁闷死了。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老大刘肥,老三刘如意的结局我们都交代了,老二刘盈是吕后的亲儿子,虽然当了皇帝,但只在位七年,活了二十四岁就死了,他之所以这样短命,也是吕后亲手造成的,这算是害人终害己吧!
刘盈生性软弱,他见母亲残害功臣,手段残忍,心里十分惧怕,吕后不仅害死刘如意,对戚夫人也没有放过,她对戚夫人百般折磨,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刘邦活着的时候,戚夫人凭借倾国倾城之貌,又能歌善舞,深得刘邦的宠爱。可以说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现在刘邦死了,靠山倒了,怀恨在心的吕后对戚夫人展开了报复行动,你不是长得漂亮吗?你不是能歌善舞吗?我非把你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吕后命人拔光了戚夫人的头发,让她带着枷锁做苦力,这才是报复的开始,到最后吕后脑洞大开,要把戚夫人做成艺术品,这个艺术品的名字叫“人彘”。
吕后命人砍断戚夫人的四肢,挖去了她的双眼,熏聋了她的耳朵,对戚夫人甜美的歌喉更不能放过了,她割掉了戚夫人的舌头,往她的喉咙里灌上哑药,让她哼哼唧唧的说不出话来,吕后觉得这个艺术品加工的差不多了,就把她扔进了茅房。
为了把刘盈打造成心如铁石的政治强人,吕后让人带着刘盈去观看自己的杰作,让她没想到的是,这直接把汉惠帝干成废人了。
刘盈来到厕所,见到的是一个怪物,而且这怪物好像认识他,支支吾吾的不知道想做什么,把刘盈吓得灵魂出窍,好半天才醒过神来,认出这怪物就是熟悉的戚夫人,刘盈受不了这样的视觉冲击,他也没想到,自己的母亲竟然是这样一个心狠手辣,残酷无情的人,刘盈实在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此后借酒浇愁,二十四岁就一命呜呼了。
刘盈的死,让吕后的权利受到了威胁,因为刘邦还有其他儿子,如果有人拥立他们继承皇位,那大权就会旁落,自己太后的位置不保,一旦失势,那整个吕氏家族都将面临危险,作为政治强人,吕后对这些心知肚明,所以她采取了三个措施:
一:立刘盈襁褓中的儿子继承皇位,实际权利掌握在吕后手里。
二:大封诸吕,用娘家人掌握大权,维护自己的地位,在女人心里,只有娘家人才最可靠。
三:对刘邦的儿子采取措施,找到该杀的理由绝不留情。
第一个中招的是刘邦排名第六的儿子刘友,他被刘邦封为淮阳王,赵王刘如意死后,吕后改封刘友为赵王,还把她的侄女嫁给了刘友,说是给刘友当老婆,其实就是来监视刘友,这和曹操把女儿嫁给汉献帝有异曲同工的作用。
这样的夫妻感情怎么能和谐呢?刘友不喜欢姓吕的老婆,反而和其她姬妾打得火热,让吕氏妒火中烧,姓吕的女人都不是善良之辈,她居然跑到姑姑那里,告发赵王刘友要谋反,不知道他考虑后果没有,以吕后做事做绝的风格特点,刘友哪还有好果子吃。
吕后把刘友诏到京城,关了起来,而且下令不许给刘友送饭,有送饭的见一个杀一个,刘友就这样活活饿死了。
又一个赵王死了,吕后把刘邦的第五子刘恢,由梁王改封为赵王,同时如法炮制,把吕产的女儿嫁给了刘恢,吕产当时是汉朝丞相,他的女儿更是飞扬跋扈,一天二十四小时监视着刘恢,这哪像夫妻,所以刘恢也不喜欢吕氏妻子,而是和一个宠妃爱得死去活来,经常和宠妃私会,这也瞒不过吕产的女儿,她一怒之下把刘恢的宠妃杀了,这形成了连锁反应,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刘恢既没有了爱情,又失去了自由,万念俱灰,自杀殉情了,吕后见刘恢为一个女人自杀,一怒之下,收回了刘恢儿子的继承权。
刘恢死后不久,刘邦最小的儿子燕王刘建病逝,吕后把刘建的儿子也杀掉了,刘邦的八个儿子,只剩下第四子刘恒,第七子刘长了,这两位为什么没有被吕后杀害呢?听我慢慢道来。
刘邦的第四子刘恒,就是是历史上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恢自杀后,赵王又出现了空缺,吕后打算封代王刘恒做赵王,代国地处偏远,又和匈奴接壤,刘恒上书吕后,以愿意为大汉守卫边疆为由拒绝了,以吕后的个性,敢于拒绝她的任命,不是找死吗?
但这次吕后看了刘恒的书信,欣然同意了,什么原因呢?这里有刘恒的原因,也有他母亲薄姬因素,
刘恒的母亲薄姬,楚汉之争时是魏王豹的姬妾,韩信灭掉魏国,俘虏了魏王豹,魏王豹的姬妾成了刘邦的战利品,按道理刘邦可以随意占有她们,大概是薄姬容貌并不出色,在汉王宫里做洗衣服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刘邦的宠幸。
薄姬有两个好姐妹,一个是管夫人,一个是赵子儿。年轻时三人发下盟誓:“三人中有一人得到富贵,一定不能忘记另外两位,要同享富贵。”当时管夫人和赵子儿在刘邦跟前红得发紫,她们要兑现盟誓,在刘邦宠幸她们的时候,趁刘邦高兴,把这件事对刘邦说了,刘邦在好奇之心的驱使下,把薄姬招进宫来,来了个一夜情。
我们不得不佩服刘邦的生育能力,就这一夜情,薄姬为刘邦生下了四子刘恒,此后刘邦在也没有想起过薄姬。
因为薄姬不受刘邦待见,她为人做事非常谦卑,甚至和宫女说话都是和颜悦色的,在吕后眼里,薄姬是个软弱可欺的女人,又和自己同病相怜,都是过期的红花,所以吕后掌权后,把那些在刘邦面前受宠的姬妾都报复了一遍,对薄姬格外开恩,准许她到代国和儿子团聚了。
代王刘恒从小受母亲教育,一直是低调行事,他后来能当上皇帝,和这有直接关系,刘恒不像别的皇族成员,锋芒外露。
陈平,周博诛灭诸吕后,吕后立的小皇帝是必须要废除的,否则等小皇帝长大了,为吕后报仇,那这些功臣不就遭殃了。那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做皇帝才合适呢?周勃和陈平把目光投向了代王刘恒。
在他们眼里,刘恒是一个弱势皇子,以后比较容易控制,薄姬也不像吕后那样飞扬跋扈,拥立这样的人当皇帝,大家日子都比较好过,所以刘恒阴差阳错当上了汉朝皇帝,在吕后眼里,刘恒母子也是这样的形象,所以她没有逼刘恒去做赵王,而是和刘恒母子相安无事。
刘邦的第七个儿子刘长,因为和吕后关系特殊,也没有受到吕后迫害,吕后和刘长有什么特殊关系呢?这就要从刘长的身世说起了。
刘邦有一次路过赵国,赵王张敖盛情接待了他,这赵王张敖不是外人,他的父亲是刘邦的好兄弟张耳,辅助韩信背水一战打败陈余,灭了赵国,刘邦出于对张耳的信任,封张耳为第一任赵王,张耳死后,他的儿子张敖继承了王位,刘邦把他和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张敖,刘邦是张敖的老丈人。
接待老丈人,当然要尽力讨好了,张敖不仅亲自端水送饭,为了投老丈人所好,张敖把自己的一个妃子赵姬送过来给刘邦侍寝,这一次接触,赵姬就怀孕了,刘邦在这方面真得很厉害。
但刘邦这次路过赵国,却惹出了一个惊天大案,原来张敖对刘邦殷勤款待,刘邦对张敖却是十分傲慢无礼,他对张敖呼来喝去,还动不动就爆粗口,这让张敖的手下贯高大为不满,贯高组织了十几个人,要密谋干掉刘邦,他在刘邦住所的夹层里埋伏下杀手,想趁刘邦睡着后动手。
刘邦毕竟是大有来头的人,当晚他就觉得在心里不踏实,怎么也睡不着,于是临时换了地方,这次谋杀计划就这样流产了。但没过几个月,就有人把这事告发了,刘邦怀疑这是张敖暗中指使,于是把张敖和贯高等人都押到京城审理,赵姬也成了罪人,被关押起来。
赵姬心里有底,他告诉狱卒,我肚子里怀着刘邦的儿子,你们赶紧报告皇上,把我放出去,狱卒不敢怠慢,逐级上报,就报到刘邦那里,刘邦正为贯高这事生气呢,听说有什么赵姬的事,根本没有理睬,这样过了几个月,赵姬把孩子生下来了,她觉得自己没什么希望了,把孩子交给狱卒,就自杀了,
狱卒接了个烫手的山芋,这孩子要出问题,自己可能被灭九族,所以不敢耽搁,又报到了刘邦那里,刘邦听说又得了个皇子,命人赶紧接到宫里来,听说孩子的母亲死了,就把这个孩子交给吕后抚养,这个孩子就是刘长,是吕后一手养大的,有母子之情,所以吕后也没有加害这个孩子。
综上所述:刘邦的八个儿子,除四子刘恒,七子刘长保住了性命,其他儿子的死都和吕后的迫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