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蓝玉人皮”真假之迷,终于水落石出
迪丽瓦拉
2025-06-06 06:03:37
0

日前,祥子就蓝玉人皮一事,查阅诸多史料,却并未见其历史踪迹,只不过网络之上铺天盖地都在传播“蓝玉被朱元璋剥皮,人皮送给其女蜀王妃”之事。其实,这一切仅仅是博取眼球的谣传而已。

背景资料:

蓝玉,安徽定远县人,常遇春妻弟,太子(朱标)妃舅父,开国大将。经典战例:于

渔儿

海大破北元,基本消灭其行政职能架构,从而威震天下。后

因功

官拜大将军、凉国公。

以史为据破谣言

《明史·蓝玉列传》记载: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玉谋反,下吏鞫讯……狱具,族诛之。

对于其中的“狱具,族诛之。”五字,可能有些人会误认为朱元璋对蓝玉动用了极刑,也就是后来盛传的 “剥皮”之刑的说法。

蜀王朱椿府遗址

狱具一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案件已认定,也就是定案;二是指刑具。

据《明史·刑法志三》记载:刑部侍郎沉应文署尚书事,合院寺之长,以书抵太监陈矩 ,请宽学程罪。然后会审,狱具,署名同奏。

由此可知,狱具之说当为案件认定。同时,在蓝玉传中的狱具,也只有先将他定成“谋反罪”后,之后才会有诛族一说。为何会认定蓝玉有谋反之意,因为办案人员从他家的府库中搜出近万把倭刀。

另据《元史·刑法志二》记载:“诸狱具,枷长五尺以上,六尺以下,阔一尺四寸以上,一尺六寸以下,死罪重二十五斤,徒流二十斤,杖罪一十五斤,皆以乾木为之,长阔轻重各刻志其上。”

如果按照刑具的意思解释,就是套在犯人脖子上的木枷而已,和剥皮的酷刑根本不沾边。

孝治天下破谣言

若按照传言的说法,朱元璋将蓝玉的整张人皮送给了他的女儿蜀王妃,后来张献忠攻破蜀地,在蜀王府上见到了这张人皮。说的确实有鼻子有眼,但是人皮哪里去了,一点证据都没有。

既然是朱元璋送给了蜀王妃,不就是交给她去处理吗。她有必要一直交给子孙保留下来吗,难道是要子孙记住这份仇恨,怕是蜀王朱椿也不会答应吧。

一方面,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发肤,不敢毁伤。

二方面,古代人死后,最讲究的就是入土为安。

三方面,古代倡导以孝治天下,蜀王妃如果不将父亲的这张人皮进行安葬,不就是大不孝的表现吗。

所以,就算真有蓝玉这张人皮,作为女儿的蜀王妃也会将其立碑安葬。如:衣冠冢之类。当时,如果说蜀王妃担心朱元璋怪罪不敢处理,但是朱元璋死后呢,她可是朱元璋的晚辈,应该有更多的处理机会。更为关键的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蓝玉墓,就在今天的湖南省城步县丹口镇太平村,也就是他出生的地方,只是后来他随父亲到安徽定远县居住。话又说回来,就算当时蜀王妃没有机会将这张人皮送回父亲的坟墓安葬,而自己的后代可是有大把大把的机会。所以,张献忠又哪里能够见到什么蓝玉的人皮呢,这不是谣传又是什么。

后朝不传破谣言

《明史》可是历经大清三代君王的支持最终才成定稿,如果朱元璋真有其事,“蓝玉人皮”之事可是抹黑前朝的经典案例,怎么可能不写进明史之中,并大书特书呢。

公元1645年,顺治设立明史馆,纂修明史。当时由于大清国初立,诸事繁杂,因而中途停修。

蓝玉故里

公元1665年,康熙重开明史馆,又因需要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公元1679年,康熙任命徐元文为监修,再次纂修明史。

公元1739年,乾隆任命张廷玉为监修,负责《明史》完稿。前后历时长达90年余,最终完成定稿并刊刻。

所以说,如果真有蓝玉人皮一事,负责编修《明史》的官员又怎么可能不写入其中呢。之所以没有书写,本就是个没影的事情如何去书写。也就是说,当时可能连这样的传闻都没有,或许只是这几年才冒出来的博眼球的传闻吧。

但是,不管怎么说,历史还是应该严肃一点,不应该天马行空进行意纂。

意图无关破谣言

朱元璋为何要杀蓝玉?明面上有四大理由,即:

居功自傲,横行霸道,强占东昌民田,御史前往查问,蓝玉竟然将其赶走。明显的不拿皇帝的人当回事,不就是给朱元璋添堵吗。

北征返回途中,抵达喜峰关时,由于深夜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关相迎,他便纵兵毁坏喜峰关,破关而入。国之屏障被毁,朱元璋岂能不气。

战场俘获元妃私自占有,并导致元妃羞愧自尽。正常情况下,战场俘获敌方的重要人物,应当押送进京,缴付皇帝裁出。但他却私自占有,这叫僭越,可是大罪。因此,朱玩璋原定封其为梁国公,最终改为凉国公。

西征返回后,朱元璋封其为太子太傅,但他却认为应该封自己为太师。

朱元璋等群雕

其实,在胡惟庸案发时,这些问题本就存在,而且当时有人举报蓝玉为“胡党”,结果朱元璋没有理会。但是在此期间,只要是被举报的,没有一个逃脱,尽皆被查,唯有蓝玉例外。为何朱元璋没有追究,只因他是常遇春的妻弟,太子朱标的舅舅,而他更是儿子朱标的班底重臣,将来还要为儿子平定天下。关键是蓝玉和朱标的关系非常要好,就连朱棣的不臣迹象也会和其深谈。可以说,蓝玉将是朱标执政的绝对好帮手。

正所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朱元璋全力为朱标铺筑的光明大路,儿子却没有机会去走,便发生了

“黑发人送白发人”

的悲剧。无奈之下,朱元璋打算让15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大统。对于骄横霸道的大将蓝玉,也许可以成为儿子朱标手上的一把利刃,但是却极易成为了孙子朱允炆头上的一把利刃,所以必须除掉。这如同当初曹操杀神童周不疑一样,他可以成为曹冲手中的一把利刃,却可能会成为曹丕头上的一把利刃。

至于判决蓝玉的罪名,那就更简单了。正所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什么样的证据没有,这才是朱元璋杀蓝玉的深层次原因。所以说,朱元璋重点是为要蓝玉的命,这就足够了,根本没有必须多此一举,再去剥他的人皮来玩。

总之,“蓝玉人皮”之事,仅为无中生有的谣传,不可为信,而蓝玉的下场也确实非常悲惨,除非他能效仿睿智的徐达,来个功成身退、告老致仕,或许可以落个幸福的晚年。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嘉... 这正德帝叫朱厚照,嘉靖帝叫朱厚熜,两人为堂兄弟关系,为何不避讳要从血缘上与当时律令上分析了。 ?明...
原创 软... 你知道张学良吗?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经是东北王,后来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
原创 超... 现在的中国可以说是清朝末年以来最接近历史顶峰的时代,我们的国力从GDP来看已经排到了世界第二,整个欧...
原创 《...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们都知道,东汉末年三国这一时期是历史上诞生名将的时期。他们不仅会武功,有谋略,而...
家庭相册|80年前的鹿特丹春节... 【编者按】 卡滕德雷赫特 [ 简称卡普(Kaap)]是荷兰鹿特丹移民最活跃的区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著名敦煌学家项楚逝世 享年85... 成都2月4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4日从四川大学获悉,著名敦煌学家、文献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学史家,...
原创 丽... 看古装影视作品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与清朝相关的古装宫斗剧,占比往往会超过...
原创 让...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国,有着他国没有的历史底蕴,因此在这片华夏大地之上,诞生过各种强...
原创 刘... 刘备当然想称帝,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朝思暮想的。 从以下的事迹就可窥知一二。 一、没有得到献帝的册封,...
历史真正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只有... 每当我们赞美一位皇帝的治国和军事才能时,常常会使用“千古一帝”这个表达。 不过,这些赞美中有些多少显...
原创 督...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相信大家都明白军阀混战的根本目标就是军队与地盘,军队是自己的武装实力,地盘说白了就...
原创 关...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自明朝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 在这漫长岁月中,这四部文学巨著深深烙印在每代华夏...
原创 美... 纵观世界地图,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以盎格鲁萨克逊为主要人种的,所谓的五眼联盟国家,即:英...
原创 运... 1947年12月28日,三打运城总攻。 太阳渡。天已过午,雪停了,大地是一片粉妆玉琢的世界,黄河对岸...
原创 刘... 正史记载,刘伯温最后被朱元璋赐毒酒毒死,刘家也先后被抄家,再无后人,但故事也就在此刻划了一个休止符。...
原创 刘... 在我国古代的纲常伦理中,从来都是臣子跪皇帝,儿子跪父亲,这可以说是当时每个汉人深入骨髓的观点。但尴尬...
原创 “... 金之俊(1593-1670),字岂凡,又字彦章,号息斋,谥号文通,江南吴江八都人(今苏州市吴江区)。...
原创 日... 关于日本人的民族来源,在中国的古代典籍特别是《山海经》中有着若干记载。《山海经》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
原创 施... 文 丨星河古韵 编辑 丨星河古韵 引言 随着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
原创 非... 2025年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的会议上,出现了一个让人瞩目的场景——中、美、俄三国同时发声,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