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三野给人感觉刺头多?和粟裕将兵力用到极限有关系
迪丽瓦拉
2025-08-24 15:33:00
0

很多网友觉得,粟裕大将没有陈毅元帅的坐镇,很难顺畅地指挥三野(即华东野战军),因为粟裕大将的资历不足,难以压服三野的诸多“悍将”。

基于这个原因,在三野作战的过程中,粟裕的命令传下去,总会有一些杂音,导致给人一种感觉,就是三野的“刺头”特别多。如果没有陈毅的统筹协调,这些“刺头”就不是那么好对付,粟裕的作战部署恐怕不是那么好落实。

以上这种说法,只能说有一定道理。但其实所谓的刺头悍将在哪个野战军都有:黄克诚在东北战场时,曾多次顶撞林总;贺炳炎、廖汉生也曾经不服彭总,在电话里就能争吵起来;等等诸如此类事件也不少,但这些事件很快平息,不存在军事主官压不住下面将领的情况。

为什么唯独三野刺头现象一直存在?一直到今天,还在传粟裕镇不住下面的将领。

仔细观察历史,我们会发现,这不仅仅只是资历问题,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和粟裕大将的指挥风格有关。粟裕用兵擅长将兵力用到极限,他打仗的最大特点是一兵多用。

苏中战役的“攻黄桥救邵伯”战法就是一兵多用的典型案例,粟裕当时手底下只有十五个团,围住敌人五个团,兵力三比一。但粟裕出乎常人意料,他先以我方五个团看住敌人三个团,然后以十个团急行军围歼敌人两个团,等到两个团灭了以后,再以全部十五个团紧急行军,消灭敌人另外三个团,可以说,粟裕每一次快速行动,都是五比一的绝对优势胜,实现十五个团灭敌五个团。

粟裕那么做,其代价就是部队太艰苦、太累、太困难。

粟裕以少量部队去看住敌人,必然会面临敌人的猛烈攻击,损失很大。

粟裕为快速歼灭敌人,就会要求部队跑来跑去,基本上没有休整的机会,这对于战士来说,实在太辛苦了!

但粟裕没办法,因为三野肩负的任务就是偏师挑重担,他面对的都是敌人的重兵集团,国军人数多、装备好,粟裕必须打出神仙仗,仗仗都是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完成极限任务。

所以,在粟裕的手下打仗,相比其他部队,是苦累很多。

粟裕为了消灭张灵甫整编74师,让九纵不停的跑,气到许世友直接说道:“你们这些当官的只知道在地图上一卡一卡的,我们当兵的用的是两条腿,不是国民党的大卡车有四个轮子!”此刻又是陈毅出面,让许世友坚决执行命令。

粟裕让十纵去阻击打援,宋时轮说不愿意,直接在大会上说部队伤亡过大,需要时间休整,无法按时完成任务。毛主席出面,怒斥宋时轮,说要撤他职,宋时轮这才做了检讨。其实,因为敌人太强大,三野各纵队面对的阻击打援任务都是非常艰苦的,韦国清的二纵就长期打援,遭受了重创,导致在建国以后,韦国清还记得这个事情。

不过,三野的部队没什么时间休整,面对再强大的敌人都要强攻,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毛主席给三野的任务就是歼灭敌人,毛主席曾经发了一份名为《对粟裕部在宽大区域机动作战的指示》,明确提到“一定要有歼灭多少敌人的想法,能歼多少即算多少。”

因此,粟裕下辖的部队,在繁重的任务下,也就多了一些所谓的“刺头”,他们心里有一些怨气也是很正常的,但很快,三野的将士都明白了粟裕的良苦用心,许世友、宋时轮等将领,后面都坚决服从粟裕指挥,圆满完成了粟裕的军事谋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陕...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度是毋庸置疑的。她生于公元624年,那时正当天...
一问到底丨30万年前的古人类“...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考古新发现参选项目。从人类起源的密码到青铜器的神秘纹饰,从大唐盛世的遗珍到边塞古...
原创 成... 李鸿章,晚清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个名字。书籍资料对他的论述、评价褒贬不一,大多数人少年时对他的印象都停...
原创 晚... 图为一组由外国摄影师拍摄于晚清年间的百姓生活旧照,这些珍贵的晚清老照片非常详细的记录百年前上海和江苏...
原创 明... 最近看好多人说果敢用中国字,中国基建,说中国话,但却不属于中国,又与中国有分不清的关系,果敢很多人自...
印加人历史的十个事实 马丘比丘印加遗址由帕查库蒂-印加-尤潘基(Pachacuti Inca Yupanqui,公元 14...
原创 蒙... “车轮斩”是蒙古大军征服亚欧大陆时,所使用的一种非常残酷的手段。 顾名思义,“车轮斩”的意思就是以“...
郑州考古晒出2024年“考古成... “清静沟仰韶时期城址共有四重环壕,城址中心由内向外的第三条壕沟内侧发现夯土墙体,是目前国内发现时代最...
原创 汉... 汉初“十八功侯”是刘邦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核心功臣集团,主要成员及封爵地理布局体现了刘邦巩固政权、...
原创 原... 《知否》中,明兰的父亲盛纮为扬州通判,因为任期满后考核为优等,调到了东京,刚进京时的官职为承直郎、新...
古代人也爱凹造型?这面战国镂空... 在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青铜器长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铜镜更是青铜工艺中的璀璨明珠。起源...
原创 中...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相信这8个大字大家都非常熟悉,很多年轻人还把它印在了手机壳上,表达自己对未来...
原创 严... 严嵩的干儿子工部尚书赵文华出事后,严嵩和嘉靖帝的精彩对话 世人皆知严嵩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权臣,却不知他...
原创 原...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仙李白曾在组诗《古风十九首》中如是写到。 秦始...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非凡的才能,穿越时空的阻隔,深刻地影响着后世。 三国时...
东莞发布明代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 2月25日,东莞市召开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暨东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广东省文物考...
原创 晚... 我们说到书籍,会称赞道:"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颜如玉。" 那么谈到美人的时候,则会说到:"英雄难逃美...
新闻1+1丨机场+博物馆,加出... 赶飞机之前,下飞机之后,你想不想在西安机场T5航站楼里和历史来一场邂逅?最近“西安把博物馆建到了机场...
最新基因分析揭示欧洲匈人的遗传... 公元3世纪如入侵欧洲的匈人,是一支约在西元4世纪到6世纪在中亚、高加索、东欧等地区活动的游牧民族或部...
原创 赵... 喜欢考古的人应该知道赵昧墓吧?赵昧就是南越王赵佗的孙子,被称为文帝,也是南越国的第二任君王,而我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