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评价晚清、民国新疆历任统治者,这些趣闻轶事不可忽略
迪丽瓦拉
2025-06-08 16:02:32
0

袁大化之高见

民国以来,主持新疆省政的几位先生,是值得我们回忆一番的。

研究晚清新疆史必备资料

满清政府最后一任新疆巡抚乃是袁大化,进士出身。

日俄战争时,他在凤凰城一带的表现很好,放了他一任边疆巡阅大臣,宣统三年,始任新疆巡抚。在迪化住下不久便革命成功了,此人在新疆虽无政绩可言,但《新疆图志》的编纂成帙(zhì),他出力颇多。

袁大化,字行南,生于清咸丰壬子年(1852),安徽舒城人。

当时新疆人口不足200万

。过去新疆每年入不敷出甚巨,袁大化竭力节撙(zǔn,节省),仍然不足,然不足之数已锐减了不少,这不能不算是他的成就。并且他在新疆时没有跟外国人定下什么协定或条约,而与邻国相处,颇为相安。

情势所趋,他在迪化时促成了新疆商务总会的成立,其目的:对外是防止偷漏,对内则繁荣边陲市场。

由此足见袁先生深知边陲之巩固,不在军事与政治,而在经济,以苏联边民之艰苦,而挽其内向之心。

当时全疆金融情况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民国成立之前,新疆没有火炉房,又没有金店,更没有银号。全省只有官钱局七所,票号三所,钱庄五家。

民国初年,袁先生息影津门(指退隐闲居),对新疆问题有一个感慨之言:"中国西北本无事,惟哈萨克有华哈、俄哈之别,无事则以,有事则百病丛生。"

莫别村夫——杨增新

直到现在为止,主持新疆省政年份最久的,当推杨增新。他自民国初年得势,迄民国十七年(1928)7月7日下台,在边陲史上,也算是一位难得的主角了。从他的《补过斋文牍》我们可以看出,这十七年间新疆的一切内情。(按该书为研究杨增新必备资料)

新疆督军杨增新(1864-1928)

杨增新,字子周,亦字鼎丞,生于清咸丰己未年(1859),云南蒙自县莫别村人,30岁中进士。先在甘肃为知事,后来到宁夏升为河州知州等职。历任甘肃高等学堂、武备学堂、陆军学堂总办,后来主办甘肃赈抚,展现其才能。所以到了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于新疆藩司王树楠的推举、新疆巡抚联魁奏调他入新疆阿克苏道员,从此步步高升,坐镇新疆,俨然如

"嘉峪关外的一酋王"

此人颇有傲骨,他在甘肃为宦之初,适逢丁忧,回云南去了一趟。既返家园,却口袋如洗,便再没有远走西北的财力,他竟一鼓作气,由云南蒙自徒步到四川成都。原本是找去一位本家凑点盘缠,重新进入甘肃的,但是到达成都,那位本家已经到重庆任官,他又赶到了重庆,总算见到了本家的面,而那位本家也是官场中人——势力!非但不帮忙,反而把他出臭骂了一顿,他气急了,便咬紧牙根又由重庆徒步回到甘肃。

且不论杨先生统治新疆之得失,他实际上是有一些聪明的。入新后,他看明白了当地的情势,他便用尽心血,拉拢各地的维吾尔族人。

也就是为此,后来袁大化才用他来训练维吾尔部队的,杨某因此为自己形成了一个得力的枝栖

(鸟栖于树枝,比喻可以安身的处所或职务),便逐渐仗势从事。当革命之初,伊犁有动,袁大化派他去镇压,他竟抗命不从,终于取其位而代之。

杨先生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每天早晨办公前,一定要读两小时的书,在窗户外都能听到他高声朗诵。他尽管是一位喜欢舞文弄墨的书生,倒实在有其傲慢独断的能力,也富有自知之明。退隐之后,常对人说,

"我在新疆唱了整整17年的空城计!"

金树仁长于公文

继杨增新而起者是金树仁,他可算是这一群主政新疆的首脑中最平庸的一个,但言其为人的笃实,却不可一概予以抹杀,

而且他的文章写得很好,擅长于公文书牍。

金树仁(1879—1941)

金树仁,字德人,甘肃导河县人,清末举人。杨增新在甘肃时便赏识了他,后来随杨入新,历任县长,尤其在阿克苏县长任内,上下对之交相赞誉,名满边陲,从此一跃而成为省政府的秘书长兼政务厅长,红极一时。金树仁继任新疆省政府主席为近年的事,众所周知,恕不赘述。

他主政新疆,大约有4年之久,1928年7月8日至1933年4月12日。这一个期的新疆是相当的紊乱,由此可见,金氏之才干固然不及杨,即作风亦远不及杨,

杨善于小惠于人,而金则动辄树敌,结果一败涂地。

盛世才赴新疆

新疆"四·一二"事变之后,显赫了10年之久的是盛世才。他当年由南京远走西北,是投奔金树仁去的,他们俩相识,由于钱桐与鲁化成的介绍。

钱海岳(1901—1968)师从梁启超、辜鸿铭等大家

提到盛先生由南京入新疆,令人想起一位有趣的人,即盛世才时代新疆省督办公署秘书处副处长

钱海岳

先生。这一位钱塘才子有一个怪癖:

平生只读线装书

。即使有非常价值的书籍,如果洋装了,他便一看也不看。他的字写的着实秀丽,著有一部《南明史》,至今犹在修删改正之中,他曾肯定对我表示,他的此一巨著要修正到他死而后已。(按此书耗时35年完成,奠定了钱先生史学家之地位)

当盛先生在南京当军委会作战科上校科长时,钱先生跟她是无话不谈的好同事。钱先生会看相,在盛先生重作东渡之游的前夜,钱先生为之饯别。

"晋庸兄,你这人是绝不会久居人下的,将来你发达时,可别忘了我钱海岳,不论在天涯,抑在海角……"

不到十年,盛先生成了新疆的边防督办,太平洋大战爆发后,钱氏在重庆忽然想起当年聊以解嘲的一句话,便打了个电报到迪化,盛督办兼主席(当时盛先生喜欢别人以"督办兼主席"的尊号称他)立即回电:欢迎他去迪化,协助边政,还汇给他一笔极其丰厚的旅费。

建国后钱海岳夫妇

文弱清癯(qú,清瘦)的钱先生便带了夫人(已经年过五旬,生平一无所缺,只是膝下无子)飞降到迪化,第2天就被任命为秘书处副处长,旅居中的一切,由督办兼主席给予隆重的招待。

这一对夫妇伉俪情深,而且都是有趣的人。钱太太勤于治家,做得一手美味的佳肴,凡是由重庆派到迪化去的官员宾客,谁没有尝过她亲手烹制的浙江菜?忽然有一天,夫人腹痛异常,钱先生起初为之一喜,以为从此可以无虑后嗣。经医生检查,原来是急性盲肠炎,这才下的钱先生立刻摔下线装书本,邀了督办亲信的大夫,为贤内助赶紧开刀割治,幸而无恙。至今钱先生逢人便说这件事。

青年盛世才

盛世才,字晋庸,生于清光绪乙未年(1895),也正是甲午中日战争次年的正月,辽宁人。日本陆军大学毕业。

父亲(讳振甲)是一位安分守己的小商人,母亲安氏出身农家。

振甲老先生夫妇在迪化时,住在在今日新疆副主席阿合买提江作为官邸的

南花园(在迪化南梁)

,晋庸夫妇至孝,每星期日必赴南花园叩首一次。可是盛先生是不愿意家人过问公事的,有一次老夫妇为了女婿王守仁(盛氏妹夫)被捕下狱,想在儿子面前讨个人情,不料盛先生竟然毫不客气的叫了起来:

"盛世才是你们的儿子,盛督办兼主席却不是!"

我们且不去论其在新疆主政10年的功过,如今,盛先生住在西安,日常生活似乎显得安逸,也好像比在新疆当督办兼主席时健壮了不少,也许是"无官"一身轻吧!

知足常乐的秘书长

至今怀念着在迪化结识的一位故人,他便是刘效蔾(lí),刘老先生乃是新疆政界唯一的美髯公。他是新疆很少数的读书人之一,早年到过北平、天津、南京、上海。这在嘉峪关外的人们心中是一件最了不起的事。

他是一位好先生,清心寡欲,至少他的政治欲望是这样的。固然他也很想做官,可是他也没有过分的野心,似乎深知"知足常乐"之味,而有"让人一步"之量。他曾当过杨增新的秘书长,金树仁的秘书长,盛世才为督办兼主席,省府的秘书长又是他,至今他仍旧是秘书长。自民国以来,包办一省秘书长一席,滔滔宦海,只我刘公一人!

他有一个做官的秘诀:对人只谈过去的掌故,要是提到当今首脑的什么,他便缄口无言。捧当今的首脑,他不干;骂,他也不干。可是等这个下台了,他会把下台的人们许多轶事,当作笑话谈。

朋友,回去吧!

南梁,中苏航空公司的对门,是一爿 (pán)

苏联人开设的国际书店

,他们的生意未必兴隆,而且橱窗陈设老是那么富丽堂皇,这是新疆境内唯一最漂亮的书店,这里不单出售俄文书报,还有少数中文书籍,这些中文书籍都是在莫斯科编印好了运来的。

在书店里原有许多关于中国边疆问题的书籍,还有很详细的地图出售。后来这些图书都不翼而飞了,是被中国人买去阅读参考了么?

(按请留意这句话的内涵)

有一位女店员,波尔西小姐,因为我到一趟迪化,总要光顾这书店一次,所以慢慢的就熟悉了。

"文化是没有国籍的,我们欢迎你常来买书",她站在我的旁边说。

为了某一部书,另一位男店员不肯卖给我,却很客气的对我表示,说那一部书有人预定了,明明书架上同样书有好几部,难道都被预定了吗?我便对波尔西说:文化未必没有国籍。他是北欧生长的女性,受不了我这一句话的刺激,她便自告奋勇的帮我购妥了那一本书。

这是一部学习语文的书,可是等我回到寓所,打开此书的第1页,

看到上面的序文中有一段文字:维吾尔语言乃苏俄联邦在中亚一带习用语文之一,当以俄文予以合理之整理。

我的满腔热血在阅读了这几行文字之后,惊异的冷了半截!随即回到那书店里,找了波尔西,我要把刚买的那一部书退还给他们。

"我先问你,这本书对你有没有用?"她睁大了两眼,凝视着我。

"当然,我需要它"。同时我把气不过的实情说了。

"哦,我劝你忍耐些,为了知识,我们要忍耐,否则,你连什么也学不到的,求学是不得动情感的,朋友,回去吧!"

朋友,我的这位朋友,不知道在迪化否?

本文发表于 1947 年《旅行杂志》,作者陈澄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硕士毕业,曾任国立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华北新闻》副社长,抗战胜利后以“亚洲腹地记者”的身份游历新疆、蒙古国、苏联一带,写了大量文章。

本文由“瀚海淘沙”独家整理并发布

转发、点赞、评论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往期精选:

他把清代新疆历史讲得如此清晰,还探究了香妃生死之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二...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以后,紧接着又快马加鞭占领法国并对英国进行打击,虽然手上拿着苏德互不...
大清光绪二十四年北洋机械局造《... 大清光绪二十四年,即公元1898年,是中国近代货币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北洋机械局铸...
原创 江... 江苏发现西汉古墓,墓主身体完好如初,复原后专家赞叹:绝世佳人 1972年原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
原创 清... 中国封建时代受到儒家礼教文化的影响,整个社会对于等级身份制度十分重视,在朝堂之上更是如此。 历朝历代...
原创 诸... 在魏、吴、蜀三国中,蜀国最弱小。在诸葛亮去世之后,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战略方针!鸽派人物蒋琬、费祎采取保...
原创 溥... 清朝的皇帝们,最悲惨的是溥仪。小时候被家里的叔叔捧着皇位在皇宫度过青春后,被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为伪满洲...
原创 孙...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十八家诸侯伐董卓”是小说前半段非常重要的章节之一,也是曹刘孙少数的几次联...
史鉴 | 锦绣人生:“织锦之王... 来源:中国商界杂志社 自古以来,杭州就享有“半壁西湖半壁绸”的美誉。而要说起杭州来,就不能不说到丝绸...
原创 彭... #夏日生活打卡季# 彭德怀一生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他始终保持着老革命...
原创 毛... 新中国的第一张持枪证发给了谁?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编号为甲字第1号的持枪证发给了毛主席,然而据毛主席身...
原创 北... 傅作义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一方面人如其名,傅作义终其一生都不曾背离过民族大义,另一方面,当时中国复杂的...
原创 左... 1881年,左宗棠被慈禧太后一纸调令发配到了南京。 可在京城做了三十年官的左宗棠,刚到南方之后就被那...
秦国的“超级女强人”:从后宫小... 我们要聊的这位历史人物,她不是普通的“白富美”,而是“超级女强人”——芈八子,一个从后宫小透明逆袭成...
原创 我... 对于大海来说,陆地是可爱的,对于海岸来说,大海是可爱的。——拉科姆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陆地已经从人类...
原创 逃...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母为吕氏,后尊为皇太后。朱允炆自幼聪明好学,深受祖...
原创 兄... 兄弟一场!武松得知宋江被害,平静地说了6个字,道出宋江真面目 水浒传主要讲述了北宋时期,一百多名梁山...
原创 浙... 如今很多新人会将婚礼选择在十一长假举办,刚刚过去的假期里婚礼相关话题也一度占据了网络热搜词的前几位。...
原创 美... 亚伯拉罕·林肯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总统,他出身社会底层,靠个人坚强的意志和不懈努力跻身于...
原创 从... 引言 亮剑中有一个片段:楚云飞在大孤镇摆了两个营制约李云龙,李云龙在这两个营周围布置了三个营来反制。...
原创 欧... 根据西方历史描述,距今2000年前后,欧洲出现两大帝国,一为亚历山大帝国,一为罗马帝国,两大帝国都与...