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吉尔吉斯斯坦:自诩是汉朝后代,拿《史记》编本国历史
迪丽瓦拉
2025-06-07 10:03:23
0

“大家是一个民族,吉尔吉斯人有悠久的历史,大家血浓于水,要团结,不搞分裂”,在历史的洪流以及割据战争的冲击下,这个流浪在边缘的国家自成一体。

为了更好的维护国家的统治,国家领导人开始在地域以及文化方面找寻民众的历史认同感,而文化以及信仰向来是一个国家最强的凝聚力。

而纵观吉尔吉斯斯坦的历史发展,本民族的历史竟基本无迹可寻,因此,他们把寻根的目光转向了周边的国家。

遥远的边牧民族

历史书上耳熟能详的吉尔吉斯斯坦是毗邻我国新疆的周边国家,如此贴近的现实距离,少不了一些固有的历史渊源。

追溯我国的历史,吉尔吉斯斯坦现在的所属区域在我国汉代时期被称之为匈奴,按照当时的历史视角,二者的关系可谓是势同水火。

而后时间推到唐朝时期,随着国家边疆的开拓,以及当朝皇帝的惠及边疆,吉尔吉斯斯坦一段时间内成为了中华的附属国。

既如此,吉尔吉斯斯坦成为了附属中华的存在,而为了拉近与中华的关系,这一民族对中华的历史文化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学习。

后来,随着一系列血脉的交融,这里的人种特色也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按照这里人种的固有特色,他们和中原汉人的外貌特征完全不同,他们的外貌高鼻大眼,头发和眼珠的颜色完全异于汉人。

经过这种外貌特征的区分,他们对另一种外貌特征的当地人,即黑发黑眸的人种认为是汉代将军李陵的后代。当然这只是传言,具体细节有待考证,但由此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中原文化的亲近。

是否为将军后代?

吉尔吉斯斯坦人自称汉人后裔是有一定的历史考究的。天下局势变化莫测,早在汉唐时期,天下局势面临的是和当下完全不同的局面。而吉尔吉斯斯坦民族和当时中华的关系也相当微妙。

而这一民族自称中国将军的后代,也是颇有渊源。汉武帝时期,中华面临着匈奴乱华的困境,而将军李陵临危受命,去平定匈奴之乱,而李陵将军也是大名鼎鼎的李广将军的后代。

少年将军总是雄姿英发,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而汉武帝赞赏于李陵的少年志气,对李陵委以重任。

但世事难料,少年意气终究抵不过战场风云,李陵将军在战争途中不幸遭遇埋伏,面对着对方庞大的埋伏人数,李陵方终究寡不敌众,损失惨重。而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李陵改变了战术。

他吩咐士兵呈分散状逃脱,幸运的话,总会有人将前线战报送到朝廷手中,而身为将军的李陵,自觉无颜面圣,便假意投降,伺机反扑。

这种看似叛国的行径不管怎样来说都是诛九族的大罪,即使李陵有心报国,却无法使得汉武帝领会自己的心意。

因此,不能领会李陵计策的汉武帝勃然大怒,即使有朝臣进行劝谏,却也无济于事。愤然的汉武帝当即下令诛杀了李陵的家人,为李陵进言的朝臣也未在天子的勃然大怒下幸免。

此后,在边境蛰伏的李陵听闻家人被牵连杀害的消息心如死灰,也不再有意于家国的纷争。但幸运的是,落魄的李陵遭到了匈奴单于的善待,并在单于的帮助下在此地立足,扎根生存。

在此地生存下来的李陵,在此之后,在吉尔吉斯斯坦发展生息,而在后代历史的追溯中,便根据外貌的不同,来区别当地人是否是李陵将军的后代。

鉴于两个种族迥然的外貌差异,具有明显汉人特征的人群,自然而然的被认为是将军李陵的后人。

族人巧用《史记》正名

吉尔吉斯斯坦的稳定来之不易,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获得的独立主权,使得他们维护起来这份独立主权格外用心。

纵观世界格局,吉尔吉斯斯坦有着分明的南北差异,由于经济、宗教、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这个国家管理起来具有诸多不可调和之处。

主权上的独立并未让这个国家有着安定的政治格局,反而由于长久的分裂割据有着诸多矛盾,南北巨大的文化矛盾也直接导致了这个国家主权政治格局的混乱。

因此,在政权的统治管理上,国家领导人尽可能的调和国家南北的关系,不管是在上层领导人的选拔上,还是迥异的文化调和上,都在最大程度上不挑起南北的纷争。

由此看来,单单是国家内部的纷争已经给这个国家的统治带来了许多困扰,再加上境外恶势力的干扰,整个国家的统治更加举步维艰。

因此,在政治调和之外,领导人决定从文化认同来调和国家南北的关系。

但任何想法的实施都伴随着现实问题,这个独立不久的国家显然丧失了许多文字可记载的历史底蕴,由此,在自身难以发掘的情况下,他们决心把目光转向周边国家,尤其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们对历史资料的搜寻,他们在《史记》中找到了对“坚昆”“鬲昆”的记载。继续追溯的话,他们对将军李陵产生了极大的民族认同感,认为这是他们的先祖一脉。

而在历史记载中,李陵的事迹确实有迹可循,司马迁也曾为李陵仗义执言,有了这种具体的文字记载,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可谓是万分开心,他们自豪的向民众宣布,整个民族应是血浓于水的!

历史的力量是震撼的,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那些留在史书上的文字永远振聋发聩。不管任何时期,文化永远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向心力,它代表着这个国家特定时期的文化向导,并源远流长。

读史可以明智,在当下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史记》的浅短记载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格局,对于他们新世代的年轻人而言,对于国家以及民族的认同感更加强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黑... 前言: 一群男人身穿破烂的衣服,被沉重的铁链拴在一起,脖子和手腕上绑着20斤的铁链,脚上还戴着笨重的...
原创 张... 在魏国历史上,张辽和张郃以出色的战绩为魏国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而被后人誉为五子良将。公元...
原创 杨...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被解除了军队内的职位,由于他不再是中央领导的一员,组织便安排他搬出中...
原创 开... 杨成武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的司令员兼政委,率领八路军在晋察冀一边打敌人,一边建立根...
什么叫丰神有仪?来辽博看宋代《...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表现主体的绘画作品,是中国古代绘画中成熟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画科。其中的故实、高士...
原创 1... 苏联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大的粮食危机,第一次是在列宁时期,由于采取统一供给制度,所以农民知道他们自己种的...
原创 吴... 在明末清初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而这场起义的领导者就是号称“闯王”的李自成,李自成出生于陕西...
原创 诸... 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和魏国司马懿在五丈原僵持了一百多天,蜀国由于是远途征战,早就已经弹尽粮绝...
原创 朱... 封建社会之中,皇帝乃是天命之子,既是国家的核心,也是军政大权的掌控者。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谁都能胜任的...
原创 新... 新四军遇到的这个难题有悖常理,黄克诚指示:宁可多花钱也要解决 抗战时期,黄克诚率领的新四军第三师曾遇...
原创 为... 荀彧是东汉末年曹操手下的谋臣,其地位极高。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如戏志才,郭嘉,荀攸等人,都是荀彧举荐...
原创 为... 1月4号突发奇想,打算写一次萨尔浒大战。到了今天,这几篇文章已经有了几万的阅读量,感谢诸位的捧场,同...
原创 回... 1949年,上海解放后的第三天,时任中央情报部代部长的李克农紧急致电上海市市长陈毅,他在电报中写道:...
原创 诸...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是非常有名的一段场面,尤其是最后那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原创 初... 初唐故事:李谨行屡建奇功,刘夫人环甲守城 吐蕃遂并吞吐谷浑故地,诏徙吐谷浑余众居灵州。既而吐蕃遣大...
原创 彭...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国务院设立国防部长一职,彭德怀被任命为首任国防部长,...
原创 比...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国家的命运如同落日余晖,短暂而黯淡。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被掠夺230万平方...
原创 看... 影视剧中的孝庄,是一位拥有“沉鱼落雁”般容貌的草原美女。 不仅颇受皇太极的宠爱,而且能让多尔衮为了她...
原创 水... 金圣叹点评水浒传时,说梁山上有9个“上上人物”,上上人物都是谁?他们的武功排名如何? 9、吴用 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