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全面披露:韩国历史上的三次“去汉字化运动”
迪丽瓦拉
2025-07-28 15:33:49
0

提起韩国这个国家,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因为当地特有的美食和风土人情,每年都会有不少的游客前往韩国游玩,其中绝大多数的游客是我们中国人。

每当有细心的游客在了解韩国文化时,

都能够发现韩国的文化多多少少都有我们中华文化的影子

,这并不是机缘巧合,而是理所应当。

千百年前,彼时的韩国地界还是一块蛮夷之地。

正是他们派来了前往我们中华民族学习的传教士,在中华民族的帮助下,他们才有了文字,知道了何为礼仪。

简而言之,没有我们中华民族当年的帮助,就没有韩国如今的繁荣景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巅峰之际更是曾受万国朝拜,如今的韩国便是当时前来朝拜的国家之一。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国失去了曾经的巅峰地位,韩国的领导人便为此开始实施去汉字文化运动。

诚然,今天的韩国已经有了自己的语言,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当时中华文化的扶持,如今的韩国必将是另一副模样。

在韩国的发展历史上,去汉字的运动一共实施了三次,三次运动的背后皆有不同的背景

01第一次去汉字化运动

公元15世纪,韩国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公元15世纪之前,韩国土地上的居民一直在使用汉字作为自己国家的官方语言。

为了能够掌握汉字的使用方法,当地的领导人多次派遣使者前往我国学习。

彼时我国的发展水平远超周围多个国家,最为著名的是儒家思想已经有了完善的体系,更有着大量的经书和先进的文明。

面对其他国家前来求学的使者,我国怀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心态,大开国门,任而学之。

正是在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播下,韩国这片土地才开始衍生出了文明,学会了汉字的使用

文字作为文明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到了15世纪

,彼时的朝鲜王朝领导人为了避免自己的人民被同化,决定放弃汉字的使用,创造自己的文字。

再加上当时我国正处于明朝时期,尽管国威犹在,却没有了唐朝时期的繁荣昌盛,彼时的韩国没有了最后的顾虑,便开始颁布相关规定。

1443年,朝鲜王朝的世宗大王命令国内的学者去创办属于自己的文字,称新学的文字为“训民正音”,目的就是想要用这种新的文字去代替汉字。

尽管新的文字与汉字有所不同,但由于这些新文字只是汉字的衍生品,因此依旧和汉字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而且我国的汉字经过百年的传承早已有了完善的体系,彼时韩国的新文字尽管在尽力模仿汉字的构造,依旧有着不少的漏洞。

在成功创造出新文字之后,

在世宗大王授权下,便开始实施了起来,但起初的实施并不顺利。

彼时韩国有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世宗大王命令全国上下去学习新的文字落实到各个地区。

但国内的贵族却对此并不支持,

这些人认为,学习新的文字要承担风险,一旦失败,来之不易的文明也将毁于一旦。

一时之间,韩国的新文字受到了多方势力阻拦,尽管世宗大王下了很大的决心,为此制定了多项计划,但得到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项去除汉字文化的运动也被搁置了起来,全国上下还是以汉字为主。

02第二次去汉字化运动

在讲述韩国第二次去汉字文化运动之前,先讲一下前两天的一则新闻,这则新闻和韩国第二次去汉字文化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新闻内容讲的是一位我国的老人前往韩国游玩,在抵达韩国境内的时候,被当地的管理人员拦了下来,并要求他出示护照。

老人是第一次出国游玩没有经验,将护照放在了行李箱里面,只能打开箱子,蹲在地上找护照。

这个时候那位工作人员不耐烦了,

面露讥笑地说:“你不会没有吧,你要是没有就早点说,别浪费时间。”

面对工作人员的嘲讽,老人并没有生气,而是面色平静地说道:

“我怎么会没有呢,上次来你们这我都没带护照,我想着不用拿出来看嘞。”

听到老人的这句话,管理人员脸上的嘲讽味道更浓了,对着老人大声说道:

“不可能,没有护照你哪都去不了,没有就赶紧回去。”

面对工作人员的大声斥责,老人依旧面色平静,淡然地说道:

“我上次来的时候是开着坦克和部队一起来的,一直到汉城都没人跟我要护照。”

听到老人的这句话,那名工作人员瞬间明白了,刚才的嚣张气焰也消失得一干二净,安静地等老人找护照。

相信很多人已经猜出来了,

这名老人就是曾经在朝鲜战争期间帮助朝鲜击退美军的一名中华人民解放军战士。

彼时的汉城就是当时韩国的首都

,而韩国的第二次去汉字文化运动便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朝鲜和韩国还没有分开,当时的朝鲜还是日本的殖民地,深受日本文化的迫害

在之后的朝鲜战争结束之后,韩国的领导人李承晚下令实行第二次去汉字文化运动。

和第一次相比,这次的决心更加强烈,按照新政策的实施,全国上下所有的官方文字都从汉字改成了谚文。

03第三次去汉字化运动

随着时间的流逝,韩国也迎来了独裁时代,

在朴正熙的统治下,全国上下都开始用新文字去代替汉字。

这次去汉字文化运动绝非表面工作,而是全面地替换,更是禁止学生们学习汉字。

由于朴正熙出生于军人世家,多年来都在学习有关战争的理论知识,他更倾向于通过武力解决问题。

正是朴正熙的性格,当地的政府官员不敢忤逆他的命令,面对他颁布的法令,虽然并不支持,但依旧落实到了多个层面。

也正是由于这一政策颁布得太过突然,使得韩国的历史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新政策的实施,导致当时很多学生都没有学过汉字,但韩国的历史却是由汉字记载下来的,用新文字去翻译下来需要不少的时间。

最终导致当时韩国的很多年轻人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不清不楚。

韩国的第三次去处汉字文化,也是韩国历史上强度最大的一次去处汉字运动,全国上下都实施了各种相关政策,影响深远。

经过第三次去处汉字文化运动,韩国的各个地区都在使用新文字。

但由于这种文字的更换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长期的过渡给当时韩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但说到底这三次去除汉字的文化运动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彼时的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了衰败之势。

特别是在第三次去除文化运动的时候,彼时的韩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全国上下都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而我国却由于战争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处于刚起步的年代。

再加上我国的人口数量较多,为了人民的生活保障,一些政策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因此各个行业在最初的摸索阶段进步相对缓慢。

正因如此,当时韩国的经济发展是在我国之上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朴正熙才会对国家去除汉字的文化运动如此支持。

04去除汉字,是对是错

时至今日,韩国的语言已经彻底地更换为了他们自己的语言,衍生出了属于自己的文明,甚至首都的名字也早已从汉城改为了首尔。

面对韩国多次大动干戈地实施去除汉字文化运动,很多人都为此有着不同的看法,

但究竟这种行为是对是错,却只能交给时间去认证。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来看,韩国的三次去除汉字文化运动使得他们拥有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增加了他们的民族凝聚力,但也同样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韩国曾经的历史大都是用汉字记录的,在二战期间的韩国更是为了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发表了自己的独立宣言。

宣言的内容便是用汉字写的,这也意味着如今的韩国人大都看不懂他们的独立宣言,而我们中国人看起来却毫无压力。

如今的我国已经远非曾经可比,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基本上所有的国家都希望能够和我国建交。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各个国家都在想方设法和我国打通销售渠道。

曾经在世界流行地学习英语也开始向学习汉字转变,在国外更是有着大量的留学生为了能够来我国学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汉字。

但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可谓是困难重重,汉字作为世界公认最难学的文字,想要融会贯通,更是难上加难。

也就是说韩国为了去除汉字花费了这么多的精力,却在今天为了学习汉字再次制定了多项汉语考试,更是在人民的身份证上出现了由汉字表示的内容。

一些韩国的影视明星更是为了能够来到我国发展,费尽了一切心思,更是为了学习汉字付出了大量的精力。

如今全世界都在学习汉字,多个国家将汉语引进了学校,要求学生们去领略汉字的奥秘。

而韩国如果没有这三次去除汉字文化的运动,今天的韩国必将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也意味着新文字的使用给他们的民族带来了自己的文明,增强了凝聚力,却为此失去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05小结

如今的韩国和其他的国家一样都在盛行汉字的学习,许多前往韩国游玩的同胞如果在韩国感受到了令你熟悉的文化气息。

并不用惊讶,因为他们今天的文化就是从我们中华文化衍生出来的。

彼时的韩国之所以派遣众多的学者前往我国学习,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我国当时国力的强大,他们想要进步,最快的办法就是向我国学习。

如果我国的经济发展没有今天的盛况,相信在面对韩国的三次去汉字化运动时,大多数人都会赞叹韩国先辈们的眼界,绝不会有如今韩国人民再次学习汉字的现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庞... 庞德原是马超的副将,他在马超手下时便屡建奇功。他和马岱堪称马超的左膀右臂,在夺长安、战潼关、取西凉的...
原创 毛... 提到“预言”两个字,相信大部分读者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某些宗教或团体宣扬的,以臆测、巧合为主的封建迷...
原创 庐... 1959年在庐山上,一场大会影响了许多人,大会原本的议题是“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指标,纠正左的错误”,...
原创 刘... 吕后是个权利欲望极大的人,但作为一个女人,要保住自己的权利,首先要保住儿子刘盈的皇帝宝座,而刘邦的儿...
原创 苏... “飞云驶。香车故国难回睇。芳心渐摇,迤逦吴都繁丽。忠臣子胥,预知道为邦祟。谏言先启。愿勿容其至。周亡...
原创 周... 黄埔军校在中国近代史上非常出名,最初创立时正值大革命期间,国共两党的关系较为融洽,所以早几期学生可自...
原创 吕... 综观整本三国演义,吕布确实只杀过两个不入流的武将,为何被尊为三国演义第一猛将? 民间流传很久、很广泛...
为什么中国实现了大一统,一片大... 偶尔看世界地图,突发感慨。咱们聊一聊为什么一片大平原的欧洲碎成几十片,而地理环境更复杂的中国却实现了...
原创 中... 北京饭店的青年厨师于存,不仅做得一手好菜肴,还因此得到毛主席的喜爱。 当得知自己被选中,参与制作毛主...
长江上的三大海关重庆武汉南京,... ‌中国海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古籍中已有关于“关和关市之征”的记载。秦汉时期,随...
原创 朱... 说到明朝,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所建立的封建王朝,尤其是经过《明朝那些事》这...
原创 蒋... 20世纪上半叶,中华大地上的主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在这个过程中,蒋介石的国民党反动派充当的是拦路虎...
原创 楚... 楚汉争霸的背后,其实是一场女人们之间的斗争,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地痞无赖刘邦,称霸天下,结局其实...
原创 邓... 古来帝王临朝,必先立承继江山者,故而天下太平,宗庙稳固。而如今作为国家权利的执行者,无数领导人在考虑...
原创 兰... 上一篇写了北周,今天说说北齐。谈到北齐大家印象可能不深,但是有一个人大家肯定熟悉,那就是兰陵王高长恭...
原创 为... 据说,古代皇帝怕被人下毒,因此连自己喜欢吃的菜都不能夹第三筷子,要真是这样,这皇帝真够憋屈的,日子过...
原创 朱... 朱元璋驱除鞑虏,建立明朝以后,大肆诛杀有功之臣。他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集中自己手中的皇权,另一方面也在...
原创 曹... 《三国演义》中,曹操接受刘琮的荆州基业以后,顺流直下讨伐孙权。因为荆州在曹操的手里,长江天堑对于孙权...
原创 清... 萨镇冰的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他亲眼见证了中国是怎么从腐败的、屈辱的清朝,一步步走向...
原创 诸... 前言:演义中诸葛亮的出山,是刘备集团乃至整个演义的转折点,出山后就受到重用被刘备拜为军师,自此以后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