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商朝为何经历大规模的迁都,是为了躲避水患,还是其他原因?
迪丽瓦拉
2025-06-05 12:03:00
0

殷商建都于亳(现今的河南商丘),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殷商曾经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都。这个始终都在忙着搬家的朝代,是出于什么原因劳民伤财的要在换首都这件事情上瞎折腾呢?

史书的字里行间对殷商频繁的迁都的事情众说纷纭,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商朝出现频繁迁都的现象呢?

据史料记载,商的始祖名契,与当年治水的大禹、尧、舜是同一时代的人。契由于当年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帝舜封为司徒,并赐姓子氏,封地于商地。

所以,商朝的名字是以封地为名,以子为姓。商的始祖契的出生可谓是个美丽的神话。据《诗经·商颂·玄鸟》中记载,契的母亲在洗浴时,不小心把玄鸟的鸟蛋给吃了,后来,便生下了契。

契建都后为了纪念玄鸟的生育之恩,便以玄鸟作为商的图腾。这个传说跟古代的民族起源传说一样,被赋予了神话色彩,以“天命”的特质流传于世。

从契建都到成汤灭夏,经历了14世。这个时间段称为商的先公时代,与夏朝的时间基本同步。

当时的夏王朝的最后一个王粲生性残暴,荒淫无度。夏朝黎民百姓对粲的高压统治极为不满,甚至粲的子民发誓要与粲同归于尽。

为了转移子民的不满,加强对内统治,更好地搜刮民脂民膏掠夺美女。粲加大了对外征伐的脚步。粲的贪欲引起了各个部落的不满,内部矛盾逐渐被激化。

而此时兴起于东方的商族有了较大的发展。成汤当时是商朝的第一个国君,成汤窥探到夏粲已处于严重的内外交困中。便任人唯贤地起用了原本为奴隶的伊尹辅政,伊尹辅助成汤先是消灭了夏的附属国葛,断其筋骨后又剪除了夏的羽翼韦、昆吾等国。

最后集中力量在鸣条(今河南南封丘东)对夏粲进行强力进攻。战败的粲向南逃离至南巢(今安徽寿县东南)后死亡,夏朝就此结束了其长达四百多年的统治。

从“天下共主”到“天下为家”,商朝以相当成熟的甲骨文和青铜文化著称于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价值取向。

商汤以鸣条之战灭夏后,成为了黄河中下游地区最强大的统治者。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也称殷商。

殷商建立之初建都于亳(现今的河南商丘),作为迁都上瘾的一个朝代,商朝从最初建都的“亳”迁都至“隞”(河南荥阳),之后又迁都至“相”(河南安阳),再迁都至“邢”(河南温县东),后又迁都至“奄”(山东曲阜旧城东)最后迁都至“殷”(河南安阳西北)才算是稳定下来。

对于商的各种迁都,史书记载是众说纷纭,究竟商为何要频繁迁都呢?经过小编查阅大量史料后,做了初步的整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黄河不听话,时不时的咆哮着出来泛滥搞事情。搞得殷商不得不拖家带口的到处找首都。我们知道商汤灭夏后成为黄河中下游最强统治者,作为统治者自然是可以任性的自由选择自己的首都。最初建都于亳时,亳即是现今的河南商丘,商丘位于黄河冲出的一条平原地带。从大禹治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千年前的黄河可不像现在的黄河母亲那样伟岸、平和,相必当时的黄河还是个任性、顽劣的小女儿吧!

在一泻千里、奔腾而下的时候,黄河小女儿偶尔被河边的景致所吸引,不免会越过河道,上哪儿去玩耍。时不时的闹个决堤,变更个河道对黄河来讲那叫任性。可这任性导致的频繁的变道,自然要引起河水泛滥,水灾连连而叨扰到附近的居民。良田美居被河水冲走,子民何以为生?因此,黄河水泛滥下的商的帝都亳,经不起黄河水的折腾自然是要迁都的。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王位纷争”。成汤建立商朝后,作为黄河中下游的最强操控者,黄河附近的诸侯国纷纷前来朝贡。成汤创建的盛世繁华可想而知。成汤建都后,各种治国国策还不够完善。比如说在王位的继承上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典则。因而在成汤去世后,其弟外丙、仲壬以及其子太甲相继继承了王位。伊尹作为封疆大臣自然是一路辅政。但是太甲在执政期间不遵守成汤当初建立的典则,被辅臣伊尹放逐于桐宫(今河南偃师一带),被流放的太甲在外悔过三年后,悔过自新得以恢复王位。

那一时期的商朝统治是相对稳定的。随后,便出现了仲丁至阳甲在位期间的九王在位期间的王位纷争。而这一时期正是商朝迁都五次的时候,后人便认为商朝频繁迁都与王位纷争有很大的关系。

第五次迁都殷(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商王盘庚即位之初,宗法制度已经初步形成。与商王同姓的贵族被称为大宗。同姓贵族为小宗。商王作为当时全国最高的统治者,借助宗教迷信的力量,以商朝贵族和分封的诸侯来强化阶级统治。商朝社会阶级分为奴隶主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不同的层次。

奴隶主贵族统治腐朽没落,人祭人之风日益盛行。商王则“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辛······”在这种情况下,各宗族之间由于利益的冲突而使内部斗争日益尖锐。统治阶级为了各自的利益背信弃义、离心离德,对上欺瞒哄骗,对下搜刮民脂民膏已成常态化社会现象。再加上当时的天象怪异,灾难频繁,以至于信奉“天命”的殷商人都认为上天要降大灾来惩罚人类了,一时之间人心惶惶,社会动荡。

盘庚为了消除黎民百姓的恐慌,改变这种贪腐的现状,力排众议迁都于殷。从而扭转了当时那种腐败混乱的社会现象。盘庚的这一举措成为商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为商朝的新发展打下了基础。而殷商频繁迁都的现象也被世人认为是王位纷争的结果。

还有一部分史学家经过史料分析认为,商朝频繁迁都是为了寻找青铜矿。由于青铜铸造业在商朝时期是最重要的手工业产业,当时的青铜业生产不仅在手工作坊方面规模扩大,而且在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上也得到了大力的提升。青铜的种类繁多,工艺精细。因此,也有人认为殷商频繁迁都是为了寻找青铜矿。

以上种种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充满故事而又动感十足的朝代。那么各位看官对这个总是拉家带口的忙着迁都的朝代又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二十四史之称,其中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史记》被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
原创 1... 1947年伟人发出一封绝密电报,刘邓看后冷汗直流,发生了什么事? 1947年,鲁西南战役中,邓小平和...
霍去病“封狼居胥、饮马瀚海”的... 霍去病,西汉名将,军事天才,虽然年仅24岁便因病逝世,可他的身后却留下了不朽的传奇。 他17岁首战封...
原创 “... 释迦摩尼在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时期的古印度创造了佛教。随着教徒的增多,佛教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现如...
原创 第... 文·姜昊骞 匈牙利裔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RobertCapa),以拍摄“决定性瞬间”闻名。他参加...
原创 刘... 他曾是刘备最信任喜爱的儿子,也曾是刘备最骁勇的镇守统帅,正当他以为自己的地位无可取代时,刘备的命他自...
原创 三... 因为三国时期处在战乱之中,所以也涌现了很多的英雄豪杰,在后世人心目当中,这也各阶段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原创 清... 晚清时期还有《官场现形记》《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这样的谴责小说,现在这样好的土壤,随处可见的好素材,...
原创 康... 提起经典历史剧《雍正王朝》,最精彩的内容莫过于九龙夺嫡。其中八贤王八阿哥的形象深入人心,那么假如九龙...
兴文化工程|翁铁军:打造“殷商... 商丘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
原创 清... #头条创作挑战赛# 清朝轿子 在封建王朝的建国初期,如何安置皇室宗亲、子嗣,既让他们有能力能够拱卫...
朱橞:朱元璋19子,打开城门主... 朱橞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九子,作为皇室成员,他原本享有尊贵的身份和地位。然而,明初权力斗争的复杂局势...
原创 盘... 图:爱新觉罗·奕訢(1833-1898),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道光的第六子,咸丰的同父异母...
【蓝鲸巡游】携手共筑防线 “护... 0 关羽右臂中毒箭,毒入骨髓。华佗前来医治,提议刮骨去毒,关羽坦然应允。 有将士担心将军受苦,奉上“...
原创 明... 大家好,欢迎来到这一期的司马说史。众所周知,中国人历来对起名很是讲究,因为名字毕竟是伴随人一生的,而...
原创 项... 在他分封的诸侯中,英布可能是项羽最信任的一个了。 不过,项羽虽信任英布,却并不了解英布,最后,英布还...
原创 北... 引言 对于人类社会的历史研究来说,古墓的出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古墓内部蕴藏的一些历史文物,我...
海昏侯墓研究最新发现:中国蒸馏... 海昏侯墓研究又有新发现。28日,记者从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科研团队首次对海昏...
原创 大... 西安是一个古都,这里汇聚了六朝变迁,这里的历史遗迹遍布各地,每一次施工都能给考古学家带来惊喜。但是很...
朱元璋有26子,为何没人敢跟朱... 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这位从贫农出身一步步走到皇帝宝座的传奇人物,面临着一个令人头疼的"甜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