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王朝1566》高翰文:以改兼赈,两难自解
迪丽瓦拉
2025-06-06 09:02:07
0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张养浩

以改兼赈,两难自解

大明王朝1566,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危机,颁布了“改稻为桑”的国策。杭州知府和浙江按察使、布政使郑必唱、何茂才,在小阁老严世蕃的授意下,为推行国策,先是马踏青苗,而后更是打开新安江,毁堤淹田。就这样,大明朝的为官者,就因为国库空虚,一些官员就脑路惊奇,把新安江挖开淹百姓。目的就是为了让百姓的土地变得不值钱,从而能够低价买田,以完成既定国策。

时任大明王朝浙江布政使郑泌昌,按察使何茂才

此事一出,亘古未闻,有良心的官员哀叹一声百姓不易,没良心的官员却自我安慰。要么说着“一两个县嘛,皇上心里装的是九州万方”,要么说着“死一万人是一个数字,死十万人、百万人也是个数字”。具体请看上一篇内容:

▲马宁远与改稻为桑

毁堤淹田的事情,被胡部堂等人阻止,最终九个县只淹没建德淳安两县。这件事情发生后,小阁老的意思是把它定义成天灾,这样大家都好,毕竟是为了推行国策。而胡部堂良心过不去,他没有顺从小阁老的意思,毅然把这件事定义为人祸,但是这件事牵扯太大,上达天听。大明朝的糊裱匠胡宗宪也只能把毫不知情的河道监管李玄、一心想报答胡部堂的杭州知府马宁远、建德和淳安县的两个二傻子县令常伯熙和张知良,一并处斩,并以河堤失修为借口上报朝廷。

朝廷知道这件事情,只杀了几个替罪羊还不能了事,因为建德淳安两县的灾民还需要赈济,改稻为桑的国策还要推行。

这个时候翰林学士高瀚文上表一策曰:以改兼赈,两难自解。

何为“以改兼赈,两难自解”?

“以改兼赈”的意思是官府找那些有钱的大户,用稻谷将受灾平民的稻田以合适的价格买过来,把稻田改作桑田,改种桑田之后养蚕产丝,制作丝绸;

“两难自解”的意思是:江南织造局要卖给西洋的五十万匹丝绸,改成桑田之后有了蚕丝就能够完成,能够解决国家的困难,而且稻农卖了稻田之后,有钱的大户会给他们稻谷生活,第二年还能聘请他们种桑田,也解决了百姓的生活问题;

此策听起来不粗,与范仲淹当年提的以工代赈有些相似。但是实施起来又如何呢?

胡高对话

在高瀚文上任之际,中途与胡宗宪发生了一次相遇。胡宗宪指出此策一个问题:胡指出高瀚文知道的书上的道理,不知道实际情况,没有挨过现实的毒打。

时任大明王朝浙直总督胡宗宪

灾民没有了饭吃,买田的人趁机压价,官府过问不过问呢?哪个官府过问呢?是知府衙门,还是巡抚衙门?里面那么难免没有官商勾结,最终老百姓只能吃亏。这样朝廷的这个策略只能以失败告终。

时任大明王朝杭州知府高瀚文

高瀚文赶忙问解决之策。胡部堂顿了顿说:

让那些大户分散到没有受灾的县份去买田。

高瀚文问,如果哪些大户不愿意买怎么办?胡宗宪表示他会向江苏巡抚赵贞吉借粮,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手中有粮就有了和大户谈判的筹码。胡的出发点不是改稻为桑能不能顺利推行,而是心系老百姓,不想让浙江乱了。他深知改稻为桑的国策不可行,但是奈何君父嘉靖皇帝乾纲独断,九州万方,他也只能托,托一步是一步,直到改不下去了,朝廷也就罢手了。

高瀚文知道了问题的关键,就走马上任了。

四方态度

对于浙江的水灾以及改稻为桑的国策,各方考量的点不太一样,朝堂到地方都是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严党一派,浙江已经有了郑泌昌和何茂才,京里再派出去一个高翰文。毁堤淹田已经成为既定现实,下一步就按照高翰文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方针进行。说白了,就是让老百姓拿被淹的土地来换取赈灾粮,至于百姓吃完了赈灾粮后咋办,土地会不会被压价收购,不在各位的考虑范围之内。

大明王朝严党领袖:严嵩和严世蕃

清流一派,以谭伦为首,再派出海瑞和王用汲,目的是让浙江先乱起来(张居正语),以此用来扳倒严党。但是毕竟自己是清流,拿百姓当筹码不够道德,所以,扳倒严党的同时尽可能的顾及百姓。

大明王朝清流领袖:徐阶

宫里一派,以嘉靖帝为首,吕芳坐镇指挥,杨金水具体执行,目的就是不管你们其他两派怎么折腾,百姓是死是活,我们就一点要求,给朕搞钱!

大明王朝织造局管事:杨金水

而地方上更是争斗的延续,郑泌昌和何茂才自不必说,单说大明王朝赵贞吉,却在落井下石:

“我不瞒你,瞒你也瞒不住,一百船,两百船粮,江苏都拿得出,却不能借给浙江,你心里也明白,不是我不借给你,是朝局不容我借给你!”

同时说了一句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死一万人是一个数字,死十万人、百万人也是个数字。”

大明王朝江苏巡抚:赵贞吉,被称为大明不粘锅

大明官场

讲到这里,大家都能理解大明朝官场的情况了。浙江其实就是大明朝严党和清流的战场,而百姓是他们斗争的筹码。一派非要完成改稻为桑,另一派非不让你完成,而且要高一些事情搞掉严党。

但是两派对于赈灾的事宜出奇的一致,一方面清流在面对胡宗宪的上书请求借调邻省 的粮食时,清流派张居正对裕王说:

“王爷,说句您不一定爱听的话,能调,这个时候我们也不会给他调了。”

清流的另外一名重要成员谭纶也说:“我能帮的也就一条,尽力让官府和那些丝绸大户,把百姓的土地都贱买了去!”

他们心里只有所谓的“大局”,没有浙江这几个县的小民,之所以派海瑞和王用汲这两个清官,也只不过是为了弥补内心的不安以及争一争。他们要是胜了,浙江就不会乱,不乱就没法扳倒严党,所以,从一开始就给他俩的命运定了基调:“不说救斯民于水火,至少可以和严党那些人拼杀一阵。”

大明王朝时任建德知县王用汲,淳安知县海瑞

而严党更是不能让胡宗宪借粮成功,调粮去赈灾,老百姓还怎么卖田换救命粮,不卖田,大家怎么捞一笔,又怎么完成改稻为桑国策?其实不仅海瑞,高翰文也是严党的替罪羊。因为严世蕃在送了高翰文文房四宝之后,就对罗龙文讲了:“这一次让他去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倘若引起民变,这面对朝野,也算有个遮挡!”毕竟“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针就是高翰文提出来的!

毁堤淹田之后的浙江战场,正式拉开序幕!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大明王朝时任ceo,嘉靖皇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被称为大奸臣的魏忠贤,为什么说他的死加速了明朝走向灭亡的速度 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小说里,都把魏忠贤塑造...
原创 河... 引言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桃花扇》 说到末代皇帝,我们往往会想起溥仪,他...
《玉石梵像——故宫藏曲阳出土北... 玉石梵像 故宫藏曲阳出土北朝隋唐佛教造像展11 深圳博物馆特展系列 悦目赏心分享 壹肆年底故宫博物院...
原创 大... 前言: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到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大明王朝在276年的时间里总共经历...
原创 揭... 还在为自己的运气而烦恼吗?那就赶紧关注我吧!点赞评论,让好运与你形影不离!祝您财源广进,福星高照! ...
原创 美... 太多时候,我们不是无法预感未来,而是不得不活在当下。 贪心不足蛇吞象,有些遗憾万分悔恨,可当时光倒流...
原创 成... 铁木真,这个名字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是蒙古帝国的缔造者,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和...
原创 令... 大家会不会有这么一个疑问,匈奴到底是什么人?因为在我们大众的印象里,对匈奴的认知多数停留在历史题材电...
原创 为... 很多网友觉得,粟裕大将没有陈毅元帅的坐镇,很难顺畅地指挥三野(即华东野战军),因为粟裕大将的资历不足...
原创 封... 昊天上帝执掌天庭时,天庭神仙稀少,缺少当差和值守的神仙。昊天上帝想让阐教十二金仙称臣,以扩充天庭之力...
原创 其...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 公元1135年,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去世,享年60岁。金太宗是金国建立后的第二位皇帝,...
余杭区黄湖镇人文大讲堂首讲开坛...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锦燕 2月19日,由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党群服务中心推出的“黄湖人文大讲堂”首...
原创 美... 工业革命之后,相比于英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显得非常年轻,而如果和其他后发国家进行对比,那么美...
原创 《... 《封神演义》中的殷商战场可谓法宝满天飞、道术遍地走,以致纯粹的武艺与力量往往被人忽视。不过,即使是微...
原创 长... 在长平古战场,最近出土了一块战国石碑。那些学者们看了感慨,说要是赵括再撑一会儿,白起可能就输了。 ...
一代奸雄曹操:失了格局,更失了... 曹操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最耀眼人物之一,因宛城之战失大将典韦和长子曹昂,杀华佗致后来军队疾病肆虐,临...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 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非汉族的王朝,实质上就是如何理解天下、华夏。 开宗明义,我是极端反对网上所谓崖山之...
原创 代... 引言 虽然很多人对清朝,特别是晚清有着不好的看法,但是清弓,或者说满洲弓,确实代表了中国古代弓箭技术...
原创 一... 宋仁宗 ? 01 臭硬脾气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正月,仁宗最宠爱的女人张贵妃去世。 仁宗悲痛之...
原创 雍... 前言 他是清朝历史上在最惨烈的斗争中顺利登基的皇帝,也是一位影视剧中,被刻画形象最多的皇帝。雍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