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在国防会议期间,“慷慨陈词”请缨抗战,表示愿尽云南一切之军事力量支援前线抗战为国效命。随后云南地方部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60军随时准备奔赴战场。
1938年4月,日本鬼子在台儿庄遭遇惨败,不甘心的日军随即又增调大批部队准备从台儿庄东南两面将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围而歼之,以报台儿庄之仇。而此时第五战区各部经过台儿庄大战早已是精疲力尽无力再战,急需撤退到后方进行补充。在得到蒋介石的批准后李宗仁部将随时准备向后撤离。但如此大规模的撤退必定会遭来日军的反扑,必须留下一支部队进行防守为掩护主力部队撤离争取时间。
而此时各战区的部队都有任务在身,根本没有部队可调。恰巧此时第60军全副武装的经过武汉,蒋介石看见如此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部队,瞬间就有了底。于是第60军临危受命奔赴台儿庄掩护数十万国军撤退。
全副武装的滇军
4.18日60军经过长途跋涉抵达了台儿庄南站,当地村民看见这支军队后,纷纷欢呼雀跃大喊着我们有救了。下车后,滇军直接开往中央军汤恩伯部的驻地准备接防,哪料汤恩伯早早就提前撤防,导致日军四五千人趁虚而入。
4.22日,滇军183师一个营和趁虚而入的日军在陈瓦房接上了火,随后双方在邳州以北的十几个村庄区域发生了激烈的炮战,平常宁静而偏僻的村庄突然变得杀声遍地。
据当地村民回忆说:
战斗可惨了,白天黑夜都是大炮轰炸的声音,早上日本兵发起冲锋,中午那些云南兵又把日本人打了回去。喊杀声不分白昼,到处都是云南兵和鬼子兵的尸体!
日军炮兵阵地
后来滇军182师伤亡过半,随后183师、184师也在张冲将军的带领下迅速向禹王山集结并抢占了禹王山及山下的十几个小村庄布置成三道防线,以此抵挡日军。
4.23日恼羞成怒的日军调来十几门大炮对滇军阵地反复轰炸,滇军这边也毫不客气,七八门法式山炮对着冲锋的日军就是一阵狂轰滥炸。
24日,日军在七八两坦克的掩护下组成敢死队对滇军阵地发起千人规模的进攻。滇军将士视死如归,抱着手榴弹和日军的坦克同归于尽。随后双方又在禹王山阵地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一时间禹王山喊杀声、哀嚎声、刺刀的碰撞声连在一起。战至下午五时,冲锋的上千名日军战死过半,只能狼狈撤军!
60军阵地
4.28日,不死心的日本兵又调集了十几辆坦克在飞机的掩护下对滇军阵地狂轰滥炸,随后滇军大口径的战防炮将日军前面的几辆坦克尽数炸毁。日军中队长以上丧生三人,此次战斗一直持续到5.3日,日军才停止了进攻。战后滇军182师只能编为一个团,183师损失过半,少将旅长陈钟书阵亡。而日军也在禹王山下丧生了将近2000人。
眼看日军两个甲级战斗师团数万人被一支杂牌军挡在一座小小的山前进退不得。板垣征四郎和矶谷廉介被气的直冒冷汗,并说道:这是来自哪里的部队,我皇军的颜面都丢尽了,整整两个精锐师团被一支杂牌军挡在这里十几天损失惨重。自进入中国战场以来我大日本皇军还从未遭遇如此惨败!
后来根据采访当地居民得知:
当时经过十几天的鏖战,滇军和日本人都损失惨重,禹王山下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尸体层层叠叠堆得比房屋都高,挡住了人们的去路。而当时战况太激烈,也没有人去打扫这些尸体。
5.3日之后双方一直维持现状,直到5.18日滇军奉命撤离防线,日军都没有越过禹王山一步。
在27天的禹王山阻击战中,光激战就有十几日,滇军伤亡巨大,全军4万人战死13869人,伤5000多人平均每天阵亡近1000人。日军前后伤亡多达12000余人,战死近5000人,可谓是损失惨重。后来经过测算,禹王山的主峰被炮火削平了足足2米!
禹王山
战后,逃离的村民又返回了村庄,家住东庄的老王头回忆到:我们返回村子后,只见田地里、山坡上、马路边、到处都是云南兵和鬼子兵的尸体。当时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收容了四五个云南兵的遗体,我们就把他们埋在了他们打仗的地方,一共埋了四五千人。村民们看着这些稚嫩的年轻人,都流下了痛苦感激的眼泪,是这些云南小伙子为我们报了仇啊。
60军的伤亡情况上报后,卢汉和远在云南的龙云都无不痛哭流涕,最终60军以血肉之躯足足抵挡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近一个月的疯狂进攻,为武汉会战的部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成功掩护了数十万国军全身而退。事后蒋介石亲自对卢汉说道:这一仗你们打得好,无愧于国家和人民,新进的苏式武器你们60军将第一个得到补充。随后60军又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滇西反攻战等十几次大型会战,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