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爷爷说起那些宝贵的历史遗迹,是公输堂、是草堂寺、是重阳宫、是中楼等古建筑穿越历史长河,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时代印记。我最喜欢看书中色彩斑斓的农民画了……”5月24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文化中心,鄠邑新区小学三年级的田羽萱为大家讲述爷爷口中的美丽鄠邑……
当天,以“传承中华文化 宣讲诗画鄠邑”为主题的第九届鄠邑区“我的一本课外书”演讲比赛决赛在此火热举办。
本次活动由鄠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鄠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鄠邑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鄠邑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指导,鄠邑区图书馆、鄠邑区教科局团委、鄠邑区关工委文化艺术教育委员会联合承办,相关学校及鄠邑区诗词楹联学会、鄠邑区书法家协会、鄠邑区摄影协会协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代家喻户晓的伟大诗人……”来自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玉蝉中心学校六年级二班的赵乾岳同学这样向大家介绍苏东坡的故事。决赛现场,选手们一一登台,以演讲的方式向台下及屏幕前的观众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赢得阵阵掌声及好评。
本届比赛自3月开始启动,先后有20个单位参与海选,从1.79万名学生中遴选出88位优秀选手进行复赛,最终30位选手晋级总决赛。本次决赛分低、中、高年级三组进行,最终角逐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选手12名、网络人气奖10名。
“经过复赛的培训,进入决赛选手在这三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演讲内容方面,能从自己的情感历程出发,讲述出符合自身年龄特点的自己内心真情实感。”比赛结束后,评委老师李欣这样评价。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这项活动的初始倡导人之一,我们的初衷是吸引广大青少年读者走进图书馆,走近书籍,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活动发起人王福来表示,活动是个平台,评奖是种鼓励,目的是让青少年读者在读书中吸取人生的精神和知识营养,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成为社会主义大厦的栋梁!
鄠邑区“我的一本课外书”演讲比赛历经十年九届,参与活动的学校、机构,以及青少年同学越来越多,演讲水平越来越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届活动中,复赛时的网络直播观看人次约11.59万,决赛约10.88万人次,网络直播观众合计达22.47万人次。
(秦毅、崔旭阳、张杰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